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创外交新局面
- 共1125题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 ]
正确答案
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政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
②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③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依据国家实力变化进行调整的
[ ]
正确答案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
正确答案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越顶外交”一词出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越顶外交”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正确答案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正确答案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中角荣偕太平正芳外相和二阶堂进官房长官等来中国访问。四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政府联合声明》签订,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两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中日外交在1972年取得如此重大成果的主要背景是
[ ]
正确答案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在上海发表演说时说:“……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历史上,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主要在于
[ ]
正确答案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正确答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