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3岁。3天前自非洲回北京,回京后开始发冷、寒战,既之高热,持续3小时后出汗、热退,每两天发热1次,血涂片见疟原虫滋养体。应选择的治疗方案是

A氯喹加伯氨喹

B磺胺加乙胺嘧啶

C奎宁加伯氨喹

D乙胺嘧啶加伯氨喹

E青蒿素加氯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抗疟药治疗原则。抗疟药根据其作用环节分为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的药物和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两大类,抗疟治疗应分别应用这两类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6岁,民工。近4天来发热、头晕、头痛、食欲减退。体检皮肤有少量散在淡红色斑丘疹,脾于侧位肋下1cm。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本例的诊断为

A伤寒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感冒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猩红热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综合该患者的症状体征,尤其是外斐反应OX19仅用于诊断斑疹伤寒(地方性或流行性),强调民工,因卫生居住条件差、可能有虱子或蚤作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发热、头晕、头痛与脾大对本病诊断也有帮助。伤寒应做肥达反应。该患者临床表现与出血热不符,皮疹与猩红热弥漫潮红不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中,临床上最简便的是

A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B血或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CPCR测定血中疟原虫DNA.

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E外周血液检查是否存在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

B

解析

传染病的确诊依据常依靠病原学的诊断(形态或分离培养),而疟原虫的形态检测即是确诊依据。因而其他血清学检测及BRC检测疟原虫的DNA均只具辅助诊断价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防止疟疾复发的药物是

A吡喹酮

B氯喹

C乙胺嘧啶

D伯氨喹

E奎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控制疟疾发作首选氯喹,防止疟疾复发和传播首选伯氨喹,预防疟疾发作首选乙胺嘧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25岁,5天前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伴头痛,自服退热药后热退出汗,2日后再次寒战、高热,持续数小时,出汗后退热,乏力,精神差。1周前由云南到北京旅游,实验室检查,血WBC 6.5X109/L。L 0.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感冒

C钩端螺旋体病

D败血症

E疟疾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病前到过疟疾流行区(南方),突发寒战、高热、大汗,2天后再次高热,应诊断为三日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临床上用于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为

A血和骨髓涂片检查

B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

C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外周血检查大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

A

解析

疟原虫检查(1)血液涂片(薄片与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2)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控制普通型疟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吡喹酮

B氯喹

C乙胺嘧啶

D伯氨喹

E奎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控制疟疾发作首选氯喹,防止疟疾复发和传播首选伯氨喹,预防疟疾发作首选乙胺嘧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6岁。家住沈阳,于12月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10天。体检:脾肋下1cm,余未见异常,末梢血化验:WBC5.0×109/L,N0.68,L0.32,Hb100g/L,血培养(一),患者同年8月曾去海南旅游半个月。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伤寒

B疟疾

C败血症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规律性发作为疟疾典型表现,且患者有在疟疾流行地区的旅游史。血培养(-)可排除C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控制间日疟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吡喹酮

B氯喹

C乙胺嘧啶

D伯氨喹

E奎宁

正确答案

B

解析

间日疟是疟疾的一种类型,为间日疟原虫所引起,其特点为每隔48小时反复发作一次,主要表现为先冷后热,出汗后恢复正常,两次发作期间表现正常,首选伯氨喹治疗。防止疟疾发作首选氯喹。伯氨喹主要对间日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和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的最有效的药物。氯喹是控制疟疾发作的首选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防止疟疾复发的药物是

A吡喹酮

B氯喹

C乙胺嘧啶

D伯氨喹

E奎宁

正确答案

D

解析

间日疟是疟疾的一种类型,为间日疟原虫所引起,其特点为每隔48小时反复发作一次,主要表现为先冷后热,出汗后恢复正常,两次发作期间表现正常,首选伯氨喹治疗。防止疟疾发作首选氯喹。伯氨喹主要对间日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和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的最有效的药物。氯喹是控制疟疾发作的首选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8岁。于7月份突然出现寒战、发冷、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 一次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

A奎宁

B乙胺嘧啶

C甲氟喹

D青蒿素

E伯氨喹啉

正确答案

E

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为间日疟,患者已服用氯喹。伯氨喹主要用于间日疟及卵形疟控制复发。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发热的类型正确的是

A间日虐每日发热

B三日虐隔日发热

C卵形虐隔日发热

D伤寒呈波浪状热

E布氏杆菌病呈回归热

正确答案

C

解析

间日虐和卵形虐多为隔日热,三日虐为隔两天一次发热,伤寒呈稽留热,布氏杆菌病为波状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主要用于防止间日疟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

A氯喹

B奎宁

C青蒿素

D伯氨喹

E甲氟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记忆题。临床常用伯氨喹防治疟疾复发和传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控制普通型疟疾发作多选用的药物是

A乙胺嘧啶

B氯喹

C奎宁

D哌喹

E伯胺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控制普通型疟疾发作多选用氯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进入疟区时,作为病因性预防的常规用药是

A伯氨喹

B氯喹

C乙胺嘧啶

D磺胺

E奎宁

正确答案

C

解析

乙胺嘧啶能杀灭红细胞外期的子孢子,发挥病因性预防作用。

下一知识点 : 代谢、内分泌系统
百度题库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