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共803题
“傻瓜水稻”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如图是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种产生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完成过程①②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完成过程④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遗传和变异,B错误;
C、割完后的稻茬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属于无性繁殖,意义是保持亲本的性状,C错误;
D、可以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方式把除草基因、耐旱基因和抗虫基因等外源基因移植到傻瓜水稻上,提高“傻瓜水稻”的抗逆性,D正确.
故答:D
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相同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
B、白菜-甘蓝的培育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理是细胞融合,B错误;
C、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错误;
D、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D.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题意知,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人工杂交选育.A错误.
B、由题意可知,乙、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而来,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正确.
C、观察题图可知,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是二倍体,有同源染色体,非同源的只是一部分片段,减数分裂中能观察到四分体.C错误.
D、三个品系两两杂交,子二代会出现表现三种优良性状的植株.D错误.
故应选B.
以AABB和aabb为亲本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aaBB的个体,需要在下列哪些子代中进行选择?(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以AABB和aabb为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Bb,不会出现aaBB,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F2代有4种表现型,可出现aaB_,由于F2中还存在aaBb的类型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必须将F2中aaB_的个体单独自交,并观察F3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3个体即为纯种.
故选:C.
下列有关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二者生物学原理不同,A错误;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基因型,不会改变基因频率,不产生生物进化,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新物种,促进生物进化,B错误;
C、杂交育种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通过基因重组把优良的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基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的某基因提取出来.加以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故原理也是基因重组,C正确;
D、单倍体育种涉及到花药离体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的运用,植物基因工程涉及到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D错误;
故选:C.
现有矮轩不抗病玉米种子,研究人员欲培育高秆抗病玉米.用适宜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代中出现白化苗4株(甲)、矮秆抗病1株(乙)和高秆不抗病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和矮秆不抗病四种表现型.选取F1中高秆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高秆抗病植株(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可知,白化苗是由于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而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B正确;
C、已知乙与丙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所以F1中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可以产生4种配子,C错误;
D、已知乙与丙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所以F1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不抗病=1:1:1:1,D正确.
故选:C.
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 )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②能形成新基因型 ③能形成新基因 ④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①正确;
②两者都能形成新的基因型,②错误;
③只有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③正确;
④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诱变育种不一定产生很多有利个体,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所以也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④错误.
故选:B.
淀粉的含量、直链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用γ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因而突变为A基因2.比较研究后发现,基因突变部位编码的氨基酸分别为酪氨酸(UAC)和丝氨酸(AGC).请写出基因中编码这两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______.
(2)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_.
(3)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我国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个省( 区),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______.
(4)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______(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普通野生稻的濒危现状与后果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警觉,为此我国已将普通野生稻定为一级农业野生保护植物.
正确答案
增添
ATG∥TAC、TCG∥AGC
获得纯合子
7.5×106
基本单位
遗传
解析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AGPaes基因1通过控制AGPaes酶有n个氨基酸,而AGPaes基因2通过控制AGPaes酶有n+2个氨基酸,即突变后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多了2个氨基酸,最可能是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根据密码子在mRNA上可以推测DNA的序列,已知酪氨酸(UAC)和丝氨酸(AGC),则基因中编码这两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分别是ATG∥TAC、TCG∥AGC.
(2)在杂交育种中不断的自交的目的是淘汰杂合子,获得纯合子.
(3)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2×3.75×104×10-5×107=7.5×106,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遗传(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可以说每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所以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大面积消失(80%)的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减少.
故答案为:
(1)增添 ATG∥TAC、TCG∥AGC
(2)获得纯合子
(3)7.5×106 基本单位
(4)遗传多样性
下列育种方法中,能使原有基因结构改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也就是基因的增添、缺失、替换,使得基因上碱基对的变化,能够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产生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只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不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
故选:C.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 突变.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_____ 不变.
(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
正确答案
显性
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
结构和数目
自交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
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解析
解(1)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该植株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因此该变异是显性突变.
(2)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用甲磺酸乙酯(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突变频率,该方法称为化学诱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实质是基因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不变.
(4)要确定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是否携带有害基因,可采用的方法有基因工程方法,自交方法和单倍体育种法,用该植株的花药经过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该植株是由种子经过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植株根、茎和叶等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故答案应为:
(1)显性
(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
(3)结构和数目
(4)自交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
(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