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共2665题
患者,女,52岁。诊断为高血压急症,医嘱呋塞米20mg,iv,执行后患者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的症状。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实践类考题,比较简单。因呋塞米是排钾类利尿剂,应考虑该患者可能发生了低钾血症。低钾血症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故选B。
患者,女,62岁。支气管肺癌术后3天,一般情况尚可,但有痰不易咳出,宜采取的排痰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实践类考题,比较简单。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但有痰不易咳出,此时宜采取的排痰措施是给予拍背,使痰液松动后,自行排出。故选B。
患者,男,50岁。因前列腺增生症入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术后健康教育措施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基础类考题,比较简单。前列腺增生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如提重物、跑步防止继发性出血.故选C。
6个月肺炎患儿,精神不振,食欲差,对该患儿饮食指导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类考题,属于简单题目。肺炎患儿的饮食护理注意事项:患肺炎的小儿消化功能会暂时降低,如果饮食不当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给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吃奶的患儿应以乳类为主,适当喝点水(C错)。牛奶可适当加点水兑稀一点,每次喂少些,增加喂的次数。若发生呛奶,要及时清除鼻孔内的乳汁。年龄大一点能吃饭的患儿,可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小儿肺炎忌食:(1)多糖之物;(2)高蛋白饮食;(3)辛辣食物;(4)滥用退热药。
某男,56岁,患冠心病多年,3小时前突然出现下肢剧烈疼痛,行走困难,局部皮肤苍白,查双下肢股动脉搏动消失,双股以下皮温低,肌力4级,诊断为
正确答案
解析
该患者冠心病多年,双下肢症状急性发作,最可能考虑为血栓进入股动脉,造成股动脉血流阻塞,引起双下肢急性缺血,故诊断为髂股动脉栓塞,A、C、E项均为慢性起病,患者无糖尿病病史故排除D项。
下图为某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区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A河段相比,B河段流量特征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该地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并分析该区域土壤较贫瘠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或西部高、北部高),东南低。
(2)B河段流量小,流量不稳定。B河流域面积较小(上游少有支流补给),B河段无湖泊调节水量。
(3)红壤。气温高,有机质易分解;降水多,淋滤作用强;土质粘重;山区,易水土流失。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两B、C处气压高的是_______,受热的是_______。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表示______________,B、C两地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
(4)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C
(2)盛行西风带(气压带或风带);终年温和湿润
(3)水汽输送;C
(4)重熔;岩浆岩
某学校在浙江省西南部某山区组织了一次夏令营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丹霞地貌分布区。
(1)图示地区的山脉走向是_________;活动区的最高海拔不会超过________。
(2)从岩石的成因来看,红色砂砾岩属于____。
(3)P村的东北方山坡上有大片的草地,请你对这些草场资源提出合理的开发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供选择,你认为
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南北走向;800 米
(2)沉积岩
(3)可合理放牧,可建设旅游活动区(如滑草场、高尔夫球场等)。
(4)C 地 C 地坡度较缓,地势平坦开阔,且靠近村庄。A 地地势较高,风大,且靠近悬崖;B 地位于山谷,可能有溪流;D 地位于山脊,风力较大,且地势不够平坦开阔。
某校学生在某山区组织了一次远足考察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
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韶关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材料三: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还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后来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今天的地貌形态(图乙)。
(1)从图甲看,所示地区的山脉走向是___________;陡崖的相对高度不会超过_______米。
(2)从岩石的成因上看,红色砂砾岩属于_______。
(3)结合材料,推测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在登山过程中,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据天气预报当地晚间有小到中雨,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可供选择,你认为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南—北;250
(2)沉积岩
(3)内陆盆地首先接受陆相红色砂砾岩沉积后来地壳抬升砂砾岩层被外力侵蚀切割,未被侵蚀的砂砾岩出露形成。
(4)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5)C地地形平坦开阔,自然灾害影响小。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流
(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__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_________作用。
正确答案
(1)乙
(2)南;寒
(3)(地表和地下)径流;水气输送
(4)变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点1和地点3处的岩石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从图中可看出该岩石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①含有________、②具有________构造。
(2)地点3处的岩层和地点1处相比,出现缺失现象,其原因若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则可能是该处在地质
时期发生了________运动中的________运动,使该处受到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作用所致;或是地点3
处在某地质时期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作用。
(3)地点2处的岩石,A属于______型岩浆岩,B属于______型岩浆岩,B岩体周围附近可能形成________
岩。
(4)地点2处的岩浆活动发生在地点1和地点3处岩层形成的时代之________(前或后)。
正确答案
(1)沉积;化石;层理
(2)垂直;上升;侵蚀;堆积
(3)喷出;侵入;变质
(4)后
读“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②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①+②+③
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
(2)②层与①层物质相比,增加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__。
(3)图中反映地壳的两个重要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岩浆的发源地存在于________层(填字母)。
(5)地球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是在
[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正确答案
(1)地壳;地幔;地核(外核);岩石圈;软流层
(2)镁、铁、钙
(3)地壳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4)③
(5)C
阅读下面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来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1)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来到地表的?”
(2)你认为亮亮个头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简要推测晶晶来到地表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不知过了多久,它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来休息。不久它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压在自己的身上,慢慢地它们的身体变得坚硬起来。又过了一些日子,它们商量着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的一位老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两次大的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依照老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并向没有到过地表的伙伴讲述了它们的地表之旅。
(4)亮亮和晶晶在低地变成了哪类岩石?_____________。
(5)下图是亮亮和晶晶地表之旅的路线图,“可爱的岩浆之家”是________;“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的阶段是_______(均填写数字或字母)。
正确答案
(1)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成为岩浆岩。
(2)受到风化、侵蚀作用。
(3)随着地壳隆起,上面覆盖的岩石被剥蚀(风化、侵蚀)而露出地表。
(4)沉积岩。
(5)①;c
读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字母d、e、f、g中表示冷凝作用的是___,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的是____,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
(2)在a、b、c中,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的岩石是____,变质岩是____,由岩浆冷凝而成的是____。
(3)简要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l)d;g;f
(2)b;c;a
(3)岩浆;(各种)岩石;新岩浆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 ,图中共有 条断层,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 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 。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填字母)
(4)若F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 板块中,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
(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 处,因为 。
正确答案
(1)B 2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地。
(2)消亡 海沟
(3)D
(4)亚欧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5)甲或D 甲处岩层向上拱起,起天然支撑作用;甲处不易积水。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板块运动。(1)图示B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图示A、G两处为断层。B处为向斜山,成因主要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2)图示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板块向上抬升,判断为板块的碰撞,即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3)背斜储油,向斜储油。(4)E为太平洋东侧的亚欧板块。地震的成因主要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分析。(5)隧道应建于背斜结构,拱形弯曲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不易积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