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 共277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上右图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相对于上左图所示地区其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比较包头钢铁企业和宝山钢铁企业各自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正确答案
(1)水稻种植业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3分)
(2)包头: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宝山: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4分)
略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 、______ _和____________。(3分)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1分)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2分)。
(4)影响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分)
(5)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图示地区发展条件相比最具劣势的是( )(1分)
A.交通不便 B.政策支持 C.水分条件差 D.科技落后
正确答案
(1)玉米(1分) 冬小麦 春小麦
(2)B
(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高,商品率高(2分)
(4)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5)D
略
.读我国东部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分析回答(15分)
(1)ABC三处最易成为较大城市的是那一个,并说明其原因。(3分)
(2)简述A、B、C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的基本特征。(5分)
(3)F处宜建 (旅游设施)。图中旅游营地选建的区位优势是。(4分)
(4)若该地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则在ABC三地中最适宜布局炼油企业及其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5分)
(1)A (1分)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开阔(2分)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分)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4分)
(3)海滨浴场(1分) 离海湾近、海滩面积大;风浪小;靠近居民区;环境优美(3分)
(4)C (1分) 靠近石油产地(附近海上有石油钻井平台);最小风频上风处。(2分)
(1)A处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地形平坦开阔,所以首先形成了城市。(2)从经纬来看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所以说应该是水稻种植,具有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的特点(3)F处由于离海湾近、海滩面积大;风浪小;靠近居民区;环境优美所以建设海滨浴场(4)炼油厂应该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所以在C处。
.阅读资料及1988~2005年中国彩电产量前6位省份所占的比重和1997~2005年中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变化两幅图,完成下列要求。自1971年9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彩电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彩电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消费类电子工业中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1988年全国有12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1037万台;1996年有9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2711万台;2004年彩电生产企业减少到40余家;2005年彩电产量约为8283万台。
图 1988~2005年中国彩电产量前6位省份所占的比重图 1997~2005年中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变化
(l)简要说明1988~1996年、1997~2005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的发展与空间变化。
(2)指出我国彩电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益。
(3)推测未来10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
.(l)1988~1996年彩电产量大幅度增长(由1988年的1037万台增加到1996年的2711万台);生产企业减少;(六省区)集中度提高(由1988年的50%提高到1996年的80%):广东、四川、江苏增势明显。
1997~2005年彩电产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2005年达8283万台);省区集中度变动不大;省区间转移明显(广东高速集聚,山东、辽宁不断增加,四川下降幅度较大)。
(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3)未来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将更加集聚于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以及辽宁等)。
1988~1996年在生产企业减少的同时,产量大幅度增加,生产地集中度提高。
1997~2005年彩电产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省区集中度变动不大;省区间转移明显。工业集聚可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未来10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将更加集聚于沿海地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图4中的三幅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
正确答案
(1)地形:有开阔的谷地(由河谷的等高线分布比较稀判断)。
气候: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中温带);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四个季节的降水量都在50-90㎜之间)。
水源:(图中有多条河流)有河流灌溉系统;
谷地边缘:因灌溉条件较差,可以发展畜牧业或农牧业。
(2)降水: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
气温:(总趋势)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从2010年看)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C;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C以上。
主要影响:(1-3月气温低于0°C)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降水量比往年偏多)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略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除此之外其综合效益还有 和 等(任答两种)。(4分)
(2)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衡。(1分)
(3)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4分)
正确答案
(1)(共4分)三峡工程;防洪;(每空1分)发电,供水,水产养殖,旅游,灌溉等(任答一点给1分满分2分)
(2)空间(1分)
(3)(每个要点1分共2分)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落差大;流经湿润地区,河流径流量大。
(4)(每个要点给1分,满分4分)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长江的出海口和我国海上航线的中点;雨热同期的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国家政策的支持(浦东新区的开发)
略
图甲表示某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与地形,图乙为该组团城市1980~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2007年A、B两市人口年龄构成(%)
年龄
城市
15岁以下
15岁到64岁
65岁及以上
A
17
65
18
B
50
45
5
(1)根据图甲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
(2)根据图乙说出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3)从表中可以看出,B市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图丙所示这种变化对A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2)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3)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了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的压力
(4)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文化交流加大了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交通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
该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1)题,地形基本特征主要从其类型、起伏状况等方面描述。第(2)题结合图乙可知该地区第一~第三产业发展变化的特点。第(3)题,由表中可以看出B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过大,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第(4)题,丙图表示A市人口大量迁入,致使人口迅速增加,从而产生深远影响。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潜力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 。(1分)
(2)A地农业生产潜力高,但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2分)
(3)比较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4)D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 ,主要限制条件是_________ 。(2分)
(5)E地在农业地域类型上属于___________,如何提高其农业生产潜力?(4分)
(6)F地是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主要措施?(4分)
正确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A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3)B地大于C地 B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充足
(4)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水资源短缺
(5)商品谷物农业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水平、保持土壤肥力等
(6)降水量少,径流量小 工农业发达,人口多,需水量大,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种植旱作农作物 提高工业循环用水 南水北调等
略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格局(左图)。右图是江苏省铁路分布图。表1是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表2是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表3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阅读以下材料和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表1: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
表2: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
表3: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亿元)
(1)以下关于沿江地带的功能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2分)
(2)综合分析新建铁路B和在建铁路A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分)
(3)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的开发为上海的发展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机遇。1996年6月《财富》杂志发表一项调查结果,上海被评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分析上海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ABCD (2分)
(2)完善铁路网,缓减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苏南、苏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2分,2点即可)
(3)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的中部,长江人海口,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多层次的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有丰富的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浦东开放开发的决策及优惠的外资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8分,4点即可)
略
阅读以下资料和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目前,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材料2:
(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气体);猪和人的粪尿进入沼气池,产生___________(气体),为农户提供__________,还产出_______________,为蔬菜提供______________。 (8分)
(2)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3分)
正确答案
(1)温度;湿度; 二氧化碳; 氧气; 沼气(或甲烷); 燃料(能源); 沼肥(沼渣、沼液); 有机肥料(答得合理,酌情评分)(8分)(8分)
(2)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3分)(答得合理,酌情评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