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京津冀环境污染控制国际论坛于2016年4月24日在天津工业大学隆重举行,倡导低碳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

19.已知:  ①  2H2(g) + O2(g) = 2H2O(g)                   △H=-484.0 kJ/mol

②  CH3OH(g)+H2O(g)=CO2(g)+3H2(g)   △H= +49.0kJ/mol

③  H2O(g) = H2O(l)                          △H=-44.0 kJ/mol

请写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0.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l)+H2O(l)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21.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c、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1mol C-H键断裂

22.③ 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 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3.改变条件,使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① 达到平衡时,该反应逆反应平衡常数K=            平衡时H2的 转化率是

24.②在其它条件不变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为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      T2(填“>”、“<”或“=”)。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25.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H3OH (g)+ 3/2O2 (g) =CO2 (g)+2H2O (l)  △H=-765kJ/mol   K=

解析

①  2H2(g) + O2(g) = 2H2O(g)                   △H=-484.0 kJ/mol

②  CH3OH(g)+H2O(g)=CO2(g)+3H2(g)   △H= +49.0kJ/mol

③  H2O(g) = H2O(l)                           △H=-44.0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3/2①+2③可得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 (g)+ 3/2O2 (g) =CO2 (g)+2H2O (l)

△H=-765kJ/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

解题思路

根据盖斯定律:②+3/2①+2③可得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理解、转化率的计算及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分析图象时,要考虑先拐先平衡的原则,则反应条件为温度高或压强大,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考虑介质的参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低温

解析

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l)+H2O(l)

①由② CH3OH(g)+H2O(g)=CO2(g)+3H2(g)   △H= +49.0kJ/mol可知:CO2(g)+3H2(g) CH3OH(l)+H2O(l)是放热反应,△S<0,△G=△H-T△S,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G<0,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解题思路

①△G=△H-T△S,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G<0,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后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逐渐减小;t3时达到平衡,因平衡常数不变,浓度恢复原来大小;t4时降低温度,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t5时达到平衡: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理解、转化率的计算及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分析图象时,要考虑先拐先平衡的原则,则反应条件为温度高或压强大,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考虑介质的参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l)+H2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各种气体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b、CO2和H2的转化率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c、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各种气体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d、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各种气体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e、1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1mol C-H键断裂,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故选acd;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题思路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理解、转化率的计算及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分析图象时,要考虑先拐先平衡的原则,则反应条件为温度高或压强大,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考虑介质的参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l)+H2O(l)

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CO2的浓度瞬间增大一倍,然后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逐渐减小;t3时达到平衡,因平衡常数不变,浓度恢复原来大小;t4时降低温度,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t5时达到平衡,t2~t6 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题思路

③ 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CO2的浓度瞬间增大一倍,然后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逐渐减小;t3时达到平衡,因平衡常数不变,浓度恢复原来大小;t4时降低温度,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t5时达到平衡: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理解、转化率的计算及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分析图象时,要考虑先拐先平衡的原则,则反应条件为温度高或压强大,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考虑介质的参与。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0.15   50%

解析

改变条件,使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根据计量关系可以填写下表:

达到平衡时,该反应逆反应平衡常数;平衡时H2的转化率是3/6=50%;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题思路

达到平衡时,该反应逆反应平衡常数;平衡时H2的转化率是3/6=50%;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理解、转化率的计算及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分析图象时,要考虑先拐先平衡的原则,则反应条件为温度高或压强大,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考虑介质的参与。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②  <    不

解析

改变条件,使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根据计量关系可以填写下表: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为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一定是升高温度,则T1<T2。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Qc=0.15=K,则平衡不移动;

考查方向

热化学方程式。

解题思路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一定是升高温度,则T1<T2。Qc=0.15=K,则平衡不移动;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理解、转化率的计算及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分析图象时,要考虑先拐先平衡的原则,则反应条件为温度高或压强大,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考虑介质的参与。

第(7)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O2+8e+8H+=CH4+2H2O。

解析

C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甲烷,考虑电解质为硫酸,所以甲烷中氢来源为硫酸电离的氢离子,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1mol二氧化碳变成甲烷得到8mol电子,故电极反应为:CO2+8e+8H+=CH4+2H2O。

考查方向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解题思路

C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甲烷,考虑电解质为硫酸,所以甲烷中氢来源为硫酸电离的氢离子,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1mol二氧化碳变成甲烷得到8mol电子,故电极反应为:CO2+8e+8H+=CH4+2H2O。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分析图象时,要考虑先拐先平衡的原则,则反应条件为温度高或压强大,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考虑介质的参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中和pH相同的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等量的NaOH

BpH=a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n倍后,pH=a+n

CpH相等的CH3COONa、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Na2CO3溶液中:c(OH)=c(H)+c(HCO)+2c(H2CO3)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分别中和pH相同的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为弱酸,则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则醋酸消耗的NaOH较多,故A错误;

B.pH=a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n倍后,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稀释10n倍后,溶液的pH变化小于n,即稀释后溶液的pH<a+n<7,故B错误;

C.pH相等的CH3COONa、NaOH溶液中,前者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而后者氢氧化钠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C错误;

D.Na2CO3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OH-)=c(H+)+c(HCO3-)+2c(H2CO3),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是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pH的计算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含义及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解题思路

A.醋酸为弱酸,pH相等时醋酸的浓度较大,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较大;

B.醋酸在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则稀释10n倍后,溶液的pH变化小于n;

C.氢氧化钠抑制了水的电离,醋酸钠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

D.根据碳酸钠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判断

易错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影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pH的计算;

知识点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H2S、SO2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

14.羰基硫(COS)可作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H2S和CO混合加热可制得羰基硫,反应方程式为:CO(g)+H2S(g)COS(g)+H2(g)

①羰基硫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能说明碳与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的pH:Na2CO3>Na2SO4

b.酸性:H2SO3>H2CO3

c.S与H2的化合比C与H2的化合更容易

15.H2S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MnO4反应生成S、MnSO4、K2SO4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6.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 mol·L-1H2S溶液中,通人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mol·L-1

②某溶液含0.010 mol·L-1Fe2+、未知浓度的Mn2+和0.10 mol·L-1H2S,当溶液pH=___时,Fe2+开始沉淀;当Mn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______。

【已知:KSP(FeS)=1.4×10-19,KSP(MnS)=2.8×10-13

17.用图所示装置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A、B是惰性电极。则电子流入的电极为_______(用A或B表示),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①,②ac

解析

(1)①羰基硫中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碳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硫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所以其电子式为 ,只含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 ;极性;

a.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的pH:Na2CO3>Na2SO4,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碳酸和硫酸为C和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证明非金属性S>C,故a正确;

b.酸性:H2SO3>H2CO3,由于亚硫酸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比较二者的非金属性大小,故b错误;

c.CS2中碳元素为+4价,硫元素为-2价,说明硫元素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较强,说明非金属性:S>C,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考查方向

电子式的书写、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和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1)①根据羰基硫分子结构和CO2相似,羰基硫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判断其电子式;

②利用氢化物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及得电子能力比较非金属性;

易错点

坐标系中给出的信息较多,学生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回答,容易出现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5H2S+2KMnO4+3H2SO4=5S↓+2MnSO4+K2SO4+8H2O;

解析

(2)H2S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MnO4反应生成S、MnSO4、K2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H2S+2KMnO4+3H2SO4=5S↓+2MnSO4+K2SO4+8H2O,

故答案为:5H2S+2KMnO4+3H2SO4=5S↓+2MnSO4+K2SO4+8H2O;

考查方向

电子式的书写、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和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2)由反应物、生成物及电子守恒书写化学反应;

易错点

坐标系中给出的信息较多,学生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回答,容易出现错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①0.043    ②2     ③2×106

解析

(3)①根据溶液pH与c(S2-)关系图pH=13时,c(S2-)=5.7×10-2mol/L,在0.10mol•L-1H2S溶液中根据硫守恒c(H2S)+c(HS-)+c(S2-)=0.10mol•L-1,所以c(H2S)+c(HS-)=0.1-5.7×10-2=0.043mol/L,故答案为:0.043;

②当Qc=KSP(FeS)时开始沉淀,所以c(S2-)= Ksp(FeS)/c(Fe2+)= 1.4×10-19/0.010mol/L=1.4×10-17mol/L,结合图象得出此时的pH=2,所以pH=2时Fe2+开始沉淀,故答案为:2;

当Qc=Ksp(MnS)时开始沉淀,所以c(S2-)= Ksp(MnS)/c(Mn2+)= 2.8×10-13/0.010mol/L=2.8×10-11mol/L,结合图象得出此时的pH=5,所以pH=5时锰离子开始沉淀。c(Mn2+)/c(Fe2+)=2.8×10-11mol/L /1.4×10-17mol/L=2×106

考查方向

电子式的书写、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和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3)①pH=13时,c(S2-)=5.7×10-2mol/L,在0.10mol•L-1H2S溶液中根据硫守恒c(H2S)+c(HS-)+c(S2-)=0.10mol•L-1

②当Qc=Ksp(FeS)时开始沉淀,由此求出硫离子的浓度,结合图象得出此时的pH;再一次根据当Qc=Ksp(MnS)时开始沉淀,由此求出硫离子的浓度,然后求c(Mn2+)/c(Fe2+)即可求出答案。

易错点

坐标系中给出的信息较多,学生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回答,容易出现错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B   SO2+2H2O-2e-=SO42-+4H+

解析

(4)①由图可知,左侧SO2失去电子转化为SO42-,右侧O2只得到电子,则右侧为正极,A极为负极,电子从A极流出,B为电子流入的一极。由原电池的知识可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溶液为50% H2SO4,由此可知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考查方向

电子式的书写、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和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4)由图可知,右侧O2得到电子,则右侧为正极,A极为负极,电子从A极流出.由原电池的知识可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再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即可写出电极方程式。

易错点

坐标系中给出的信息较多,学生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回答,容易出现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发射航天火箭常用肼(N2H4)与N2O4作燃料与助燃刹。

18.肼易溶于水,它是与氨类似的弱碱,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肼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2 N2H4 (1)+ N2O4 (1)===3N2(g)+4H2O(1)  △H=-1225 kJ·mol-1

断开1 mol下列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分别为:N—H:390 kJ  N—N:190 kJ  N≡N:946 kJ  O—H:460 kJ。

则使1 mol N2O4 (1)分子中化学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N2O4 (1)2NO2(g)  △H=+57.20 kJ·mol-1,t℃时,将一定量的NO2、N2O4充入一个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①c(X)代表________(填化学式)的浓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2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重新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 _________(填序号)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1.已知:在相同条件下N2H4·H2O的电离程度大于

N2H5C1的水解程度。常温下,若将0.2 mo1·L-1N2H4·H2O溶液与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N2H5+、Cl-、OH-、H+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N2H4+H2O⇌N2H+5+OH-

解析

(1)肼易溶于水,它是与氨类似的弱碱,则电离生成OH-和阳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故答案为:N2H4+H2O⇌N2H+5+OH-

考查方向

等效平衡的判断和溶液中溶液混合后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题思路

(1)N2H4结合H2O电离的氢离子使溶液呈碱性;

易错点

等效平衡的建立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1793kJ

解析

(2)设1mol N2O4(1)完全分解成相应的原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QKJ,则:190kJ/mol×2+390kJ/mol×8+QkJ/mol-946kJ/mol×3-460kJ/mol×8=-1225 kJ/mol,解得Q=1793,故答案为:1793kJ;

考查方向

等效平衡的判断和溶液中溶液混合后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题思路

(2)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易错点

等效平衡的建立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①NO  0.9

②0.04mol/(L.min)  向容器中加入0.8molNO2    b

解析

(3)①X、Y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0.6mol/L,10min时到达平衡,X浓度增大了0.4mol/L、Y的浓度减小0.2mol/L,由于NO2、N2O4与按物质的量2:1反应,则X为NO2、Y为N2O4;平衡常数K=c2(NO2)/c(N2O4)=0.62/0.4=0.9;

②v(NO2)=(0.6mol/L-0.2mol/L)/10min=0.04mol/(L.min);20min时,Y(N2O4)的浓度不变,X(NO2)的浓度增大,改变的条件应是增大NO2的浓度,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N2O4的向逆反应进行,减少2molNO2的同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1mol,则混合气体中NO2的百分含量减小,故答案为:0.04mol/(L.min);向容器中加入0.8molNO2;b;

考查方向

等效平衡的判断和溶液中溶液混合后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题思路

(3)①X、Y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0.6mol/L,前10min内,X浓度增大了0.4mol/L、Y的浓度减小0.2mol/L,由于NO2、N2O4与按物质的量2:1反应,则X为NO2、Y为N2O4;平衡常数K=c2(NO2)/c(N2O4),代入物质的浓度计算;②根据v=△c/△t,计算v(NO2);20min时,Y(N2O4)的浓度不变,X(NO2)的浓度增大,改变的条件应是增大NO2的浓度,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N2O4的向逆反应进行,减少2molNO2的同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1mol,则混合气体中NO2的百分含量减小;

易错点

等效平衡的建立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c(N2H5+)>c(Cl-)>c(OH-)>c(H+

解析

(4)若将0.2mo1•L-1N2H4•H2O溶液与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物质的浓度相等N2H5C1和N2H4•H2O,而在相同条件下N2H4•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2H5C1的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2H5+)>c(Cl-)>c(OH-)>c(H+),故答案为:c(N2H5+)>c(Cl-)>c(OH-)>c(H+).

考查方向

等效平衡的判断和溶液中溶液混合后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题思路

(4)若将0.2mo1•L-1N2H4•H2O溶液与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物质的浓度相等N2H5C1和N2H4•H2O,而在相同条件下N2H4•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2H5C1的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2H5+)>c(Cl-)>c(OH-)>c(H+).

易错点

等效平衡的建立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萃取

B渗析

C蒸馏

D干馏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文字叙述可以看出是从浓酒中分离出乙醇,是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提纯,因此答案选择C。

考查方向

物质分离提纯知识

解题思路

把握关键的信息,排除干扰。

易错点

借用古籍记载,学生阅读时不理解其中的意义。

知识点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25.①氯胺(NH2Cl)的电子式为           。可通过反应NH3(g)+Cl2(g)=NH2Cl(g)+HCl(g)制备氯胺,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右表所示(假定不同物质中同种化学键的键能一样),则上述反应的ΔH=       

②NH2Cl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作长效缓释消毒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s)N2(g)+CO2(g),向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400℃、T℃)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①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乙容器在200 min达到平衡状态,则0~200 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27.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       Kc(B)(填“<”或“>”或“=”)。

②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A”或“B”或“C”)点。

③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C)=      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11.3 kJ•mol-1②NH2Cl+H2O NH3+HClO

解析

①氯胺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即ΔH=[391.3×3+243-(391.3×2+191.2)-431.8]KJ.mol^(-1)=11.3 KJ.mol^(-1)

②由信息可知NH2Cl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为HClO,反应式为NH2Cl+H2O NH3+HClO

考查方向

反应热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本题是化学选修4知识的综合题,考查的内容相当广泛。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是相当有必要的,解题时根据所涉及到的考题,联想到相关的知识。

易错点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及平衡的计算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放热;②0.003 mol•L-1•min-1。

解析

对比图表数据中的甲与丙,在起始物相同时,丙建立平衡的时间短,由此说明,丙的反应温度更高,反应速度更快。再对比建立平衡后甲容器中NO的量更低,说明低温更有利于NO的转化,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考查方向

反应热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本题是化学选修4知识的综合题,考查的内容相当广泛。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是相当有必要的,解题时根据所涉及到的考题,联想到相关的知识。

易错点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及平衡的计算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1分)    ②A

③2 MPa

解析

①A、B两点温度相同,所以Kc(A)=Kc(B)

②因为2NO2(g)+2C(s)N2(g)+2CO2(g)反应为气体计量系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2转化率降低,因此三点之中A点的转化率最大。

③在C点c(NO2)=c(CO2)即1-2x=2x,可计数出x=0.25mol,

考查方向

反应热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本题是化学选修4知识的综合题,考查的内容相当广泛。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是相当有必要的,解题时根据所涉及到的考题,联想到相关的知识。

易错点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及平衡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以A(C2H2)为原料合成食用香料E和吡咯(pyrrole)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其中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酮。

回答下列问题:

28.A的名称是      ;已知C是反式产物,则C的结构简式为              

29.⑥的反应类型是             ,⑧的反应类型是                

30.F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31.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32.肉桂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且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共有   种(不考虑顺反异构)。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有面积比为2:3的两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33.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5-二甲基吡咯

)的合成路线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乙炔

解析

由A的分子为C2H2,所以A为乙炔。B的结构简式为: 经步骤③被还原成C(C4H8)可以推断是三键发生加成反应变以双键,应其是反式产物故C结构简式为: 。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对所给的信息要充分把握,学会知识的迁移。加强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易错点

陌生的有机化学反应不懂其反应原理推断出现障碍,对相关信息的解读能力不足。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解析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对所给的信息要充分把握,学会知识的迁移。加强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易错点

陌生的有机化学反应不懂其反应原理推断出现障碍,对相关信息的解读能力不足。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碳碳双键;羟基

解析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对所给的信息要充分把握,学会知识的迁移。加强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易错点

陌生的有机化学反应不懂其反应原理推断出现障碍,对相关信息的解读能力不足。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对所给的信息要充分把握,学会知识的迁移。加强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易错点

陌生的有机化学反应不懂其反应原理推断出现障碍,对相关信息的解读能力不足。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7种;CH3CH2OCH2CH3

解析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对所给的信息要充分把握,学会知识的迁移。加强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易错点

陌生的有机化学反应不懂其反应原理推断出现障碍,对相关信息的解读能力不足。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对所给的信息要充分把握,学会知识的迁移。加强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易错点

陌生的有机化学反应不懂其反应原理推断出现障碍,对相关信息的解读能力不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与世”的描述,对上文进行的某些分析中正确的是()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D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洧水”就是石油。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石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而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简称。

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煤油在自然界很难找到。故B错误。

C.石油中含碳量较高,燃烧不充分,所以产生较浓的烟。烟的主要成分为因未充分燃烧而产生的炭黑。故C正确。

D.烟的主要成分碳的颗粒,不是石墨,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石油的成分及性质。

解题思路

本题中“洧水”主要成分为石油,根据石油性质进行解题即可。

易错点

混淆烃和酯的概念。

知识点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B1 mo1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分枝酸的分子式为C10H8O6

D分枝酸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分枝酸分子中含有-COOH,可与醇发生酯化反应,-OH可以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反应类型均为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A正确。

B.1 mo1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分枝酸分子中的环不是苯环,羟基不是酚羟基,而是醇羟基,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所以2个羧基最多能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不是3mol NaOH。故B错误。

C.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枝酸分子的分子式为C10H10O6。故C错误。

D.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醇羟基、双键、醚键4种官能团。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有机物的性质及官能团性质的应用。

解题思路

掌握有机物中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

将醇羟基当成了酚羟基,误选B选项。

知识点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 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SO3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如下图所示)。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2SO3。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A容器更短

B达到平衡时:B容器中SO3的转化率更大

C达到平衡时: A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更多

D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A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增大,B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不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SO3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如图示),反应为:2SO3 2SO2+O2。随着反应的进行,恒容容器B中达到平衡,而恒压容器A中在与B达到同等平衡时——因内压增大,为保持恒压,则A容器的体积会增大,导致平衡又会向生成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即生成SO2+O2)移动,再达到平衡。因此,容器A中SO3 的转化率更大(选项B错误);A容器中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更多(选项C正确)。

A容器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故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B长(选项A错误)。

均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恒压容器A的体积增大,导致平衡又向生成SO2+O2的方向移动,A中SO3的体积分数减少(选项D错误),恒容容器B中平衡不移动、SO3的体积分数不变。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依据恒温恒压、恒温恒容时平衡移动规律解题。

易错点

易错选A或D。

知识点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下一知识点 :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