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正确答案

D

解析

A、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利用其漂白性,错误;B、NH4HCO3用作氮肥是因为其中含有氮元素,易被农作物吸收,错误;C、Fe2(SO4)3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错误;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解题思路

Al2O3和MgO的熔点高,均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易错点

主要是A项,不能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多样性。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氮及其化合物在科技、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3.已知:N2(g)+2O2(g)=2NO2(g)   △H=-67. 7 kJ·mol-1

N2H4(g)+O2(g)=N2(g)+2H2O(g)   △H=-534.0 kJ·mol-1

2NO2(g) N2O4(g)   △H=-52.7 kJ·mol-1                                                           火箭常用 N2O4 作氧化剂,肼(N2H4)作燃料,请写出气态肼在气态N2O4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氮的氧化物间的平衡转化如下图所示:A是恒温恒容的容器,B是耐腐蚀、易导热、容积可变的密闭透明气囊。关闭 K2,将各 1 mol NO2通过 K1、K3 分别充入 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可用于判断B中可逆反应2NO2(g)  N2O4(g) 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写出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器 A 中到达平衡所需时间3s,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 0.8 倍,则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2O4)=____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的值K=____________。

若此时打开K2,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缩至0.3a 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__________L。

若原平衡后在A容器中再充入 0.6 mol N2O4 ,则重新到达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中 NO2的体积分数(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______。

25.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使用新型电极材料,可制造出一种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实现氮固定的新型燃料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该燃料电池的负极为(填“a”或“b”) ________。

②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N2H4(g)+N2O4(g)=3N2(g)+4H2O(g)   △H=-947.6 kJ·mol-1

解析

②×2-(①+③),整理可得:2N2H4(g)+N2O4(g)=3N2(g)+4H2O(g)  △H= - 947.6kJ/mol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盖斯定律的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及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解题思路

②×2-(①+③)

易错点

K=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B的体积不再减小或气体颜色不再变浅(或不再变化)

② [1/(15a)]mol/(L·s)     5a/9   0.65a       变小

解析

      ①由于B是耐腐蚀、易导热、容积可变的密闭透明气囊,若可逆反应2NO2(g) N2O4(g)已经达到平衡,则气囊的体积不变,反应混合物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②容器A中到达平衡所需时间3s,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0.8倍,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0.8倍,此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8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NO2(g) N2O4(g)可知:每有2mol NO2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1mol,反应产生N2O4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2O4)=(1mol-0.8mol)÷aL÷3s=[1/(15a)]mol/(L·s);平衡常数的值K=5a/9;打开K2,则相当于是在等温等压时的平衡,因此平衡时等效的.由于此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B中的二倍,所以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aL+0.3aL)÷2=0.65aL;若原平衡后在A容器中再充入0.6mol N2O4,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再充入0.6mol N2O4,使体系的压强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则重新到达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变小。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盖斯定律的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及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解题思路

①可逆反应2NO2(g) N2O4(g)已经达到平衡,体积不变,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②平衡常数的值K=

易错点

K=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b    ② N2+8H++6e═2NH4+

解析

①在该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H2的电极是负极,所以该燃料电池的负极为b;通入N2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N2+8H++6e-=2NH4+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盖斯定律的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及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解题思路

①H2是负极;通入N2为正极。

易错点

K=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5.(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1

B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2

C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3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到BaCl2溶液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SO2+H2O+2NH3=(NH4)2SO3     (NH4)2SO3+BaCl2=BaSO3↓+2NH4Cl

SO3+H2O+2NH3 =(NH4)2SO4       (NH4)2SO4+BaCl2=BaSO4↓+2NH4Cl

依据反应定量关系,结合分解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可知,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铵,1mol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消耗氨气2mol,则4mol氨水和2mol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所以得到的沉淀为1mol硫酸钡,2mol亚硫酸钡,剩余二氧化硫和亚硫酸钡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钡,最后得到沉淀为1mol硫酸钡,1mol亚硫酸钡。

故选A。

考查方向

物质反应的定量计算及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反应生成的产物量和性质分析,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三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亚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所以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关键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分析判断,最后得到沉淀为1mol硫酸钡,1mol亚硫酸钡。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的定量计算及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关键是分析反应过程反应判断沉淀生成的实质,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干燥管中的白色粉末先变成天蓝色说明有水产生,后又变成深蓝色,说明有氨气产生; 

B.硝B.由于硝酸可以将SO32-氧化为SO42-;以及与BaCl2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所以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还可能含有SO32-或者还可能含有Ag+,故B错误; 

C.CuS不溶于硫酸,所以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溶液的蓝色褪去,生成了黑色CuS沉淀,但是不能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所以C错误; 

D.向2ml0.1mol/LAgNO3溶液中先滴了几滴0.1mol/L的NaCl溶液,由于NaCl用量不足,所以在这个反应过程中Ag+没有消耗完,所以再滴入几滴0.1mol/L的NaI溶液时,剩余的Ag+可以与I-发生反应所以不能说明溶度积KSp(AgCl)>KSp(AgI),D错误;

考查方向

通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

解题思路

A.干燥管中的白色粉末先变成天蓝色说明有水产生,继续加热后又变成深蓝色,说明有氨气产生,所以可以说明加热温度较低时摩尔盐分解产生水蒸气,温度稍高时分解产物中有氨气,A正确; 

B.硝酸可以将SO32-氧化为SO42-;以及与BaCl2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 

C.CuS不溶于硫酸,所以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溶液的蓝色褪去,生成黑色CuS沉淀; 

D.向2ml0.1mol/LAgNO3溶液中先滴了几滴0.1mol/L的NaCl溶液,由于NaCl用量不足,所以在这个反应过程中Ag+没有消耗完,所以再滴入几滴0.1mol/L的NaI溶液时,剩余的Ag+可以与I-发生反应;

易错点

A.不了解无水硫酸铜变成深蓝色的反应原理; 

B.忽略硝酸可以将SO32-氧化为SO42-;以及与BaCl2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

C.不了解CuS不溶于硫酸; 

D.忽略量的关系致错。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含0.800 mol NH3的水溶液质量为54.0 g,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至反应完全,过滤,得到滤液31.2g,则NH4HCO3的产率为____%。

(3)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粗盐溶解;

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

③______;

④加入盐酸调pH;

⑤加入______;

⑥过滤;

⑦灼烧,冷却,称重。

(4)上述步骤②中所加入的试剂为__、__。

(5)上述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__。

(6)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写离子方程式);

若无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

正确答案

(1)(NH4)2CO3 ;  

(2) 92%;    

(3)过滤、碳酸氢铵  

(4)氢氧化钠、碳酸钠 ; 

(5)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6) HCO3-+OH-→CO32-+H2O、NH4++OH-→NH3+H2O   需先煮沸,然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解析

(1)将CO2通入氨水中首先生成(NH4)2CO3晶体析出,随CO2不断通入,(NH4)2CO3和CO2作用转化为NH4HCO3晶体,最终析出NH4HCO3晶体。

(2)该氨水完全反应需通入0.8molCO2,过滤得到m(NH4HCO3)=54.0g+0.8mol×44g·mol-1-31.2g=58g,理论上应得到m(NH4HCO3)=0.8mol×79g·mol-1=63.2g,故实验NH4HCO3的产率为:58g/63.2g=92%。

(3)粗盐提纯步骤应是向粗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过滤(除去沉淀),然后加入盐酸,调PH(除去前面加入沉淀剂引入的OH-与CO32-),此时溶液为纯净的NaC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即可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然后过滤、洗涤得到纯净NaHCO3,将NaHCO3加热得到Na2CO3

(4)步骤2中加入沉淀剂为NaOH(用来除去Mg2+)、碳酸钠(用来除去Ca2+)。

(6)因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NaOH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有:HCO3-+OH-=CO32-+H2O与NH4++OH-=NH3·H2O,若NaOH量不足,则两反应存在先后次序问题,故实验中若产生沉淀,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CO32-,证明先发生HCO3-+OH-=CO32-+H2O,否则先发生NH4++OH-=NH3·H2O。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将反应 4(NH4)2SO4→ N2↑+6NH3↑+3SO2↑+SO3↑+7H2O 的产物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沉淀生成

B肯定没有BaSO3生成

C得到的沉淀是纯净物

D得到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组成的混合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铵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9.(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 (NH42SO4在2600C和4000C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ol/L盐酸7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0C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去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0mol/L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 盛装0.2000mol/LNaOH溶液                

b. 用0.2000mol/LNaOH溶液润洗

c. 读数、记录        

d. 查漏、清洗   

e. 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3)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与4000C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4)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

(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6)(NH42SO4在4000C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圆底烧瓶

(2)dbaec

(3)0.03

(4)取少量装置D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放出无色刺激性气体

(5)NH3或氨气

(6)3(NH4)2SO44NH3↑+ N2↑+3SO2↑ + 6H2O↑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铵盐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下一知识点 : 氧族与碳族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卤族与氮族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