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共2665题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分析回答(1~5表示岩层由老到新)(10分)
(1)从地质构造分析:A处是 ,B处是 。
(2)从地形形态看:A处是: ,B处是 。
(3)从地壳运动的类型分析,A、B两处是地壳的 运动形成的,C、D两处是地壳的 运动形成的。
(4)与C地质构造相同的我国著名地形区是 、 ,与D地质构造相同的我国两座名山是 、 。
正确答案
(1)背斜 向斜
(2)谷地 山岭
(3)水平移动 垂直运动
(4)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泰山 华山 (庐山)
试题分析:
(1)地质构造的判断可以根据岩层的弯曲,也可以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为背斜,反之为向斜,所以A为背斜,B为向斜。
(2)地表形态的判读应根据地表的起伏,A处为谷地,B处为山岭。
(3)A、B两处为褶皱,以水平运动为主;C、D两处为断层,垂直运动为主。
(4)C属于断层下沉的一侧,常形成谷地、平原,如渭河谷地、汾河平原;D位于断层上升的一侧,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泰山、华山、庐山等。
点评:回答本题需看清题意,分清概念,地质构造的种类有背斜、向斜、断层,而地表形态的种类主要有山岭、谷地等,需要掌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对应关系。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地质构造是 ,该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
(2)B处的地质构造是 ,其地表形态是 。
(3)C处地质构造是 ,判断依据是 。该处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
(4)A、B、C三处,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 处为好,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 处,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处。
正确答案
(1)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向斜;谷地
(3)断层;岩层断裂并发生错位;断层面附近岩层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4)A;A;B
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 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如何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判断甲的地质构造________________。(3分)
(2) 图中,丁处构造地貌上是 ,原因是 ;甲处构造地貌上是 ,原因是 。(6分)
(3) 图中所示的甲丁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 运动造成的,两大板块做该方向碰撞挤压运动时形成的边界为 边界。(2分)
(4) 图中甲乙丁三处,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地,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如果想找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应选择在 处。(3分)
(5) 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2分)
(6)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环节。(2分)
正确答案
(1)向斜(1分);断层(1分);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1分)
(2)背斜谷(或者谷地1分);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性比较疏松(或者岩石比较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2分);向斜山(或者山岭或者山地1分);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石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2分)。
(3)水平挤压(或者水平1分);消亡(1分)。
(4)甲(1分);丁(1分);乙(1分)。
(5)冲积扇(1分);流水堆积(或者流水沉积1分)。
(6)海陆间循环(1分);④(1分)。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综合分析。
(1)考查地质构造,根据甲乙两侧岩层的弯曲: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表示向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上凸,表示背斜。向斜构造的岩层新老关系分布可画图判断;
(2)丁处地表向下凹,表示谷地。背斜成谷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的结果。甲处地表中间高,两边低,表示山岭,向斜成山主要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
(3)背斜和向斜均是内力作用—水平挤压的结果。碰撞而形成消亡边界。
(4)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线附近可能有泉水出露。
(5)丙处位于山麓地带,流速变化大,故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山麓冲积扇。
(6)位于海洋和陆地的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环节,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在地形上,B表现为 ,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_____ 处地貌(填字母)。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的______处;若从地质构造考虑,除地形等因素外,最理想的水库大坝选址应在A、B、C中的_____处。
(5)读图,回答:
l 地质学家在该地区由甲至乙地表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_______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l 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________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正确答案
(1)背斜 断层
(2)山地(或者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抗侵蚀力强,保留形成山岭 , 同时是上升岩块,形成山地
(3)D
(4)A B
(5)B B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分析,A地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C处岩层发生断裂、错位,故判断为断层。(2)从地形上看,B处中间高两边低,故判断为山岭;其成因应从外力作用使“向斜成山”的原理分析。(3)我国的汾河谷地属于地堑构造,故与图示的D处一致。(4)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且考虑岩石坚硬,而图示B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故适宜建水库。(5)根据沉积岩岩层分布特征:从上而下岩石年龄由新到老;故判断由甲至乙地表一线岩石年龄由新到老到新。由于水、油、气三者的密度从小到大为气、油、水,故密度大的分布于底部,密度小的分布于上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根据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质构造在地质实践中的应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可分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甲河流主要靠 补给,乙河流主要靠__________补给。
(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乙处发育成河,主要是因为岩石破碎、易受___。
(3)甲、乙两条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径流量变化较大的是_____。
正确答案
(1)降水 地下水
(2)断层 侵蚀
(3)甲 甲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甲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丰富,故河流主要以降水补给,而乙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但位于断层附近,地下水资源丰富。(2)图示乙地的岩层发生断裂,并错位,故判断为断层构造。断层附近岩石破坏,受外力侵蚀作用强,故容易发育成河谷。(3)根据图示河流的流量和流速的差异判断,甲处的河流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故含沙量较大,而乙河流受地下水补给为主,补给量较为稳定。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形对降水量丰富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准确判断和河流的流速、流量对含沙量的影响等内容即可判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1分)。分析图中③处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并简述由此体现出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被严重破坏。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4分)
(3)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判断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环节:地表径流(1分) 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2分)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2分)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2分) 地理意义:塑造地表形态(1分)
(2)对水文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加(2分);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2分)
(3)甲处(2分)原因:位于向斜的槽部(1分)(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1分)或位于向斜地下水丰富。(2分)
试题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图中环节为地表径流。图中③处位于山前冲积扇,主要是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而成。地表径流的地理意义:塑造地表形态,上游主要是流水侵蚀,下游主要为流水沉积。
河流水文特征①水位②流量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⑥水能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⑧径流量变化。森林也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如果河流上游的森林被破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3)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是很好的储水构造,加上附近有断层,利于雨水的下渗、汇集,所以透水事故发生在甲处。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丁 .
(2)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地找到地下水。
(3)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若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1)背斜 向斜 断层 (3分) (2)甲 乙 (2分)
(3)不合适 断层处,岩石破碎,不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2分)
试题分析:(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陷,故判断为向斜;而丁处岩层断裂并错位,故判断为断层。(2)背斜储油,向斜储水。(3)丁处为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建水库容易漏水,且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故不合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并结合不同的地质构造对地质实践的影响分布,注意调用课本基础知识。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 ;乙 ;AB 。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3)该地上覆岩层是 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状况是 。
(4)如果寻找油气,要在 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 中找。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 ,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背斜 向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3)沉积 下降 (4)甲(背斜) 乙(向斜) (5)甲地 背斜为天然拱形,比较坚固;并且不易积水
试题分析:(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AB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2)背斜顶部的缺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3)上覆岩层为沉积作用的结果。沉积作用一般在地势较低处,故判断为地壳的下沉运动。(4)背斜储油,向斜储水。(5)背斜的拱形弯曲能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能引导地下水向两边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岩层的变形与变位信息,结合不同的地质作用成因和不同地质构造在实践中的应用即可分析。
该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M处的地质构造是 ,此处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
(2)N处岩石主要是由 (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其影响下,附近的岩石可能转变为 岩。
(3)有人提议在P处河流上修建水库,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 。
正确答案
(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
(2)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变质岩
(3)不合理 地下有大断层,会造成水库的蓄水渗漏。
试题分析:(1)图示M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向斜成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2)图示N处岩浆侵入,故判断为冷凝作用形成的侵入岩,附近的岩石受岩浆活动时的高温高压条件,可能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变质岩。(3)图示P附近为断层,从地质灾害和岩层断裂,容易漏水分析不利于水库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的岩层弯曲和断裂判断地质构造,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与影响。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是:B ,C 。
(2)在地貌上A称为 ,其成因是
。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 处,理由是:
① ;
② 。
正确答案
(1) 向斜 断层(2分)
(2) 山谷(1分) 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2分)
(3) A (1分)①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隧道安全稳定;②背斜岩层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隧道内积水(4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分布特征判断,B是 向斜,C是 断层。
(2)从地貌看,A是山谷。 根据地质构造分析,A位于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3) 隧道应建在背斜处,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隧道安全稳定。背斜岩层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隧道内积水。所以建在 A 处。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_地。
小题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地壳水平挤压运动
小题1:向斜;断层;背斜
小题1:丙
小题1:A、D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水循环。岩层弯曲是受内力作用的结果。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或岩层的变位,判断甲表示向斜(中间岩层向下凹);乙表示断层(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错位);丙表示背斜(中间岩层向上凸)。
下图是“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属于断层的是 和 。(填字母)
(2)该地区,背斜处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向斜在地貌上是 __ _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 。
(3)A处的地层与两侧地层之间的相对运动,A是 (上升或下降);若在
C处钻井,最有可能找到 (油气、地下水)。
正确答案
(1)D , C , A , B (4分)
(2)山谷 ,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受外力侵蚀成谷地 ,
山地 ,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易堆积成山地 (6分)
(3)上升 , 地下水 (2分)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1)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中间岩层向下凹为向斜。。断层则表示两边岩层发生断裂并错位。
(2)图示背斜处形成谷地;向斜处形成山岭。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3)图示反映A处岩层较两边高,故说明A处为岩层上升。利用背斜储油,向斜储水的原理判断。
读下左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图中从地质构造看A为 构造,理由是 ,
B为 构造,理由是 。
⑵.从地形看A处在地形上是 ,原因是 。
B处在地形上是 ,原因是 。
⑶.若找地下水或石油应分别在A.B两地中的 的地下可能寻找到。
正确答案
⑴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⑵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紧实,不易被外力侵蚀。
⑶B、A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1)根据岩层的弯曲,A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表示背斜;B处中间岩层向下凹,表示向斜。(2)根据地表的起伏状况。A处中间低,两边高,为谷地。形成原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而成谷。B处地表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山岭,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
(3)背斜储油,向斜储水。
(11分)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乙、丙、丁三地的地质构造类型:(3分)
乙 ,丙 丁 。
(2)丙地的地貌是 ,分析其成因。(3分)
(3)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单项选择填空)(2分)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
简述你的理由。(3分)
正确答案
(1)背斜,向斜,断层(3分)
(2)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风化侵蚀。(3分)
(3)A (2分)
(4)不合适。(1分) 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岩层的形态判断,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丙处岩层向下凹,属于向斜构造,丁处岩层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 ,是断层构造。
(2)读图,从地貌形态来看,丙处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风化侵蚀。最终形成山岭,
(3)a处是背斜构造,是储油、储气构造,易发生瓦斯爆炸、或井喷事故,不会有透水事故。b位于向斜,储水构造,容易发生透水事故,不会发生井喷事故、瓦斯爆炸事故。所以A对 。B、C、D错。
(4)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或引发岩层错动,引起工程事故,工程难度大。所以不合适。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简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板块边界类型:甲 边界。
(2)写出板块名称: A C E
(3)红海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填字母)
(4)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为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正确答案
(1)生长(2)亚欧 美洲 印度洋 (3)D E (4)A B
试题分析:(1)图示甲类板块边界为板块张裂而形成的板块生长边界。(2)结合图示的海陆分布判断,A处为亚欧板块;C处为美洲板块;E处为印度洋板块。(3)红海位于阿拉伯半岛与非洲之间,故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4)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故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和板块边界的类型和板块的运动等基本内容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