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49年以来,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中苏签约后,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图1反映了我国针对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了哪一个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两国一致同意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它是谁首先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反映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历史,这次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4中,“把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两人握手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5表明一个互信互利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诞生了,这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这个组织名称叫什么?性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针:“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

(3)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或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尼克松。中美关系正常化(或缓和)。

(5)上海合作组织。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策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减。”“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

(1)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会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主要的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出发点: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促进了国际形势走向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结束,国际上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3)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与东盟的关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是怎样的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孤立及封锁中国的敌视政策。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政策:美国从敌视中国的政策转变为承认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活动,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健康发展;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价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征:对抗。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

(2)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国际形势特点: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

(4)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增加互信,促进交流和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2002年6月)

(1)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巨大的分歧”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种重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观点:新中国在外交上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和日内瓦会议。

(2)分歧: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因素:苏联威胁;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变化: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在图一、图二的外交活动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外交活动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外交实践?从中国角度看,其共同背景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一:提议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重要内容,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图二: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2)外交实践:图一反映了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围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图二反映了中国积极地推进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共同背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国内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