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共803题
小麦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为获得纯种抗病小麦,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逐代淘汰感病个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型为Aa的小麦产生雌配子远远少于雄配子,A错误;
B、经选择后的每代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开始时发生改变,最后趋于平衡,B错误;
C、基因重组至少两对等位基因,而A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B错误;
D、基因型为Aa的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AA、aa,淘汰aa,得AA为稳定遗传的抗病品种,D正确.
故选:D.
关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交育种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产生不同于亲本的重组性状,A正确;
B、杂交育种的一般都需连续自交3--4代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B正确;
C、诱变育种中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如紫外线、亚硝酸,C正确;
D、中国荷斯坦牛是杂交育种的产物,D产物.
故选:D.
两个水稻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要选育双显性的水稻品种,让两个亲本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在F2的双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让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品种杂交,得F1为AaBb,自交得F2,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双显性水稻(A_B_)占,AABB占
×
=
,所以F2的双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
.
故选:B.
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抑制纺锤体的出现,该作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A错误;
B、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害少利性,B错误;
C、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C错误;
D、隐性性状一旦表现出来就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1)小麦是雌雄同株的植物(2n=42),欲测定小麦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2)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B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小麦是雌雄同株的植物(2n=42),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因此欲测定小麦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21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2)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Br)的马铃薯新品种,可先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黄肉、抗病品种,再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遗传图解见答案.
故答案为:
(1)21
(2)
解析
解:(1)小麦是雌雄同株的植物(2n=42),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因此欲测定小麦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21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2)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Br)的马铃薯新品种,可先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黄肉、抗病品种,再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遗传图解见答案.
故答案为:
(1)21
(2)
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现状,被提名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关于杂交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交水稻利用了不同亲本基因重组的原理,A错误;
B、不同物种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杂交能将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B错误;
C、表现出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不一定就是优良品种,如显性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同时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
D、杂交育种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因此该育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D正确.
故选:D.
(2015秋•绵阳校级月考)关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交育种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产生不同于亲本的重组性状,再选择培育出新品种,A正确;
B、杂交育种的一般都需连续自交3--4代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所以需要的时间一般很长,B正确;
C、诱变育种中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如紫外线、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C正确;
D、中国荷斯坦牛是杂交育种的产物,D错误.
故选:D.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杂交、②和③自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A正确;
B、⑤是花药离体培养,所以⑥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是单倍体育种,B错误;
C、⑦是用γ射线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方向是不定向的,不能定向改造生物,C错误;
D、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再经过③过程,则子代中Aabb与aabb的类型数量比是2:1.再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2:3,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其中过程Ⅰ是______,过程Ⅱ是______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______育种.
正确答案
解:(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过程Ⅰ是杂交,过程Ⅱ是自交.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中过程Ⅰ是杂交,过程Ⅲ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Ⅳ是秋水仙素诱导.
故答案为:
(1)杂交 基因重组 杂交 自交
(2)单倍体
解析
解:(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过程Ⅰ是杂交,过程Ⅱ是自交.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中过程Ⅰ是杂交,过程Ⅲ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Ⅳ是秋水仙素诱导.
故答案为:
(1)杂交 基因重组 杂交 自交
(2)单倍体
回答下列与育种有关的问题:
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有两种不同的纯种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一个品种有芒、抗病.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图是培育无芒抗病类型的育种方法.
A.无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
F2
稳定遗传无芒、抗病的类型
B.无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
配子
幼苗
稳定遗传无芒、抗病的类型
(1)方法A、B的育种类型和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
(2)f、g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所阐述的过程是图中的______过程.
(3)方法A的F2中符合要求的类型占无芒抗病类型的比例是______,方法B培育成的无芒抗病类型占全部幼苗的比例是______,方法A、B相比,B的突出优点是______
(4)方法A中c步骤的具体内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A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图中方法B中,f表示花药离体培养,g表示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即过程e.
(3)方法A为杂交育种,F2中符合要求的类型为无芒抗病(aaB_),其中纯合子(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是;方法B单倍体育种,先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获得4种比例相等的纯合子,其中无芒抗病类型占全部幼苗的比例是
,单倍体育种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方法A中c步骤的具体内容是连续自交、筛选.
故答案为:
(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2)花药离体培养 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减数分裂(或e)
(3)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连续自交、筛选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A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图中方法B中,f表示花药离体培养,g表示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即过程e.
(3)方法A为杂交育种,F2中符合要求的类型为无芒抗病(aaB_),其中纯合子(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是;方法B单倍体育种,先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获得4种比例相等的纯合子,其中无芒抗病类型占全部幼苗的比例是
,单倍体育种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方法A中c步骤的具体内容是连续自交、筛选.
故答案为:
(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2)花药离体培养 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减数分裂(或e)
(3)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连续自交、筛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