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 共3322题
  •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 共33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5年为适应生产经营需要,自营建造一项固定资产,与购建该固定资产有关的情况如下:
(1)1月1日,自银行借入专门用于该项固定资产建造的借款1 000万元,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为4%。
(2)2月1日,以专项借款支付给外部建造承包商工程价款400万元。
(3)4月1日,购入工程所需物资,价款300万元,支付增值税51万元。上述款项已用专项借款支付。该物资于当日领用。
(4)5月31日,支付在建工程工人工资及福利费150万元。
(5)7月1日,自银行借入第二批专门用于购建此项固定资产的借款1 800万元,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为3.5%。
(6)9月1日,甲公司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固定资产建造,该项产品的成本为200万元,为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在购入时支付增值税额13.60万元。该产品的计税价格为23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9.10万元。
(7)9月30日,支付9月1日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建设应交纳的增值税25.50万元。
(8)12月31日,购建固定资产的工程仍在建设当中。
(9)甲公司按年计算长期借款利息及可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要求:
(1)编制甲公司上述事项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5年甲公司专门借款的利息,指出其中可予资本化的金额,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甲公司有关事项的会计分录
①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长期借款 1 000
②借:在建工程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③借:工程物资 351
贷:银行存款 351
借:枉凌工程 351
贷:工程物资 351
④借:应付工资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⑤借:银行存款 1 800
贷:长期借款 1 800
⑥借:在建工程 239.10
贷:库存商品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9.10
⑦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5.50
贷:银行存款 25.50
(2)
①2005年计提长期借款利息=1 000×4%+1 800×3.5%÷2=71.50(万元)
其中可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金额: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400×11÷12+351×9÷12+150×7÷12+213.60×4÷12+25.50×3÷12=366.67 +263.25+87.50+71.20+6.38=795(万元)
②加权平均利率=71.50÷(1 000+1 800÷2)=3.76%
可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金额=795×3.76%=29.89(万元)
③借:在建工程 29.89
财务费用 41.61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71.50

解析

[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点是在建工程的核算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重点是计算确定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资本化率。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坏账损失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B.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C.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
D.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正确答案

A,B,E,D

解析

[解析]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上述选项均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关于固定资产的叙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A.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不应视为企业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B.判断固定资产的具体标准有时间标准和价值标准
C.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根据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确定
D.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为家电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6月,甲公司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外购原材料的不含税价格为2 70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取得,且已经经过认证。为入库材料支付运费70 500元,取得的运费发票上所列金额为:运费60 000元,装卸费4 500元,保险费6 000元;
(2)购进电焊机2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8 000元,增值税款为 8 160元,已经入库并投入使用;
(3)采取折扣销售的方式销售电视机一批,对购买不含税单价为5 000元的A型电视机的客户赠送不含税单价为500元的电饭锅1台。当月甲公司向某购物中心销售300台A型电视机;
(4)5月份,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某商场销售300台A型电视机,每台不含税销售单价为2000元。合同约定,6月30日,甲公司可收回150台电视机的价款,但实际只收到了90台货款;
(5)销售本公司使用过的2台小汽车,售价分别是90 000元和117 000元。这两台汽车在固定资产登记簿所列原值分别为114 000元和105 000元;
(6)对某公司转让一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权,取得转让收入170000元;
(7)6月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其生产的E型电视机500台,不含税单价为4 500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保证及时供货,由甲公司负责送货,共收取运费5 850元,甲另外开具了普通发票;
(8)6月20日甲公司以生产的60台F型电视机与乙公司的300套服装交换,作为福利发给职工,双方约定不再进行结算。乙公司每套服装的不含税销售价格为400元;
(9)本月公司仓库失窃,一批材料丢失,成本为50 000元;
(10)甲公司本月期初留抵的进项税额为35 000元。
7月初甲公司计算申报的6月份应纳增值税、营业税情况如下:
(1)增值税
销项税额=(5 000-500)×300×17%+90×2 000×17%+500×4 500×17%=642 600(元)
进项税额=2 760 000×17%+70 500×7%+8 160 =482 295(元)
应纳税额=642 600-482 295-35 000=125 305(元)
(2)应纳营业税额=5 850×3%+170 000×5%=8 675.5(元)
要求:根据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有关规定,分析甲公司计算的应交增值税、营业税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说明理由,并正确计算甲公司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额和营业税额。

正确答案

运费中的装卸费和保险费不能计算扣除
进项税额=2 700000×17%+60 000×7%=463 200(元)
(2)购进电焊机属于固定资产,不能抵扣其进项税额,应直接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3)销售A型电视机赠送电饭锅属于实物折扣,应计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5 000×300+500×300)×17%=280 500(元)
(4)采取分期付款结算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所以无论收到多少货款均应按合同约定的金额作销售处理。
销项税额=2 000×150×17%=510 009(元)
(5)销售使用过的小汽车,只有售价高于原值的按4%征税,并减半征收。
应交增值税额=[117 000/(1+4%)]×4%/2=2 250(元)
(6)按现行营业税法的规定,转让非专利技术收入免征营业税。
(7)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电视机并负责送货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一并征收增值税。
销项税额=4 500×500×17%+5 850÷(1+17%)×17%=383 350(元)
(8)用本公司生产的电视机与乙公司交换服装应视同销售
销项税额=400×300×17%=20400(元)
(9)丢失材料的进项税额应从本期的进项税额中转出 =50000×17%=8 500(元)
(10)重新计算甲公司应交增值税为:
销项税额=280 500+51 000+383 350+20400=735 250(元)
进项税额=463 200-8 500=454 700(元)
应交增值税=735 250-454 700+2 250-35 000=247 800(元)
应交营业税为0。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工程造价资料的主要用途有( )。

A.作为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建设成本分析的参考
B.作为编制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依据
C.作为审查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D.作为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E.作为进行投资贷款和资金筹措的依据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专用设备的折旧费,应计入( )科目。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在建工程
D.其他业务成本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企业对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本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影响项目投资现金净流量的有( )。

A.追加的流动资金
B.沉没成本
C.固定资产的维护修理费
D.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收入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项目投资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企业购置一条生产线,可以引起以下现金流出(1)购置生产线的价款;(2)因生产能力扩大,需要追加的流动资金;(3)生产线的维护修理费用。企业购置一条生产线,可以引起以下现金流人:营业现金流人,该生产线出售或报废时的残值收入;收回的流动资金。在计算投资项目现金流量时不考虑沉没成本.要考虑机会成本,要考虑投资方案对本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答案为AC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有()。

A.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
B.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D.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原值确定的原则,正确的是( )。

A.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购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确定
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实际支出确定
C.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资产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入账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
E.企业构建固定资产所缴纳的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进口设备的增值税和关税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企业构建固定资产所缴纳的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进口设备的增值税和关税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与构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建设期支付的贷款利息和发生的汇兑损失,也应计入相应的固定资产价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公司是一个制造企业,为增加产品产量决定添置一台设备,预计该设备将使用2年。设备投产后企业销售收入会增加1500万元,付现成本增加200万元(不含设备营运成本)。公司正在研究应通过自行购置还是租赁取得。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自行购置该设备,预计购置成本250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税法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购置成本的5%。2年后该设备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000万元。
(2)设备营运成本(包括维修费、保险费和资产管理成本等)每年100万元。
(3)已知A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为10%。
(4)假设出租人B公司购置该设备的成本为2400万元,预计该资产10年后变现价值为零;营运成本每年8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为10%。B公司提出每期应收取的租金为600万元,每期期初收取。
要求:
评价购买该设备是否可行。

正确答案

购置成本=2500万元
折旧=2500×(1-5%)÷10=237.5(万元)
2年后资产账面价值=2500-237.5×2=2025(万元)
2年后资产税后余值=1000+(2025-1000)×25%=1256.25(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237.5×25%=59.38(万元)
每年税后设备营运成本=100×(1-25%)=75(万元)
初始现金流量=-2500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总付现成本+折旧抵税=1500×(1-25%)-200×(1-25%)-100×(1-25%)+59.38=959.38(万元)
终结现金流量=1256.25万元
净现值=-2500+959.38×(P/A,10%,2)+1256.25×(P/F,10%,2)=-2500+959.38×1.7355+1256.25×0.8264=203.17(万元)
由于净现值大于零,所以购买设备方案可行。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为2005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4%,税法规定坏账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初涉及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
(1)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10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每股成本9元,2006年末市价10元,按新准则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追溯调整。
(2)甲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将一刚完工的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5年,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均与税法一致)。按新准则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追溯调整,2006年末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按新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之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3)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6年未存在的其他事项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60万元。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 2006年末“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贷方余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2006年1月1日初4 100万元购入面值4 000万元的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每年1月1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票面利率6%,假定实际利率为5%,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6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5)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 3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2007年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0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买价为 1 995万元,发生的相关税费5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
(2)2007年5月,将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出售50万股,取得款项560万元,2007年末每股市价13元。
(3)甲公司2007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20日以每件0.2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1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2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预计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21万元。
(4)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850万元。
(5)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6)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
(7)2007年发生坏账6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万元。
(8)2007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50万元,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0万元。
(9)2007年年末结存存货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为100万元。
(10)2007年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不考虑本题所列事项以外的其他项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2007年初变更会计政策时,按照新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应该调整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为( )万元。

A.1 071
B.990
C.1 080
D.1 11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1)对甲公司2007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编制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涉及所得税的与所得税政策变更一起调整)为:
①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 000
贷:短期投资 900
盈余公积 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②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 000
累计折旧 100
贷:固定资产 2 000
盈余公积 1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90
(2)甲公司资产、负债在2006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 900 100
应收账款 3840 4000 160
存货 2300 2600 300
投资性房地产 3000 1900 1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4065 4065
固定资产 5400 5700 300
预计产债 400 0 400
总计 1200 11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90(1 160×25%)
盈余公积 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1 200×25%)
因此,2007年初发生会计政策变更应该调整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 =90+990-9=1 071(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企业集团编制合并利润表时,需要抵销的事项有( )。

A.内部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抵销
B.内部购进商品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抵销
C.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D.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
E.内部投资收益和利息费用的抵销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为某小企业的业务,该小企业12月1日有关资料如下:
1、 总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
账户名称 借方金额 账户名称 贷方金额
现金 2 000 短期借款 50 000
银行存款 149 000 应付账款 93 600
应收账款 58 500 应交税金 4 500
原材料 80 000 应付福利费 6 000
待摊费用 4 860 实收资本 300 000
库存商品 50 000 盈余公积 20 260
生产成本 50 000 本年利润 140 000
固定资产 400 000 累计折旧 180 000
合计 794 360 794 360
Ⅱ。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
收账款——旺达实业:58 500元;
原材料——甲材料:2000个,单价10,计:20 000元;
——乙材料:4000件,单价15,计:60 000元;
待摊费用——保险费:1 500元;——报刊费:1 200; ——生产厂房租金:2160元;
库存商品——A产品,1 000件,单价50,计:50 000元;
生产成本——B产品:50 000元,400台;
应付账款——安丰电子:23 400元; ——建新机机械:70 200元;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4 500元;
实收资本——祥发电子:200 000元;——珠江投资:100 000元。 31日,按7%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率和3%的教育附加率计算本月应交城建税和教育附加。以下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了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东方公司于2009年9月对一进口车床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前该生产线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4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在改造过程中领用公司生产用原材料一批,该原材料的成本为100万元,购进原材料收取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公司生产车间提供劳务支出20万元,此外发生其他费用30万元。该生产线于2010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拟对该扩建后的生产线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
东方公司对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9年9月生产线改造前的账面价值为:1000-400-200=400(万元);
改造生产线过程中发生的支出总额为:100+20+30=150(万元);
交付使用时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400+150=550(万元);
2010年4月改造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第1年的年折旧额为(550-50)×2÷8=125(万元);
2010年计提的折旧为125×8÷12=83.3(万元)。
[要求]
判断东方公司对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简述理由并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东方公司对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而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东方公司对上述业务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9年9月生产线改造前的账面价值为
1000-400-200=400(万元)
改造生产线过程中发生的支出总额为
100+20+30=150(万元)
交付使用时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
400+150=550(万元)
2010年4月改造完成后第1年的年折旧额为
550×2÷8=137.5(万元)
2010年计提的折旧为
137.5×8÷12=91.67(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华南公司近期准备投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
(1) 项目的原始投资1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30万元,其余为无形资产投资。全部资金的来源中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0%。
(2) 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经营期为10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分2年平均投入(年初投入),流动资金投资在项目完工时(第二年年末)投入。
(3) 固定资产的寿命期为10年,按照直线法来计提折旧,期满有50万元的残值收入;无形资产从投资年份算起分10年摊销完毕;流动资金在终点一次收回。
(4) 预计项目投产后,每年发生的相关营业收入(不含增值税)和经营成本分别为600万元和2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 计算该项目的下列指标:
① 项目计算期;
②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③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
④ 经营期每年的总成本;
⑤ 经营期每年的息税前利润。
(2) 计算该项目的下列现金流量指标:
① 建设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② 投产后1~9年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③ 项目计算期期末回收额;
④ 结点净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该项目的各项指标
① 项目计算期=2+10=12(年)
②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800-50)÷10=75(万元)
③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1200-800-230)÷10=17(万元)
④ 经营期每年的总成本=200+75+17+200×10%=312(万元)
⑤ 经营期每年的息税前利润=600-(200+75)=325(万元)
(2) 该项目各项净现金流量指标
① 建设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NCF0~1=-(1200-230)÷2=-485(万元)
NCF2=-230(万元)
② 投产后1~9年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量=325×(1-25%)+75+17=335.75 (万元)
③ 项目计算期期末回收额=230+50=280(万元)
④ 终结点自由现金流量=335.75+280=615.7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会计账簿
百度题库 > 会计从业资格 > 会计基础 >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