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的转化
- 共487题
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某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CaSO4、Mg(OH)2、Fe2O3,用酸洗法可除去该水垢,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1)酸洗时,为使水垢尽可能溶解,不宜选用的是______(填标号).
A.醋酸 B.盐酸 C.硝酸 D.稀硫酸
(2)不溶物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洗出液中的Fe3+会腐蚀铁质管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因此,常在洗出液中加入具有强还原性的SnCl2溶液,反应中的Sn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Sn2+转化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4)柠檬酸(用H3R表示)可用作酸洗剂,溶液中H3R、H2R-、HR2-、R3-的含量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a曲线所代表的微粒的百分含量随溶液pH的改变而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调节柠檬酸溶液的pH=4,有利于除去水垢中的氧化铁.pH=4时,溶液中上述4种微粒含量最多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若使用稀硫酸会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会沉在反应物的表面,使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故不能选硫酸,故答案为:D;
(2)在水垢进行酸化之后,只有硫酸钙是不溶物,加入碳酸钠,可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钙,故答案为:CaSO4+CO32-⇌CaCO3+SO42-;
(3)Fe3+具有氧化性可以与具有还原性的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会腐蚀铁质管道.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两摩尔的三价铁离子,变成亚铁离子,总共得到两摩尔的电子,所以一摩尔Sn2+转化为Sn4+,故答案为:Fe+2Fe3+=3Fe2+;Sn4+;
(4)H3R⇌H2R-+H随着PH值的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所以H3R含量会减少.H3R、H2R-、HR2-、R3-在图形中表示的曲线分别为a、b、c、d所以从图形上看,B点式最高的所以含量最多的是H2R-,故答案为:随溶液PH增大,平衡H3R⇌H2R-+H+向右移动所以,H3R的百分含量减小;H2R-.
解析
解:(1)若使用稀硫酸会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会沉在反应物的表面,使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故不能选硫酸,故答案为:D;
(2)在水垢进行酸化之后,只有硫酸钙是不溶物,加入碳酸钠,可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钙,故答案为:CaSO4+CO32-⇌CaCO3+SO42-;
(3)Fe3+具有氧化性可以与具有还原性的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会腐蚀铁质管道.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两摩尔的三价铁离子,变成亚铁离子,总共得到两摩尔的电子,所以一摩尔Sn2+转化为Sn4+,故答案为:Fe+2Fe3+=3Fe2+;Sn4+;
(4)H3R⇌H2R-+H随着PH值的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所以H3R含量会减少.H3R、H2R-、HR2-、R3-在图形中表示的曲线分别为a、b、c、d所以从图形上看,B点式最高的所以含量最多的是H2R-,故答案为:随溶液PH增大,平衡H3R⇌H2R-+H+向右移动所以,H3R的百分含量减小;H2R-.
已知Ksp(AgCl)>Ksp(AgBr)>Ksp(AgI).在某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l-、Br-、I-,当逐滴加入AgNO3溶液,沉淀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方法①:利用组成相似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度与溶度积成正比,即Ksp越大溶解度越大.所以AgCl、AgBr、AgI溶解度逐渐减小.沉淀顺序为AgI、AgBr、AgCl,即A正确;
方法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l-、Br-、I-,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AgCl、AgBr、AgI三者的浓度积Qc相等,因为Ksp(AgI)最小,所以首先Qc>Ksp的为AgI,其次为AgBr,最后为AgCl,则沉淀顺序为:AgI、AgBr、AgCl,即A确,
故选A.
已知各物质的溶度积:
FeS:Ksp=6.3×10-18mol2•L-2
CuS:Ksp=1.3×10-36mol2•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化学式相似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小,物质越难溶,溶解度越小,所以CuS的溶解度小于FeS的溶解度,故A错误;
B、Ksp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Ksp不变,故B错误;
C、化学式相似的物质,Ksp小的,溶解度小,易先形成沉淀,由于CuS的Ksp小,所以CuS先形成沉淀,故C错误;
D、根据沉淀转化原理,溶解度小的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所以FeS能转化为CuS,故D正确;
故选D.
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的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近似于:c(H+)•c(OH-)=KW,存在着c(M+)•c(X-)=Ksp的关系.现将足量AgCl固体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①20mL 0.01mol•L-1KCl溶液
②30mL 0.02mol•L-1CaCl2溶液
③40mL 0.03mol•L-1HCl溶液
④10mL蒸馏水
⑤50mL 0.05mol•L-1AgNO3.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c(Ag+)或c(Cl-)大小比较AgCl的溶解度,①,c(Ag+)或c(Cl-)越小,AgCl的溶解度越大,①c(Cl-)=0.01mol/L,②c(Cl-)=0.04mol/L,③c(Cl-)=0.03mol/L,④c(Ag+)或c(Cl-)为0,⑤c(Ag+)=0.05mol/L,则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②>⑤,
故选B.
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若在5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mL 0.01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 AgNO3溶液,首先生成AgI沉淀,
反应后剩余n(Ag+)=0.003L×0.01mol/L=3×10-5mol,继续生成AgCl沉淀,
反应后剩余n(Cl-)=0.005×0.01mol/L-3×10-5mol=2×10-5mol,
c(Cl-)=2×10-5mol÷0.013L=1.53×10-3mol/L,
浊液中c(Ag+)═KSP(AgCl)÷c(Cl-)=(1.30×10-5)2÷1.53×10-3=1.1×10-7(mol/L),
c(I-)═KSP(AgI)÷c(Ag+)=(1.22×10-8)2÷1.1×10-7=1.35×10-9,
混合溶液中n(K+)=1×10-4mol,
n(NO3-)=0.008L×0.01mol/L=8×10-5mol,则c(K+)>c(NO3-),
故c(K+)>c(NO3-)>c(Cl-)>c(Ag+)>c(I-),故A错误;
B、依据A分析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故B正确;
C、AgCl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Cl-,氯离子浓度为1.30×10-5mol•L-1,由Ksp=[Ag+][Cl-]=1.30×10-5mol/L×1.30×10-5mol/L=1.69×10-10,故C正确;
D、碘化银和氯化银溶度积比较溶解度可知,碘化银溶解度小,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l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