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共2665题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
F为 板块,A为 板块,B为 板块
(2)红海是图中的 板块和 板块(填字母)
相互 (运动方式)形成的。
正确答案
(1)南极洲 亚欧 非洲
(2)B C 张裂
略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方向力的作用,属于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运动和__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背斜 向斜 断层
(2)南北 挤压 水平 升降 水平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堆积 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地面隆起,接着受外力侵蚀,以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抬升,接着受外力沉积
(4)甲 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 乙 甲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对地表形成的影响。本题的难点在于第(3)(4)题。甲构造顶部缺失,说明曾受外力侵蚀作用,当时该地是出露地表的。后有新的沉积物,说明该地相对于周围又发生下降运动。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考虑,隧道工程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即甲处。向斜是储存地下水的构造,打井应选在乙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钻探石油应选在甲处。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小题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小题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小题3:能找到化石的是 (填字母)
正确答案
小题1:⑥ ⑤⑦⑧ ①④ ②③
小题2:岩浆岩 沉积岩
小题3:B
小题1:根据图示岩浆与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示岩浆经过岩浆活动,冷却凝结而形成A岩浆岩;则B表示沉积岩;冷凝作用是岩浆生成岩浆岩的作用,即⑥;高温融化是三大岩石形成岩浆的作用,为⑤⑦⑧;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判定为①④;外力作用生成沉积岩,判断为②③。
小题2:见上题分析。
小题3: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分析,并结合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分析。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2.①处地质构造是 ,②处地貌是 ,一般分布在
地区。
3.一般来说,①③④⑤四地中,以沉积作用为主的是 地,该地向东越远,沉积物颗粒越 。
4.在图中空白框⑥内画出岩块相对位移的方向。
5.在甲、乙两处中,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处,在采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瓦斯爆炸
的是 处;如果在丙处地层中发现三叶
虫化石,则该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正确答案
1.D
2.断层 冲积扇 山地河流流出山口
3.⑤ 小
4.↖
5.乙 甲 古生代
略
读“三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 B C 。
(2)图中箭头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① 作用,② 作用,③ 作用。
(3)图中数字④所代表的物质是 。
(4)从岩浆到形成 ,又到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即是 的过程。
正确答案
⑴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⑵变质 变质 外力 ⑶岩浆 ⑷)各种岩石 新岩浆 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由于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所以指向它的箭头只有一个,这是判断的关键。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中A为______斜,B为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和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
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处;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等地质灾害。
正确答案
(1)褶皱;背;向
(2)流水;侵蚀
(3)①;②;②;③
(4)B;A
(5)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在短时间内不会给我国带来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图中的山脉是________,属于山地类型中的________山,板块a为________板块,板块b为________板块。
(2)根据上图,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喜马拉雅山;褶皱;印度洋;亚欧
(2)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运动。
(3)在地质上有岩层的弯曲隆起、断裂、上升或下沉、造山运动等多方面影响,对于生活更为直接的则是地震活动的增加。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图甲为美国五大湖区,是美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区,图乙地区为图甲中的一部分。
材料二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下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描述图乙地区的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图甲中80度经线附近的无霜期等值线向南弯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指出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图示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胡佛水坝,试分析修建胡佛水坝遇到的困难及建成后发挥的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2)该处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高,无霜期短。
(3)沉积岩,峡谷地貌的形成复杂: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
(4)困难: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②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③交通不便,修筑难度大(答二点即可)。
功能:发电、灌溉、旅游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该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环流,A、D分别代表地球表面
不同纬度的地带,那么图中A处为______________气压带、丁表示________(风带)。A、B、C、D四
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该图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如果A为陆地,D为海洋,那么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
(冬、夏)季,此时我国大陆盛行____________风,圣地亚哥(33°26′S,70°04′W)附近海域盐
度_________(增高、降低),北太平洋上增强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
(3)假如该图为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为海洋,D为陆地,那么:乙代表__________(环节),丙
代表__________(环节)。
(4)假如该图为大洋环流一部分,分析:该图表示海域在__________(南、北)半球。 若该图表示的
是太平洋,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的主要是____________(填洋流名称),按照洋流形成分:乙
为________流,丙为________流。如果图示所在洋流流经区域附近存在一个世界级大渔场,渔场名字
叫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渔场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汇,引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丰富。
(5)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内、外力作用),且C为岩浆,属于
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石灰岩变成大理岩主要是___________(甲、乙、丙、丁)作用,
图中表示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作用过程是____________(甲、乙、丙、丁)。
正确答案
(1)副极地低;盛行西风带(西风带);DABC
(2)夏;东南;降低;夏威夷高压
(3)水气输送;大气降水
(4)北;加尼福利亚寒流;风海;补偿;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海水垂直运动,底部养分
上升;浮游植物繁生,鱼类饵料
(5)A;甲;丁
沂蒙72崮成为新地貌类型
以沂蒙72崮为代表的“崮”这种地理形态,近日被地质地貌专家们认定为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并命名为“岱崮地貌”。“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崮”。“崮”的顶部平坦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岱崮地貌”成为我国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的新的岩石地貌类型。如图。
据了解,“崮”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较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数量多,造型美,分布密集,在我国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见。“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独特的形态。
“岱崮地貌”蕴藏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岱崮地貌”是经亿万年地质演化而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探究1:“崮”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形成“崮”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探究1:“崮”的顶部是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而石灰岩是沉积岩,这说明在古生代的寒武纪,这里还是地势很低的海洋,在当时的海洋中,存在着沉积作用,后来,地壳的抬升,使沂蒙山区抬升为陆地,并且地势不断抬高,最终成为山区。在被抬升为陆地以后,就开始经受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又由于该地区的各层岩层的硬度不同,这使硬度较大的灰岩被保留下来,形成了“崮”。
探究2:在最初的海底沉积时,属外力作用,由海底抬升为陆地的过程,是内力作用在起主导作用,当抬升结束后,又表现出外力作用的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个阶段,都有外力和内力作用在共同起着作用。只是不同的阶段表现的结果不同。
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岩石A与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________岩。
(4)A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层A、B的形成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沉积;具有层理构造
(2)图略(C位于地壳上部,D位于岩浆喷出地表处);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
(3)变质
(4)A是沉积岩,沉积岩的岩层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一层层堆积而成,岩层中常能找到已经成为化石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5)A形成年代早,B形成年代晚
读岩石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在A、B、C三类岩石中,各举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3)在A、B、C三大类岩石中,可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_。
(4)图中字母所表示过程的含义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喷出岩
(2)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花岗岩(玄武岩等)
(3)B
(4)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
有化石的岩石代号________。
(2)回答地壳物质循环过程: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3)图中有两个箭头旁没有标出字母,请根据题意将字母标出。
(4)在图中补充两个箭头并标出相应字母,使该图更准确、完整。
(5)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学习完该部分内容后,计划进行一次考查活
动,调查当地岩石圈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若你是该小组的组长,请拟定活动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变质岩(沉积岩);b
(2)冷却凝固;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外力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3)(4)(5)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构成了岩石的转化,其中属于岩浆岩的是______(字母),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字
母),属于变质岩的是_______(字母)。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构成了水循环类型的
[ ]
A、陆地循环
B、海洋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其中表示蒸发环节的是_______(数字),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__________(数字), 表示地表
径流环节的是____________(数字),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_(数字)。
(3)从地质构造看,甲处属于____________,乙处属于___________。
(4)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如果该地区的甲、
乙、丙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_____________地。
正确答案
(1)A;B;C
(2)C;①;②;④;④
(3)向斜;断层
(4)丙;丙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__, 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⑤⑦⑧;①④;②③
(2)岩浆岩;沉积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