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长12m,质量为50kg的木板左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kg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人以4m/s2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并立即抱住木柱,试求:

(1)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2)木板的总位移.

正确答案

解:(1)在人相对木板奔跑时,设人的质量为,加速度为1,木板的质量为,加速度为2,并设人与板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则

对人有1=50×4=200N

对板有-μ(+2解得2=2m/s2

解得=2s

(2)当人奔跑至木板的右端时,人的速度11=8m/s,板的速度22=4m/s,板的位移

人抱住木柱的过程可认为系统的动量守恒,故有12=(解得=2m/s,方向与人原来的运动方向一致

在随后的滑行过程中,对人与木板构成的整体,根据动能定理得:

2解得'=2m

木板的总位移为'=2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其质量为2 m,长为L,车上右端(A点)有一块静止的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金属块与平板车的上表面之间存在摩擦,以上表面的中点C为界,已知金属块与A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设为μ,与CB段的动摩擦因数设为μ′,现给车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F=5μmg,使车向右运动,同时金属块在车上开始运动,当金属块滑到中点C时,立即撤去这个水平恒力F,最后金属块恰停在车的左端(B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撤去力F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v1、车的速度v2分别为多少?

(2)金属块与CB段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对金属块,由牛顿第二定律

 ②

 ③

对车:

 ⑤

 ⑥

则有

联立求解得 ⑧,

(2)以车和金属块为系统撤掉外力后,系统的动量守恒

则有

联立求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内径为的圆柱形玻璃杯,杯口上放置一直径为、质量为的匀质薄圆板,板上放一质量为2的小物块。板中心、物块均在杯的轴线上。物块与板间动摩擦因数为,不计板与杯口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不考虑板翻转。

(1)对板施加指向圆心的水平外力,设物块与板间最大静摩擦力为max,若物块能在板上滑动,求应满足的条件。

(2)如果对板施加的指向圆心的水平外力是作用时间极短的较大冲击力,冲量为

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块从板上掉下?

②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掉下时的位移为多少?

③根据的关系式说明要使更小,冲量应如何改变。

正确答案

解:(1)设圆板与物块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为,共同加速度为由牛顿运动定律,有对物块=2对圆板两物相对静止,有max解得max相对滑动的条件>max(2)设冲击刚结束时圆板获得的速度大小为0,物块掉下时,圆板和物块速度大小分别为12由动量定理,有0

由动能定理,有:

对圆板-21202

对物块2(2)22-0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01+22

要使物块落下,必须1>2

由以上各式得>

分子有理化得

根据上式结果知:越大,越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竖直的xOy平面内,在x≤0、y≥0的区域内有电场强度E1=5×102N/C、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x>0、y<0的区域内有电场强度为E2、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2=5El。不带电的小球B在xOy面内绕x轴上的O1点沿顺时针做圆周运动,运动到O点时速度大小vo=20m/s,带正电的小球A在y轴上纵坐标y1=0.4m的P点静止释放,恰好和B在O点发生正碰,并瞬间合成一个整体C,C能够经过最高点02和最低点03做圆周运动。A,B的质量都是m=0.1kg,拴小球B的轻质绝缘细绳长L=0.8m,A的电荷量q=2×10-3C,A、B、C都可以看作质点,g取10m/s2。求:

(1)小球A下落到O点的速度v1是多大?

(2)C运动到03时,绳对C的拉力T是多大?

(3)小球A从y轴上y>0的某些位置开始下落,恰好在O点与B合成为C后,不能够做经过02和03的圆周运动。求这些位置的范围?

正确答案

解:(1)由动能定理有(qE1+mg)y1

解得v1=4m/s

(2)设A与B碰后共同速度为v2,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得mv0-mv1=2mv2

解得v2=8m/s

设C运动到O3时速度v3,则

解得T=7N

(3)C不能做能够经过O2和O3的圆周运动,即C不能达到能够经过O2和O3所需的最小速度。设C能够做经过O2的圆周运动,在O2所需的最小速度为v4,设C能够做经过O3的圆周运动,在O3所需的最小速度为v5,则

 

v4m/s,v5m/s

C经过O3时速度为v5m/s,设经过O2时速度为v6,则

由于>0

所以v6>v5m/s>v4m/s

即C能够做经过O3就一定能够做经过O2当C能够做经过O3的速度小于v5m/s时,不能做能够经过O2和O3的圆周运动

设C经过O3的速度为v5时,A与B碰后在O点的共同速度为v7,则

v7=6m/s

C在O点的速度只要大小为v7,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C都能够经过O3

设C的速度向上时,碰前A的速度为v8,在y轴上开始位置的坐标为y2,则

mv0-mv8=2mv7

(qE1+mg)y2

解得v8=8m/s,y2=1.6m

设C的速度向下时,碰前A的速度为v9,在y轴上开始位置的坐标为y3,则

mv0-mv9=-2mv7

(qE1+mg)y3

解得v9=32m/s,y3=25.6m

即1.6m<y<25.6m时,C不能做能够经过O2和O3的圆周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工人用重锤将柱桩打入地下的情景。对此,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力学模型:重锤的质量为m,从距桩顶高H处自由下落,柱桩的质量为M,重锤打击柱桩后不反弹且打击时间极短。柱桩受到地面的阻力恒为f,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利用这一模型,计算重锤一次打击柱桩时桩进入地下的深度h。

一位同学这样解:

设柱桩进入地面的深度为h,对全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可解得:h=……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求出结果;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列式求出正确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不正确

因为在重锤与柱桩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有损失(或碰撞过程中重锤与柱桩之间的弹力做的总功不为零)

正确解答如下:

设重锤打击柱桩时的速度为v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得  

重锤打击柱桩后共速,设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m)v,  

之后,重锤与柱桩一起向下运动直至静止,设柱桩进入地面的深度为h,根据动能定理,有

   

联立求得   

下一知识点 : 爆炸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