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15岁。突发心窝处阵发性钻顶样疼痛6小时,疼痛时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痛止时又平息如常。体检:剑突偏右方可有深在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简单安全的方法是

AB型超声检查

B右上腹X线平片

C测定血清淀粉酶

D十二指肠引流检查

EERCP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患者部位及疼痛方式可能是胆道蛔虫病,超声检查可有效帮助确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9岁。突发剑突下剧烈绞痛lh,疼痛呈钻顶样,辗转不安。查体:腹肌柔软,右上腹部轻微压痛。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胆总管结石

C胆道蛔虫病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胃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正常人。剧烈的腹部绞痛与腹部体征轻微的不相称是本病的特点和诊断要点。因此,患者应首先考虑为胆道蛔虫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5岁,农民,发热伴发冷、头痛、 全身痛、乏力4天,咳嗽、血痰及咯血1天于8月25日来诊。当地正值洪水灾害,有数十人发病,查体T39℃,神志清,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败血症

C钩端螺旋体病

D大叶性肺炎

E流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当地正值洪水灾害,且伴有发热,头痛,全身痛,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大,故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8岁,突发高热,39度,伴寒战。自述头痛、乏力、全身酸痛。查体可见眼结膜充血,双侧腓肠肌压痛,腹股沟、腋窝淋巴结肿大。当地正流行“钩端螺旋体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肺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流行性出血热

E败血症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符合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和早期临床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钩端螺旋体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全身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

B小血管及血管用围炎,细胞浸润

C肺毛细血管出血

D急性肾功能不全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正确答案

A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探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接触带菌的野生动物和家畜,钩体通过暴露部位的皮肤进入人体而获得感染的人畜共患病。鼠类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因个体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者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中期可伴有肺弥漫性出血,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晚期多数病人恢复,少数病人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肺弥漫性出血、肝、 肾功能衰竭常为致死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发现皮肤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査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种大,肝肋下1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 WBC15.4ⅹ109/L,N80% ,L20% ,尿检:尿蛋白(+ ),颗粒管型,WBC8-15/HP, RBC20-30/HP,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伤寒溶血尿毒综合征

D疟疾黑尿病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

E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表现有(1)发热,常为弛张热,(2)头痛较为突出,(3)全身乏力,(4)眼结膜充血,(5)腓肠肌压痛,(6)全身淋巴结肿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发现皮肤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査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种大,肝肋下1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 WBC15.4ⅹ109/L,N80% ,L20% ,尿检:尿蛋白(+ ),颗粒管型,WBC8-15/HP, RBC20-30/HP,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哪项检査最有诊断意义

A血常规

B尿常规

CX线

D凝集溶解试验

E肾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血常规中发现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钩端螺旋体病原治疗首选:

A头孢菌素

B链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E红霉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发现皮肤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査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种大,肝肋下1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 WBC15.4ⅹ109/L,N80% ,L20% ,尿检:尿 蛋白(+ ),颗粒管型,WBC8-15/HP, RBC20-30/HP,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哪种药物治疗为首选药物

A庆大霉素

B四环素

C新诺明

D青霉素

E头孢曲松

正确答案

D

解析

应早期选用抗生素消灭和抑制体内的病原体,首选青霉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有关胆道蛔虫症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呕吐蛔虫史

B疼痛呈间歇性发作

C伴恶心、呕吐

D发病12~24小时前出现较明显黄疸

E以上均错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胆道蛔虫症表现为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发作时患者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常人。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胆管炎症状,严重者表现为重症型胆管炎。因蛔虫所致胆管梗阻多不完全,故黄疸少见或较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治疗孕妇生殖道感染首选

A红霉素

B多西四坏

C青霉素

D氧氟沙星

E阿莫西林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是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非孕妇首选多西四环、氧氟沙星。孕妇首选红霉素,不耐受红霉素时可用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28岁,个体户,有冶游史1周,2天前自觉尿痛、尿频,尿道口出脓,查体:尿道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此时何种疾病可能性大

A梅毒

B生殖器疱疹

C天疱疹

D淋病

E艾滋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男性,潜伏期2 ~ 14日,通常以尿道轻度不适起病,数小时后出现尿痛和脓性分泌物。当病变扩展至后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检查可见脓性黄绿色尿道分泌物,尿道口红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引起我国雨水、洪水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钩体群是

A黄疸出血群

B波萨那群

C七日热群

D犬群

E秋季热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类型。其中波摩那群分布最广,是引起雨水型、洪水型的主要菌群;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是稻田型主要菌群,引起的临床表现最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 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发现皮肤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査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种大,肝肋下1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 WBC15.4ⅹ10^/L,N80% ,L20% ,尿检:尿 蛋白(+ ),颗粒管型,WBC8-15/HP, RBC20-30/HP,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确定诊断的指标是什么

A流行病学资料

B临床表现

C血培养

D便培养

E凝集溶解试验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临床表现早期(钩体血症期)多在起病后3天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1发热,多数病人起病急骤,伴畏寒及寒战。体温短期内可高达39℃左右。常见弛张热,有时也可稽留热,少数间歇热。2头痛较为突出,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或颈肌、腰背肌、大腿肌及胸腹肌等部位常见。3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较明显,有时行走困难,不能下床活动。4眼结膜充血,有两个特点,一是无分泌物,疼痛或畏光感;二是充血持续,在退热后仍持续存在。5腓肠肌压痛,双侧偶也可单侧,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拒按。6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多见于腹股沟,腋窝淋巴结。多为黄豆或蚕豆大小,压痛,但无充血发炎,亦不化脓。抗菌治疗为了消灭和抑制体内的病原体,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治疗过晚,脏器功能受到损害,治疗作用就会减低。青霉素应早期使用,有提前退热,缩短病期,防止和减轻黄疸和出血的功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钩端螺旋体病治疗首选

A链霉素

B青霉素

C氯霉素

D环丙沙星

E四环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青霉素。

下一知识点 : 代谢、内分泌系统
百度题库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