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消防队员手持水枪灭火,水枪跟水平面有一仰角.关于水枪射出水流的射高和射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初速度大小相同时,仰角越大,射程也越大

B初速度大小相同时,仰角越大,射高越高

C仰角相同时,初速度越大,射高一定越大

D仰角相同时,初速度越大,射程一定越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将初速度分解,如图所示,

水平的速度为:Vx=Vcosθ,

竖直的速度为:Vy=Vsinθ,

A、所以当初速度大小相同时,仰角越大,水平的速度Vx=Vcosθ 也越小,竖直分速度vysinθ就越大,则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时间越长,根据x=vxt知,水平射程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当初速度大小相同时,仰角越大,竖直的速度Vy=Vsinθ 就越大,根据知,射高越高,故B正确.

C、当仰角相同时,初速度越大,竖直的速度Vy=Vsinθ 就越大,根据知,射高越高,所以C正确.

D、仰角相同时,初速度越大,水平的速度Vx=Vcosθ 也越大,竖直分速度vysinθ就越大,则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时间越长,根据x=vxt知,射程越大,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人作射靶游戏,为使每次枪弹都击中在靶面的同一条水平线上,则每次射击的瞄准点必须在靶面同一圆周上,试加以证明.已知水平线离地面高度为h,枪与靶相距为d,子弹发射速率为V0

正确答案

解:靶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设瞄准点的坐标为:P(x,y),子弹刚好打在水平线上的P′点,将上抛运动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有:

∠PO′A=θ

O′A=

水平方向:

O′A=v1

t= 

竖直方向:

h=

将t和v2代入,整理得:

即P点的方程是圆方程;

答:证明如上.

解析

解:靶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设瞄准点的坐标为:P(x,y),子弹刚好打在水平线上的P′点,将上抛运动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有:

∠PO′A=θ

O′A=

水平方向:

O′A=v1

t= 

竖直方向:

h=

将t和v2代入,整理得:

即P点的方程是圆方程;

答:证明如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棒球以38m/s的速度被击出,与水平方向的仰角为37°.求

(1)该球的飞行时间;

(2)该球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

(3)射程.

正确答案

解:设初速度为v,仰角为a,飞行时间为t,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棒球的质量为m,把初速度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分速度,水平方向为:

v1=vcosa=38×0.8=30.4m/s

竖直方向:v2=vsina=38×0.6=22.8m/s

(1)棒球的飞行时间,即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时间,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t==4.56s

(2)该球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

(3)射程为:s=v1t=30.4×2×2.28=138.624m

答:

(1)该球的飞行时间为4.56s;

(2)该球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25.992m;

(3)射程为138.624m.

解析

解:设初速度为v,仰角为a,飞行时间为t,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棒球的质量为m,把初速度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分速度,水平方向为:

v1=vcosa=38×0.8=30.4m/s

竖直方向:v2=vsina=38×0.6=22.8m/s

(1)棒球的飞行时间,即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时间,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t==4.56s

(2)该球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

(3)射程为:s=v1t=30.4×2×2.28=138.624m

答:

(1)该球的飞行时间为4.56s;

(2)该球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25.992m;

(3)射程为138.624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足球运动员将一足球以某一速度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的方向踢向空中,结果落地点与踢出点的水平距离为50m,(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10m/s)求,

(1)足球从踢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2)足球在空中上升的最大高度.

正确答案

解:设斜抛速度为v0

足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速度为,x=vxt

在竖直方向做减速运动,故

联立解得:

竖直方向做减速运动,上升的高度为h=

答:(1)足球从踢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2)足球在空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5m.

解析

解:设斜抛速度为v0

足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速度为,x=vxt

在竖直方向做减速运动,故

联立解得:

竖直方向做减速运动,上升的高度为h=

答:(1)足球从踢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2)足球在空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将质量m=0.2kg的物体从高h=20m的山崖上A点斜向上抛出,抛出的速度大小V0=15m/s,以B点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体在A点的动能Ek

(2)物体在A点的重力势能Ep;

(3)物体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VB

正确答案

解:(1)物体的抛出时的速度为v0=15m/s,由动能的表达式:==22.5J.

(2)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有:Ep=mgh=0.2×10×20=40J

(3).设物体的末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v=25m/s

答:(1)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22.5J;

(2)物体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40J;(3)物体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25m/s.

解析

解:(1)物体的抛出时的速度为v0=15m/s,由动能的表达式:==22.5J.

(2)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有:Ep=mgh=0.2×10×20=40J

(3).设物体的末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v=25m/s

答:(1)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22.5J;

(2)物体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40J;(3)物体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25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篮球架上的篮球圈离地3.0米,运动员站在离球圈中心水平距离为4.5米处,运动员的手离地面2.0米以与水平方向成53°的角度出手投篮命中,求:

(1)球从离手到篮圈所经历时间;

(2)运动员投篮时初速度和球进篮时的速度.

正确答案

解:(1)据题球从离手到篮圈上升的高度为:h=3m-2m=1m,

通过的水平距离为:x=4.5m

将篮球的运动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

x=v0cos53°t

h=v0sin53°t-

代入数据解得:t=1s,v0=7.5m/s

(2)篮球进篮时竖直分速度为:vy=v0sin53°-gt=7.5×0.8-10=-4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则球进篮时的速度为:v==≈6.02m/s

答:(1)球从离手到篮圈所经历时间是1s;

(2)运动员投篮时初速度是7.5m/s,球进篮时的速度是6.02m/s.

解析

解:(1)据题球从离手到篮圈上升的高度为:h=3m-2m=1m,

通过的水平距离为:x=4.5m

将篮球的运动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

x=v0cos53°t

h=v0sin53°t-

代入数据解得:t=1s,v0=7.5m/s

(2)篮球进篮时竖直分速度为:vy=v0sin53°-gt=7.5×0.8-10=-4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则球进篮时的速度为:v==≈6.02m/s

答:(1)球从离手到篮圈所经历时间是1s;

(2)运动员投篮时初速度是7.5m/s,球进篮时的速度是6.02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地面上以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m/s的初速度斜向上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______m,小球的水平射程为______m.

正确答案

解:小球竖直分速度vy=vsin37°=20×0.6=12m/s;水平方向分速度vx=vcos37°=20×0.8=16m/s;

小球竖直方向为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最大高度h===7.2m;

空中飞行时间t=2×==2.4s;

故水平射程x=vxt=16×2.4=38.4m

故答案为:7.2;38.4

解析

解:小球竖直分速度vy=vsin37°=20×0.6=12m/s;水平方向分速度vx=vcos37°=20×0.8=16m/s;

小球竖直方向为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最大高度h===7.2m;

空中飞行时间t=2×==2.4s;

故水平射程x=vxt=16×2.4=38.4m

故答案为:7.2;38.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小球A从倾角37°高h=1.8m的光滑斜面顶点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同时从斜面底端C正上方与斜面顶端等高的E处以速度v0沿与斜面平行方向抛出一个飞镖,结果飞镖恰好在斜面上某处击中小球A.不计飞镖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可将飞镖小球视为质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试求:

(1)飞镖在空中飞行时间;

(2)飞镖在B处飞出的初速度v0

正确答案

解:将B的运动分解为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则有:=hcosθ

得:t==0.6s

(2)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1=

B在沿斜面上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x2=

在斜面方向上有:x1+x2=+

v0t=h(

解得:v0=3.2m/s

答:(1)飞镖在空中飞行时间为0.6s;

(2)飞镖在B处飞出的初速度v0=3.2m/s.

解析

解:将B的运动分解为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则有:=hcosθ

得:t==0.6s

(2)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1=

B在沿斜面上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x2=

在斜面方向上有:x1+x2=+

v0t=h(

解得:v0=3.2m/s

答:(1)飞镖在空中飞行时间为0.6s;

(2)飞镖在B处飞出的初速度v0=3.2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原长L0为100厘米的轻质弹簧放置在一光滑的直槽内,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槽的O端,另一端连接一小球.这一装置可从水平位置开始绕O点缓缓地转到竖直位置.设弹簧的形变总是在其弹性限度内.试在下述(a)、(b)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这种装置从原来的水平位置开始缓缓地绕O点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离开原水平面的高度h0

(1)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变化出现极大值,且极大值hm为40厘米.

(2)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离原水平的高度不断增大.

正确答案

解:(1)因为整个缓慢移动的过程中的每时每刻都受力平衡,设弹簧长度为x,转过角度为α,

故有:mgsinα=k(L0-x)①

      h=xsinα②

将①中的x带入②得:h=

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出现极大值为40厘米,根据二次三项式的最值条件得:40mg=

故得,k=

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的高度

(2)在转动过程中设弹簧长度为x,转过角度为θ,

故有:mgsinθ=k(L0-x)①

      h=xsinθ②

联立解得h=(l0sinθ-)=-

因小球离原水平的高度不断增大,故极值点不存在,即sinθ>1,得kL0>2mg,代入解得50cm≤h0≤100cm

答:(1)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变化出现极大值,且极大值hm为40厘米,h0为37.5厘米.

(2)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离原水平的高度不断增大,50cm≤h0≤100cm.

解析

解:(1)因为整个缓慢移动的过程中的每时每刻都受力平衡,设弹簧长度为x,转过角度为α,

故有:mgsinα=k(L0-x)①

      h=xsinα②

将①中的x带入②得:h=

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出现极大值为40厘米,根据二次三项式的最值条件得:40mg=

故得,k=

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的高度

(2)在转动过程中设弹簧长度为x,转过角度为θ,

故有:mgsinθ=k(L0-x)①

      h=xsinθ②

联立解得h=(l0sinθ-)=-

因小球离原水平的高度不断增大,故极值点不存在,即sinθ>1,得kL0>2mg,代入解得50cm≤h0≤100cm

答:(1)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变化出现极大值,且极大值hm为40厘米,h0为37.5厘米.

(2)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离原水平的高度不断增大,50cm≤h0≤100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为10m的高度抛出.取g=10m/s2求:

(1)抛出时物体具有的动能是多大?

(2)若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多大?

(3)若落地时速度大小为10m/s,则阻力做功多大?

正确答案

解:(1)物体的初动能为Ek=mv2=J=100J

(2)根据题意,由受力分析可知:

根据动能定理:mgh=mv2-

解得:v=10m/s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阻力做功W=-mgh=-2×10×10=-200J

答:(1)抛出时物体具有的动能是100J

(2)若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10m/s

(3)若落地时速度大小为10m/s,则阻力做功-200J

解析

解:(1)物体的初动能为Ek=mv2=J=100J

(2)根据题意,由受力分析可知:

根据动能定理:mgh=mv2-

解得:v=10m/s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阻力做功W=-mgh=-2×10×10=-200J

答:(1)抛出时物体具有的动能是100J

(2)若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10m/s

(3)若落地时速度大小为10m/s,则阻力做功-200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某高处以6m/s的初速度、以30°抛射角斜向上抛出一石子,落地时石子的速度方向和水平线的夹角为60°,求: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炮弹的水平射程;

(3)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1)如图所示:石子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线的夹角为60°,则=

即:==×6×=9m/s

取向上为正方向,落地时竖直速度向下,则-vy=v0sin30°-gt,得t=1.2 s

(2)石子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x=v0cos30°t==3.6m

(3)由竖直方向位移公式:==-3.6m,负号表示落地点比抛出点低

答:(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1.2s;

(2)炮弹的水平射程为3.6m;

(3)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3.6m.(负号表示落地点比抛出点低)

解析

解:(1)如图所示:石子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线的夹角为60°,则=

即:==×6×=9m/s

取向上为正方向,落地时竖直速度向下,则-vy=v0sin30°-gt,得t=1.2 s

(2)石子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x=v0cos30°t==3.6m

(3)由竖直方向位移公式:==-3.6m,负号表示落地点比抛出点低

答:(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1.2s;

(2)炮弹的水平射程为3.6m;

(3)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3.6m.(负号表示落地点比抛出点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OB上有一A点,已知OA=L.现在从A点以初速度v0射出一小球,在不被倾角为α(α<45°)的OC面板弹回的前提下,问:

(1)若小球射出时的角度θ=45°,为使得小球能射到最远,小球射出时的初速度v0应为多大?

(2)若小球射出时的初速度v0已知,且大于第(1)小题中所得的结果,为使小球能射到最远,小球射出时的角度θ应为多大?

正确答案

解:(1)以A点为坐标原点,AB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小球做斜抛运动,坐标为:

x=v0tcosθ,y=v0tsinθ-gt2

代入得:y=xtanθ-

OC线方程:y=(x+L)tanα,

联立可得:xtanθ-=(x+L)tanα,

取θ=45°,得:+(tanα-1)x+Ltanα=0,

为使小球以45°抛出能实现射程最远而不被OC面板弹回,小球抛射轨迹应与斜面OC相切,即方程只有一个解,

即:△=(tanα-1)2-tanα=0,

解得:v0=

(2)当v0时,以A点为坐标原点,AB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小球做斜抛运动,坐标为:x=v0tcosθ,y=v0tsinθ-gt2

代入得:y=xtanθ-

OC线方程:y=(x+L)tanα,

联立可得:xtanθ-=(x+L)tanα,

为使小球以θ角抛出能实现射程最远而不被OC面弹回,必有θ>α,小球抛射轨迹应与斜面OC相切,可得判别式:△=(tanα-tanθ)2-=0,

即sin2(α-θ)-sin2α=0,

因为θ>α,所以θ=α+sin-1

答:(1)小球射出时的初速度v0应为

(2)小球射出时的角度θ应为α+sin-1

解析

解:(1)以A点为坐标原点,AB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小球做斜抛运动,坐标为:

x=v0tcosθ,y=v0tsinθ-gt2

代入得:y=xtanθ-

OC线方程:y=(x+L)tanα,

联立可得:xtanθ-=(x+L)tanα,

取θ=45°,得:+(tanα-1)x+Ltanα=0,

为使小球以45°抛出能实现射程最远而不被OC面板弹回,小球抛射轨迹应与斜面OC相切,即方程只有一个解,

即:△=(tanα-1)2-tanα=0,

解得:v0=

(2)当v0时,以A点为坐标原点,AB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小球做斜抛运动,坐标为:x=v0tcosθ,y=v0tsinθ-gt2

代入得:y=xtanθ-

OC线方程:y=(x+L)tanα,

联立可得:xtanθ-=(x+L)tanα,

为使小球以θ角抛出能实现射程最远而不被OC面弹回,必有θ>α,小球抛射轨迹应与斜面OC相切,可得判别式:△=(tanα-tanθ)2-=0,

即sin2(α-θ)-sin2α=0,

因为θ>α,所以θ=α+sin-1

答:(1)小球射出时的初速度v0应为

(2)小球射出时的角度θ应为α+sin-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t=0时刻从水平面上的O点,在同一铅垂面上同时朝两方向发射初速率分别为VA=10米/秒、VB=20米/秒两质点A、B,(如图)求:

(1)t=1秒时A、B相距多远?

(2)在铅垂面xOy上,从原点O出发朝平面各方向射出相同速率VO的质点,今以朝正x方向(水平)射出的质点为参考点,判定其他质点在未落地前的t时刻的位置组成的曲线.

正确答案

解:(1)AB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则以A为参考系,则B相对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相对速度为:v=vBcos30°=10m/s;

则t=1秒时A、B相距x=vt=10m/s;

(2)如图所示,不同粒子相对于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设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有△v=

则相对于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2v0sint=2v0tsin

则可知各点的连线应组成圆形.

答:(1)t=1秒时A、B相距10m/s;

(2)其他质点在未落地前的t时刻的位置组成的曲线为圆形.

解析

解:(1)AB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则以A为参考系,则B相对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相对速度为:v=vBcos30°=10m/s;

则t=1秒时A、B相距x=vt=10m/s;

(2)如图所示,不同粒子相对于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设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有△v=

则相对于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2v0sint=2v0tsin

则可知各点的连线应组成圆形.

答:(1)t=1秒时A、B相距10m/s;

(2)其他质点在未落地前的t时刻的位置组成的曲线为圆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山脚下向坡度为30°的山坡上投射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v0=10m/s.

(1)当投射角(初速度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小球在山坡上的射程是多大?

(2)当投射角是多大时,小球在山坡上的射程最大,最大射程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设水平位移为x,竖直高度为y,由题意得:

(1)tan30°==

代入数据解得:t=s

故y==10×m=m

由几何关系得,位移s=2y=m

(2)由运动分解知,

代入数据整理得:

而最终落到斜面上时,有射程s=2y=2()②

而由y=v0sinθt-×gt2=10sinθt-5t2

当t=sinθ时,y有最大值④

由①②③④得:θ=arctan,s=10

答:(1)当投射角(初速度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小球在山坡上的射程是m

(2)当投射角是arctan时,小球在山坡上的射程最大,最大射程是10

解析

解:设水平位移为x,竖直高度为y,由题意得:

(1)tan30°==

代入数据解得:t=s

故y==10×m=m

由几何关系得,位移s=2y=m

(2)由运动分解知,

代入数据整理得:

而最终落到斜面上时,有射程s=2y=2()②

而由y=v0sinθt-×gt2=10sinθt-5t2

当t=sinθ时,y有最大值④

由①②③④得:θ=arctan,s=10

答:(1)当投射角(初速度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小球在山坡上的射程是m

(2)当投射角是arctan时,小球在山坡上的射程最大,最大射程是1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同一竖直面内的同一水平线上A、B两点分别以30°、60°为发射角同时抛出两球,欲使两小球相遇时都在自己的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一点的发射速度VAO=9.8米/秒,求VBO和A、B两点间的距离.(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解:以A点为原点建立图示坐标系,取发射时刻为计时起点,两点间距离为S,初始条件如图所示.

据斜抛规律有:

xA=vOcos30°t    (1)

xB=vBOcos60°t+S    (2)

vAy=vAOsin30°-gt     (3)

vBy=vBOsin60°-gt      (4)

满足题中条件,在最高点相遇,必有vAy=vBy=0,xA=xB

令(3)、(4)为零;

则有:t=   (5)

vBO=vAOsin30     (6)

代入数据可得:vBO=5.66m/s;

令(1)=(2)得S=(vAOcos30°-0.5cos60°)t    (7)

将(5)、(6)代入(7)可得:

S=(cos30°-0.5cos60°)=2.83m;

答:VBO为5.66m/s;A、B两点间的距离为2.83m

解析

解:以A点为原点建立图示坐标系,取发射时刻为计时起点,两点间距离为S,初始条件如图所示.

据斜抛规律有:

xA=vOcos30°t    (1)

xB=vBOcos60°t+S    (2)

vAy=vAOsin30°-gt     (3)

vBy=vBOsin60°-gt      (4)

满足题中条件,在最高点相遇,必有vAy=vBy=0,xA=xB

令(3)、(4)为零;

则有:t=   (5)

vBO=vAOsin30     (6)

代入数据可得:vBO=5.66m/s;

令(1)=(2)得S=(vAOcos30°-0.5cos60°)t    (7)

将(5)、(6)代入(7)可得:

S=(cos30°-0.5cos60°)=2.83m;

答:VBO为5.66m/s;A、B两点间的距离为2.83m

下一知识点 : 万有引力与航天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曲线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