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分析
- 共1243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aOH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时应尽量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A错误;
B、因温度计测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处,故B错误;
C、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加热时要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飞溅,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此时剩下的少量液体可以利用余温蒸发干,故C错误;
D、分液时,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选D.
如图分别表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其中没有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应在烧杯中进行,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C错误;
D.进行溶解操作时,为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搅拌,故D错误.
故选A.
(2013秋•慈溪市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读出的是滴定管上方的刻度,所以会导致读数偏小,故A错误;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防止污染试剂,故B正确;
C、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与毛细现象有关,故C正确;
D、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盐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用稀硫酸洗涤铂丝,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量筒是粗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其读数只能读到0.1mL,无法用10mL量筒量取8.10mL稀盐酸,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
B.用pH计是一种较准确的测定溶液酸碱性的仪器,可以测得某溶液的pH为2.2,故B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湿润,否则会将待测液稀释,可能影响测定结果,故C错误;
D.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仪器,刻度“0”在仪器上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温度计有0刻度在中间,故A错误;
B.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B正确;
C.容量瓶无0刻度,故C错误;
D.量筒没有0刻度,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