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共803题
下列符合“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一原理的育种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
CD、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旳变异,CD错误.
故选:B.
“神州六号飞船”上曾搭载过四株珍贵的二倍体柴油树试管苗,以期获得高产柴油品系.科学家选择试管苗的理由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幼苗期细胞分裂旺盛,染色体需要复制,DNA在复制时容易发生突变,所以较易获得突变基因,A正确;
B、植物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B错误;
C、幼苗返回地面后,植物仍然是二倍体植物,其染色体没有成倍增加,C错误;
D、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植物细胞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植物育种和生长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①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②诱变育种可定向地变异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③在北京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
④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生根
⑤套种、间种、轮种都可以恢复或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⑥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所以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正确;
②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诱变育种不可能定向地变异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错误;
③在北京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一般不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错误;
④由于生长素具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所以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生根,正确;
⑤套种、间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轮种可以恢复或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错误;
⑥杂交育种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所以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正确.
所以错误的有②③⑤.
故选:D.
“嫦娥1号”胜利奔月,神五神六胜利返回,这些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生物育种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利用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生物基因突变,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A正确;
B、种子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可诱发细胞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C、航天育种技术作为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是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D正确;
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所以“太空种子”不一定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D错误.
故选:ABC.
运用诱变育种成功的“玉米的鲁原单4号”新品种,利用的原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其原理是基因突变,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以及利用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生物基因突变.
故选: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愈伤组织形成导管是芽的直接作用,还是芽产生的物质的作用,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1)愈伤组织常用作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______.
(2)愈伤组织形成导管,从细胞水平分析,主要是______的结果;从分子水平分析是的结果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请仿照上述实验,提出实验设计的简单思路思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愈伤组织常用作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愈伤组织具有较强分裂能力,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愈伤组织形成导管,从细胞水平分析,主要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从分子水平分析是的结果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为了进一步验证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实验设计的简单思路思路:用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等大小空白琼脂块取代芽,分别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愈伤组织具有较强分裂能力,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用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等大小空白琼脂块取代芽,分别进行实验
解析
解:(1)愈伤组织常用作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愈伤组织具有较强分裂能力,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愈伤组织形成导管,从细胞水平分析,主要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从分子水平分析是的结果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为了进一步验证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实验设计的简单思路思路:用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等大小空白琼脂块取代芽,分别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愈伤组织具有较强分裂能力,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用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等大小空白琼脂块取代芽,分别进行实验
下列育种不需要使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一定剂量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株获得高产菌株,属于人工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不需要使用生物工程技术,A错误;
B、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物质,因此获得能分泌抗体的乳汁的母牛,需要采用基因工程,即将控制抗体合成的基因导入母牛的乳腺中,B正确;
C、将生长快的鲤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味道鲜美但生长缓慢的鲫鱼体内,可培养出生长较快的转基因鲤鲫鱼,采用了基因工程,C正确;
D、白菜和甘蓝属于不同植物,可以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白菜-甘蓝,D正确.
故选:A.
科研人员利用紫外线处理种子使其产生变异,这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多种,人类应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来培育生物新品种.如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既是人工选育,又属杂交育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种子,属于用射线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的过程,属诱变育种.
故选:D.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图示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_.
(2)若过程①的F1,连续自交2代,产生的F3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
(3)过程②,培育单倍体幼苗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诱导其染色体加倍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其作用的原理______.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在理论上有______株.
正确答案
解:(1)上述图示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①杂交育种和③基因工程育种.
(2)过程①的F1的基因型为DdRr,自交1代,产生的F2代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DD和Dd,不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dd,比例为1:2:1.再自交1代,产生的F3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1+
×
=
.
3)过程②单倍体育种,培育单倍体幼苗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诱导其染色体加倍最常采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的原理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获得的植株全为纯合子,所以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ddRR,在理论上占有,即有
株.
故答案为:
(1)①③
(2)
(3)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ddRR
解析
解:(1)上述图示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①杂交育种和③基因工程育种.
(2)过程①的F1的基因型为DdRr,自交1代,产生的F2代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DD和Dd,不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dd,比例为1:2:1.再自交1代,产生的F3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1+
×
=
.
3)过程②单倍体育种,培育单倍体幼苗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诱导其染色体加倍最常采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的原理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获得的植株全为纯合子,所以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ddRR,在理论上占有,即有
株.
故答案为:
(1)①③
(2)
(3)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ddRR
Ⅱ.一个新的小麦高产品系在大风雨中易于倒伏.给你一个X光机,用2~3年的时间改正这个缺点,得到稳定遗传的抗倒伏高产品系.你将如何进行工作?你预期哪一代将得到结果,并作简要分析说明.
(1)______
(2)______
(3)观察植株的性状表现并作进一步的工作:______.
正确答案
解:根据分析,用一定剂量的X光射线照射数量足够多的处于萌发状态的小麦种子,使小麦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观察植株的性状表现并筛选或进一步处理.
如果小麦植株发生显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表现抗倒伏,将表现突变性状的穗上的籽粒单独种植,第二代发生性状分离,淘汰aa个体再种植到第三代,从而确定显性植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如果小麦植株发生隐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不表现抗倒伏,下一代按穗种植,即每一个第一代穗上的籽粒种成一行(第二代),在第二代将表现抗倒伏性状并且是纯合.
故答案为:
(1)用一定剂量的X光射线照射数量足够多的处于萌发状态的小麦种子
(2)播种处理过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生长
(3)假如一小麦植株发生显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表现抗倒伏,将表现突变性状的穗上的籽粒单独种植,第二代发生性状分离,淘汰aa个体再种植到第三代,从而确定显性植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假如一小麦植株发生隐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不表现抗倒伏,下一代按穗种植,即每一个第一代穗上的籽粒种成一行(第二代),在第二代将表现抗倒伏性状并且是纯合
解析
解:根据分析,用一定剂量的X光射线照射数量足够多的处于萌发状态的小麦种子,使小麦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观察植株的性状表现并筛选或进一步处理.
如果小麦植株发生显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表现抗倒伏,将表现突变性状的穗上的籽粒单独种植,第二代发生性状分离,淘汰aa个体再种植到第三代,从而确定显性植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如果小麦植株发生隐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不表现抗倒伏,下一代按穗种植,即每一个第一代穗上的籽粒种成一行(第二代),在第二代将表现抗倒伏性状并且是纯合.
故答案为:
(1)用一定剂量的X光射线照射数量足够多的处于萌发状态的小麦种子
(2)播种处理过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生长
(3)假如一小麦植株发生显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表现抗倒伏,将表现突变性状的穗上的籽粒单独种植,第二代发生性状分离,淘汰aa个体再种植到第三代,从而确定显性植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假如一小麦植株发生隐性突变(A→a),长成的第一代植株不表现抗倒伏,下一代按穗种植,即每一个第一代穗上的籽粒种成一行(第二代),在第二代将表现抗倒伏性状并且是纯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