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580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传送到全身各处,但是只有甲状腺细胞表面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所以只有甲状腺细胞会作出反应,A项错误。
知识点
4.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正确,静息时候是外正内负,兴奋后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会变成外正内负,B项正确,因为钠离子主要存在细胞外,钾离子主要存在细胞内,C项错误,神经递质由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和后面上的受体结合后即被分解,不会进入到细胞内,D项如果效应器为某些腺体,就会发挥作用。
考查方向
考查神经调节
解题思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的特点、原因,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特点,神经递质的作用,反射弧的结构
易错点
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间传递的特点
教师点评
这道理比较基础,主要考查神经递质的作用特点,兴奋传导的特点
知识点
某学龄儿童采用0.05%NAF漱口水预防龋齿,其使用方法应为
A.每月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B.每周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C.每天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D.隔周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E.隔天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氟化钠漱口水的浓度常用的为0.05%和0.2%两种。0.05%的用于每天含漱一次,0.2%的用于每周含漱一次。一般来说,浓度越高应用间隔越长,因此,正确答案是C。
(六)回答下列与生物体的信息传递的相关问题。(10分)
图10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中b示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的电表。
62.图10中,若用适宜强度刺激a
处,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
为 ,细胞膜外电流方向
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相同/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传递的结构基础是 。
63.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
(高于/低于/等于)膜外。
64.若在a处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产生兴奋,b测到的电位变化如图13,则电表b两极放置的位置应如图12中的 。
65.假如图11中的Y处的信号来自图10中的A,图11中的X处的信号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
66.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某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若a处意外受损,那么当从手指取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该人此时的反应为
正确答案
正→负; 相反; 突触
解析
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所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在膜外电流传导方向由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传递,而膜内由兴奋部位由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考查方向
考查兴奋产生和传导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产生动作电位的电位差是外负内正。兴奋地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通过突触进行单向传递。
易错点
分不清兴奋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
教师点评
掌握静息电位与动物电位的膜电位变化,及兴奋传导方向与及神经细胞的传递是解题的关键。
正确答案
低于
解析
当给以刺激产生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以协助扩散形式进入细胞内部,形成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向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的转变,而动作电位高低取决于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浓度差减小,则动作电位值变低。
考查方向
考查动作电位产生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由于动物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导致,钠离子浓度低,内流少而出现动作电位降低。
易错点
没有分清动作电位产生是钠离子以协助扩散形式进入细胞膜内。
教师点评
掌握动作电位产生机理和动作电位值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图和题干信息可知,先有静息电位的出现,而静息电位是灵敏电流计的接线柱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当给予刺激产生兴奋时,钠离子内流逐渐把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最后再恢复静息电位。只有D图的两个接线柱一个在膜内一个在膜外。
考查方向
考查动作电位测量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从图和题干信息可知,先有静息电位,后测出动作电位,灵敏电流计的接线柱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
易错点
无法判断灵敏电流计接线柱位置,误认为均在膜内或膜外。
教师点评
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测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
解析
若下一个神经细胞做出反应,则说明释放兴奋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若下一个神经细胞不做出反应,则说明释放抑制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是人体的高级中枢,可支配低级中枢的活动。
考查方向
考查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使下一个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作出反应是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而不作出反应处于抑制状态的是抑制性递质。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支配的控制。
易错点
注意分清,兴奋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
教师点评
掌握递质种类及作用,知道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可控制和支配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解析
从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远离a的另一个神经纤维上,说明与a相连的是传出神经,a处被破坏后给予刺激,兴奋可传递到神经中枢,即会产生感觉,但无法传递到效应器,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过程。
考查方向
考查反射弧的结果及完整性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从图示信息可知,与a相连的传出神经,所以a处受损,刺激有感觉而不做出反应。
易错点
分不清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教师点评
掌握反射弧的完整性及传入神经等判断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种中枢抑制剂。低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能增强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效果,从而引起Cl-内流加大。高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呈现拟GABA作用,即在无GABA时也能直接导致Cl-内流量增加。
12.巴比妥类药物还可以作为麻醉剂,该药物可以阻止手术中产生的信号传到 而形成痛觉。
9.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除了图中数字标示的部分外,还应该包括 。
11.巴比妥类药物使神经元的Cl-内流加大,导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
10.根据题意可知,低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且其作用的部位必需含有 的受体。
正确答案
(4)大脑皮层
解析
低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能增强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效果,从而引起Cl-内流加大。高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呈现拟GABA作用,即在无GABA时也能直接导致Cl-内流量增加,兴奋不能产生,大脑皮层就不能形成痛觉。
考查方向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作用。
解题思路
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痛觉、温觉等,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这些中枢就不能兴奋。
易错点
痛觉是大脑皮层产生而不是刺激的部位产生。
教师点评
抑制兴奋产生,大脑皮层不能形成痛觉,跟信息关系不大,难度低。
正确答案
(1)感受器、神经中枢
解析
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图中标出了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效应器,缺少了感受器、神经中枢。
考查方向
考察反射弧的结构。
解题思路
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易错点
难度较低,一般不会出错。
教师点评
基础题,难度不大。
正确答案
(3)外正内负
解析
抑制性递质是引起Cl+内流,膜电位超极化,内负外正。
考查方向
抵制性递质或巴比妥类药物作用的机制。
解题思路
抑制性递质是引起Cl+内流,膜电位超极化。
易错点
平时讲兴奋产生的机制多而忽略抑制递质作用的机制。
教师点评
不理解抑制递质作用的机制,不晓得怎么分析。
正确答案
(2)突触后膜 GABA
解析
依照题干: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种中枢抑制剂,低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能增强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效果,从而引起Cl-内流加大。高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呈现拟GABA作用,即在无GABA时也能直接导致Cl-内流量增加。说明巴比妥作用于GABA,Cl+内流,兴奋不能产生,说明作用于突触后膜。
考查方向
信息题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解题思路
低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能增强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效果,从而引起Cl-内流加大。高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呈现拟GABA作用,即在无GABA时也能直接导致Cl-内流量增加,说明低浓度巴比妥类药物作用于后膜的GABA,高浓度的巴比妥类药物直接充当GABA的作用,使膜电位发生变化。
易错点
提取题干信息,没有联系课本结合兴奋的传递过程不能得出答案。
教师点评
难度较大,既要提取信息,又要联系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结构和传递特点。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将动物的性腺摘除(阉割)后,动物无法分泌性激素,会反馈性地使动物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上升,A错;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B错;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属于条件反射,C错;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沿着整个反射弧传导、传递,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进行传递时,涉及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信号形式转变,其中有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D对。
知识点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题干中给出了恐惧紧张,这是大脑皮层的反应,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产生了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显然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项正确;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A项正确;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D项正确;该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C项错误。
知识点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知识点
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请分析并回答:
(1)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
(2)小鼠脑中的 调节 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 细胞(2n)经 发育来的。
(3)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
(4)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 和DNA片段 所致。
(5)环境激素可沿着 传递进入人体,被靶 接受后干扰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
正确答案
(1)减少
(2)下丘脑 垂体 精原 减数分裂
(3)负反馈
(4)断裂 丢失
(5)食物链 细胞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能力及相关激素调节知识。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越少;作为性激素的合成,受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分泌
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合成分泌性激素;生殖细胞的形成是由性腺中的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由DNA分子断裂或丢失造成染色体变异;物质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被人体吸收后,干扰人体正常细胞分裂。
知识点
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X物质为 。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 中进行。
(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 ,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 以储存能量。
(3)胰腺中 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
正确答案
(1)丙酮酸 线粒体
(2)肝糖原(或肝糖元) 脂肪
(3)胰岛A细胞 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间信息传递)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血糖调节过程及细胞膜的功能。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能力,难度较低。
(1)由题干“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与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知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则该物质为丙酮酸,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3)综合考查血糖调节过程,当血糖浓度升高,最终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合成肝糖原,进入肌细胞后合成肌糖原,还可以转化为肺糖物质,如脂肪、氨基酸等,但题干要求答储存能量的物质,因而为脂肪;当血糖浓度降低,最终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为调节信号分子,其作用过程体现了教材中细胞膜的第三个功能细胞间信息交流。(4)根据分泌蛋白的概念知该白蛋白为分泌蛋白。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