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成果中,与基因重组无关的是(  )

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亩产超1000公斤的超级水稻

B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培育出太空辣椒

C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D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选育矮秆抗病的小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原理是基因重组,A有关;

B、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无关;

C、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有关;

D、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选育矮秆抗病的小麦,与基因重组有关,D有关.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基因型为AAbbcc、aaBBcc植株杂交得到幼苗,将幼苗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得具有新的理想性状的植株①需要经过多次选育

B②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C③植株能够提供9种类型的雄配子

D④到⑤过程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会移向细胞同一极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突变率低,所以要获得具有新的理想性状的植株①需要经过多次选育,A正确;

B、由于幼苗的基因型为AaBbcc,含两对等位基因,其自然生长、自交后,产生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B正确;

C、③植株是基因型为AaBbcc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所以形成的多倍体基因型是AAaaBBbbcccc.由于AAaa能产生AA、Aa、aa3种配子,所以③植株能够提供3×3=9种类型的雄配子,C正确;

D、④植株是基因型为AaBbcc的幼苗产生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所以细胞中只含A或a,因此,不可能出现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的现象,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育种,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矮秆粒少)和aaBB(高秆粒多),F1基因型是______,A→B→C的途径表示______育种,B表示______过程,C过程的方法是______.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

(2)E方法是______育种,所用的原理是______,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______

(3)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______

(4)由G→J过程表示______育种,其原理是______,在此过程中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其中从F1到F2再到Fn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纯合体的含量;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矮秆粒少)和aaBB(高秆粒多),F1基因型是AaBb;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方式,B表示B常用的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过程,C过程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E方法是诱变育种,所运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大多数是有害的,所以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是不容易的.

(3)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由G→J的过程表示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在此过程中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故答案为:

(1)杂交   AaBb      单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2)诱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大多数是有害的

(3)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基因工程   基因重组    限制酶  DNA连接酶

解析

解:(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其中从F1到F2再到Fn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纯合体的含量;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矮秆粒少)和aaBB(高秆粒多),F1基因型是AaBb;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方式,B表示B常用的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过程,C过程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E方法是诱变育种,所运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大多数是有害的,所以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是不容易的.

(3)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由G→J的过程表示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在此过程中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故答案为:

(1)杂交   AaBb      单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2)诱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大多数是有害的

(3)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基因工程   基因重组    限制酶  DNA连接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由①②两个水稻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Ⅲ中通常使用花药离体培养法

B步骤Ⅳ中通常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C由③经步骤Ⅲ、Ⅴ培育出⑤的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

D由①和②经步骤I、Ⅱ培育出⑤,育种时间最短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用③经过Ⅲ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A正确;

B、步骤Ⅳ中,③培育出⑥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③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由③经步骤Ⅲ、Ⅴ培育出⑤的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C错误;

D、由①和②经步骤I、Ⅱ培育出⑤,育种时间最长,由①和②经步骤Ⅲ、Ⅴ培育出⑤的方法,育种时间最短,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寒富苹果是以抗寒性强而果实品质差的东光为母本与果实品质极上而抗寒性差的富士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抗寒、丰产、果实品质优、短枝性状明显的优良苹果品种.如图是某研究小组通过对寒富苹果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探索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生产能力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

(1)寒富苹果的选育过程中所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原理是______

(2)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可根据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或O2释放量来衡量,表现在图3中哪些过程?______ (填写字母).

(3)图1显示,萌芽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是细胞______的结果.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2个因素相关,一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______逐渐减弱,二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______逐渐增强.

(4)图2显示,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变化依次是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5)由图3可知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需要外界能量和物质的供应.从能量输入叶肉细胞到能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是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回答).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寒富苹果是以抗寒性强而果实品质差的东光为母本与果实品质极上而抗寒性差的富士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抗寒、丰产、果实品质优、短枝性状明显的优良苹果品种.因此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

(2)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图3中b表示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e表示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

(3)萌芽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表明细胞在不停地增殖与分化.在叶片的展开和扩展过程中,细胞呼吸逐渐减弱,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所以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

(4)根据题意和图2分析可知: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都逐渐增强.

(5)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直接能源是ATP.所以从能量输入叶肉细胞到能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答案:(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2)b、e

(3)增殖与分化   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4)增强、增强

(5)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寒富苹果是以抗寒性强而果实品质差的东光为母本与果实品质极上而抗寒性差的富士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抗寒、丰产、果实品质优、短枝性状明显的优良苹果品种.因此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

(2)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图3中b表示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e表示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

(3)萌芽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表明细胞在不停地增殖与分化.在叶片的展开和扩展过程中,细胞呼吸逐渐减弱,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所以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

(4)根据题意和图2分析可知: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都逐渐增强.

(5)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直接能源是ATP.所以从能量输入叶肉细胞到能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答案:(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2)b、e

(3)增殖与分化   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4)增强、增强

(5)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育种方式,从F1到Fn的目的是提高______的含量;A→B→C途径所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其显著特点是______

(2)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_____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通过E育种方法获得优良性状品种是不易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法,从F1到Fn的目的是提高纯合子的含量.A→B→C途径所表示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其显著特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F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图中C、F过程常用同一种药剂秋水仙素,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E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E育种方法获得优良性状品种是不易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

故答案为:

(1)杂交     纯合子     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解析

解:(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法,从F1到Fn的目的是提高纯合子的含量.A→B→C途径所表示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其显著特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F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图中C、F过程常用同一种药剂秋水仙素,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E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E育种方法获得优良性状品种是不易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

故答案为:

(1)杂交     纯合子     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班牙长耳狗的耳聋是遗传的,且由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位西班牙长耳狗育种专家在一窝正常的长耳狗中发现下列情况:母狗a同公狗c交配所得后代都是正常狗,母狗b同公狗c交配所得后代中有耳聋狗.若该育种专家想淘汰掉耳聋基因,则他应该淘汰哪些狗(  )

Aa和b

Bb和c

C只有b

D只有c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母狗b和雄狗c的基因型均为Aa,都含有耳聋基因.母狗a同雄狗c(Aa)交配所得后代都是正常狗,说明母狗a的基因型为AA,不含耳聋基因.所以要想淘汰耳聋基因,不宜选择配种的狗是b和c,应该淘汰的是母狗b.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其比例为____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

④请选用表中亲本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______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组合一中的母本基因型为BBrr,由于F1的表现型都为抗病,所以父本基因型是BbRR;由于组合二的后代中出现了不抗病的后代,因此,组合二中父本的抗病基因组成为杂合子,即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其自交后代F2的成熟植株中(bb幼苗阶段死亡)会出现子叶深绿抗病(BBR-):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子叶浅绿抗病(BbR-):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其比例为3:1:6:2.

③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植株杂交所得F1的成熟植株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让F1随机交配则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频率为BB、Bb、bb,但bb植株不能成熟,因此,成熟植株中B的基因频率为(+)÷=,即80%.

④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为BbRR,让其自交得到子代,子代中深绿个体即为所需,此种方法只需一年即可得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也能在一年内获得子叶深绿抗病的纯合植株,但操作较为复杂,且题中具有RR的个体,而子叶深绿可通过性状表现直接选择,因此不宜选择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

(2)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培育的植株含有抵抗该病毒的物质,具体的检测方法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故答案是:

(1)①BbRR     BbRr

②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3:1:6:2

③80%

④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培育的植株含有抵抗该病毒的物质(或含有目的基因的产物)

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解析

解:(1)①组合一中的母本基因型为BBrr,由于F1的表现型都为抗病,所以父本基因型是BbRR;由于组合二的后代中出现了不抗病的后代,因此,组合二中父本的抗病基因组成为杂合子,即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其自交后代F2的成熟植株中(bb幼苗阶段死亡)会出现子叶深绿抗病(BBR-):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子叶浅绿抗病(BbR-):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其比例为3:1:6:2.

③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植株杂交所得F1的成熟植株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让F1随机交配则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频率为BB、Bb、bb,但bb植株不能成熟,因此,成熟植株中B的基因频率为(+)÷=,即80%.

④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为BbRR,让其自交得到子代,子代中深绿个体即为所需,此种方法只需一年即可得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也能在一年内获得子叶深绿抗病的纯合植株,但操作较为复杂,且题中具有RR的个体,而子叶深绿可通过性状表现直接选择,因此不宜选择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

(2)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培育的植株含有抵抗该病毒的物质,具体的检测方法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故答案是:

(1)①BbRR     BbRr

②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3:1:6:2

③80%

④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培育的植株含有抵抗该病毒的物质(或含有目的基因的产物)

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高秆易染锈、矮秆易染锈病三个纯系品种,要求设计一个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双抗新品种的步骤.

(1)依据______原理,采取______方法进行培育.

(2)所选择的亲本类型是______

(3)基本育种过程.

第一步:______

第二步:让F1自交得F2

第三步:______

第四步:留F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再重复第三步骤.

(4)希望得到的结果是:______

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类型)的几率: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所选择的亲本类型是纯种高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

(3)基本育种过程.第一步:让两纯种杂交得F1.第二步:让F1自交得F2.第三步:选F2中双抗小麦自交得F3

(4)希望得到的结果是:纯合的矮秆抗锈病的小麦.设小麦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锈病(B)对易染锈病(b)为显性,纯种高杆抗锈病(AABB)和矮秆易染锈病(aabb)杂交,获得F1为AaBb,F1(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锈病(aaBB)小麦几率占×=

故答案为:

(1)基因重组                        杂交育种

(2)纯种高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

(3)第一步:让两纯种杂交得F1

    第三步:选F2中双抗小麦自交得F3

(4)纯合的矮秆抗锈病的小麦             

解析

解:(1)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所选择的亲本类型是纯种高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

(3)基本育种过程.第一步:让两纯种杂交得F1.第二步:让F1自交得F2.第三步:选F2中双抗小麦自交得F3

(4)希望得到的结果是:纯合的矮秆抗锈病的小麦.设小麦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锈病(B)对易染锈病(b)为显性,纯种高杆抗锈病(AABB)和矮秆易染锈病(aabb)杂交,获得F1为AaBb,F1(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锈病(aaBB)小麦几率占×=

故答案为:

(1)基因重组                        杂交育种

(2)纯种高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

(3)第一步:让两纯种杂交得F1

    第三步:选F2中双抗小麦自交得F3

(4)纯合的矮秆抗锈病的小麦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状)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在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状小麦的过程中(  )

A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原理是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

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培育抗病抗倒伏小麦可通过单倍体育种,利用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利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行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纯合体,由于纯合体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A正确;

C、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重组到一个个体上,因此可通过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B正确;

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因此成功率低,C正确;

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人工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D错误.

故选:ABC.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