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原因

A过敏性

B失血浆性

C出血性

D感染性

E心源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主要是因免疫反应直接损害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扩张、变性、脆性和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管容量骤减所致。临床表现心率加快,肢端发凉,尿量减少,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呼吸短促,出血加重。常因心肾衰竭造成死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女,7岁,昨日开始发热,咽痛,腹痛,口服速效感冒胶囊,热退,今晨又发热。查体:颜面潮红,口周苍白,咽部充血,双扁桃腺肿大,躯干皮肤见红色细小丘疹,压之褪色,心肺正常。诊断最可能为

A麻疹

B风疹

C.药疹

D肠道病毒感染

E猩红热

正确答案

E

解析

猩红热为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咽痛、头痛、腹痛,咽部充血,双扁桃腺肿大;皮疹于发病24小时迅速出现,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 伴有痒感。部分患者面部潮红无皮疹,口唇周围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病程初期可见“草莓舌”“杨梅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0岁。因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4天,少尿半天,于1月10日来诊,家中卫生条件差,有鼠。查体:T 39.5℃,P 120 次/分,BP 80/50mmHg,神智清晰,腋下皮肤散在出血点,面颈部充血,眼脸水肿,颈无抵抗Kenig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21×109,N0.7,异型淋巴细胞0.15,Hb160g/L,尿蛋白 (+ + +),镜检有红细胞及管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感冒

D败血症

E肾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

E

解析

鼠是最重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肾功能损害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31岁,12月末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查体: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可见点状出血,化验:白细胞15ⅹ109/L,中性粒 72%,淋巴细胞20%,异淋8%,尿蛋白(+ + +), 已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上述情况中哪项在诊断上最重要

A流行病

B症状

C体征

D实验室检查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诊断。重要在早期诊断,除了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外,一般检査具有重要意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5岁。发热4天于1月20 日来诊。体温波动于39℃~40℃,伴发冷、乏力、全身不适,服感冒药无效,居住地有鼠,查体:T36℃,P120次/分,BP70/50mmHg。急性病容,精神萎靡,皮肤充血,面部水肿,腋下有出血点,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检查:血WBC20×109/L,N 0.6,0.24,异型L 0.16,PLt 80×109/L。尿常规:尿蛋白:(+++),镜检有少数红细胞。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斑疹伤寒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上呼吸道感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居住地有鼠,有发热、皮肤充血、腋下出血点,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尿蛋白血小板减低进一步证实。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3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该患者的诊断可能为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斑疹伤寒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败血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为青壮年农民,有秋冬发病,面红,腋下出血点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尿蛋白,血小板减低进一步证实本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31岁,12月末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查体: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可见点状出血,化验:白细胞15ⅹ109/L,中性粒 72%,淋巴细胞20%,异淋8%,尿蛋白(+ + +), 已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诸项中哪项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征性改变

A病程长短

B热退后症状加重

C血尿的情况

D贫血程度

E颅内压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热退后症状加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征性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31岁,12月末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查体: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可见点状出血,化验:白细胞15ⅹ109/L,中性粒 72%,淋巴细胞20%,异淋8%,尿蛋白(+ + +), 已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如果分期此时哪项应为分期更准确

A发热期

B休克期

C发热末期

D少尿初期

E移行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点:短期发热,休克,出血,肾脏损害。基本病变: 全身性广泛小血管中毒性损伤。有无高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烦渴、恶心、呕吐及神志迟钝等症状,有无典型的五期过程(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御措施是

A灭虱

B灭鼠

C灭婢

D灭蚤

E灭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和传染源主要为小型啮齿动物,如姬鼠属、大鼠属、田鼠属、仓鼠属 和小鼠属,因此防御措施是灭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48岁。发热6天,头痛、乏力4天,尿少1天于1月2日来诊。查体:T39℃,BP80/50mmHg,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眼睑水肿,腋下有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WBC19X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钩端螺旋伴病

E败血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潜伏期4-60日,平均5-21日。典型患者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及五期经过。轻型患者五期经过不明显,且有越期现象,重症患者的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三期间常有重叠现象,五期即1.发热期:主要表现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血管损伤和肾损害等表现,以头通、腰痛、眼眶痛(三痛)最为突出,颜面、颈及上胸部皮肤明显充血潮红(三红)重者呈酒醉貌,发病早期即可出现蛋白尿,尿量减少,肾区有叩击痛;2.低血压休克期:发生病程4-6日;3.少尿期:一般发生在病程5-8日,表现为少尿(24小时尿量<500ml)、无尿(<50ml),尿色加深,呈深褐色或红换色,甚至是血色;4.多尿期:发生在病程9-14日,由于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但肾小管冲吸收能力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尿量显著增加(24小时尿量>3000ml);5.恢复期:病程3-4周后,尿量逐渐恢复正常,精神、食欲逐渐好转,症状消失,体力恢复,一般恢复需1-3个月,重着可达数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呼吸衰竭

B惊厥或抽搐

C持续高热

D意识障碍

E肾衰竭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临床表现为高热,因神经细胞广发受累和脑实质的炎性损伤,可有嗜睡、昏迷,呼吸和循环衰竭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7 岁,农民。持续高热3天,尿少 1天。查体:意识清楚,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面部及前胸不明显充血,双腋下可见“鞭击样”出血点。实验室检查: 血 WBC18. 2 ×109/L, PLT60×109/L ,ALT140U/L,TBil 45µmol/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性黄疸型肝炎

D钩端螺旋体病

E败血症

正确答案

A

解析

尿少、尿蛋白(++)、双腋下出血点,提示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35 岁,农民。持续高热、头痛、腰痛、尿少 3 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面部及前胸部明显充血,双腋下可见“鞭击样”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 WBC14. 2 × 109/ L, PLT50 × 109/L, ALT 145µmol/L, 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流行乙型脑炎

E疟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是由 HFRS 病毒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症状体征:病史:有无高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烦渴、恶心、呕吐及神志迟钝等症状,有无典型的五期过程,(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体检:应注意血压,有无面、颈、上胸潮红(即“三红”)、酒醉面貌,有无球结膜红、咽红、舌红、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有无腋下、上腭、结膜及躯干小出血点、休克和意识障碍现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分期不包括

A少尿期

B多尿期

C发热期

D肾衰期

E低血压休克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20岁,农民。因高热伴腰痛4天,无尿2天,于11月22日来诊。查体:体温 39. 6°C, 血压75/ 55mmHg , 意识清楚,颈软,球结膜充血,右上肢散在小出血点。血白细胞 18.5×109/L, N 0.73,L 0.13, 异型淋巴细胞0.14。尿蛋白(++++)。血小板为 6.8×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毒型菌痢

B流行性出血热

C败血症

D伤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下一知识点 : 代谢、内分泌系统
百度题库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