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速圆周运动
- 共1545题
为测量小电动机正常工作(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可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随电动机转动.在圆形卡纸旁边垂直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按先后排序______.
A.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B.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
C.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D.关闭电火花计时器和电动机,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 度ω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ω的测量值.
(2)要得到ω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______.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圆规 D.量角器
(3)写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______.
(4)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触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这对测量结果______有、无)影响.
正确答案
解:(1)、首先要检查实验装置的性能,保证卡纸和计时器接触良好;启动电机,让卡纸转动起来;打开计时器开关,开始计时;最后关闭电源,整理设备,记录并处理数据.
故答案为ACBD.
(2)、在求一个物体的转动角速度是,不但要知道转动的时间,还要知道在该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所以要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故答案为D.
(3)、从圆片上找出清晰的n个间隔,用量角器测量出这n个间隔的角度θ,转过角度θ所用的时间为nt,由角速度的定义可得:ω=.
故答案为ω=.
(4)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不影响我们对转过的角度的测量,所以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故答案为无.
解析
解:(1)、首先要检查实验装置的性能,保证卡纸和计时器接触良好;启动电机,让卡纸转动起来;打开计时器开关,开始计时;最后关闭电源,整理设备,记录并处理数据.
故答案为ACBD.
(2)、在求一个物体的转动角速度是,不但要知道转动的时间,还要知道在该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所以要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故答案为D.
(3)、从圆片上找出清晰的n个间隔,用量角器测量出这n个间隔的角度θ,转过角度θ所用的时间为nt,由角速度的定义可得:ω=.
故答案为ω=.
(4)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不影响我们对转过的角度的测量,所以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故答案为无.
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A正确.
B、角速度是大小与方向均不变,根据T=,则周期也不变.故B错误.
C、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加速度是变化的.故C正确.
D、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化的,故D正确.
故选:ACD.
(2015秋•重庆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管长为L=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m/s2,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2.求:
(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v0=10m/s,小球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在满足(1)条件时,小球从抛出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
(3)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H=64m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v0大小的范围.
正确答案
解:(1)由速度与位移公式可知,;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h==5m,
(2)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对空管,a=2m/s2
设经t时间,小球从N端穿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h1=v0t+gt2
空管下落的高度:
h2=at2;
则,h1-h2=L
联立得:
-v0t+gt2-
at2=L
代入数据解得:t=4s,t=-1.5s(舍)
故小球经过4s时间从管内穿出;
(3)设空管经时间t′到达地面,
由H=at′2,可得:t′=
=
=8s,
小球下落高度:h=v0t′-a′t′2,
小球落入管内的条件是:64m≤h≤88m,
解得:29m/s≤v0≤32m/s;
答:(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v0=10m/s,小球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m;
(2)在满足(1)条件时,小球从抛出开始经过4s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
(3)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高64m,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在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小球初速度v0的范围是:29m/s≤v0≤32m/s.
解析
解:(1)由速度与位移公式可知,;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h==5m,
(2)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对空管,a=2m/s2
设经t时间,小球从N端穿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h1=v0t+gt2
空管下落的高度:
h2=at2;
则,h1-h2=L
联立得:
-v0t+gt2-
at2=L
代入数据解得:t=4s,t=-1.5s(舍)
故小球经过4s时间从管内穿出;
(3)设空管经时间t′到达地面,
由H=at′2,可得:t′=
=
=8s,
小球下落高度:h=v0t′-a′t′2,
小球落入管内的条件是:64m≤h≤88m,
解得:29m/s≤v0≤32m/s;
答:(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v0=10m/s,小球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m;
(2)在满足(1)条件时,小球从抛出开始经过4s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
(3)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高64m,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在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小球初速度v0的范围是:29m/s≤v0≤32m/s.
如图,两个小球分别被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悬于等高的悬点,现将细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动能定理得:mgL=mv2,解得:v=
,因为L不等.所以速度不等,故A错误;
B、根据a=,解得:a=2g,所以两球加速度相等,又a=Lω2,所以角速度不等,故B错误,C正确;
D、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但由于不知道两小球得质量关系,所以不能判断初始位置的机械能是否相等,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我国物理学家葛正权于1934年测定了铋蒸汽分子的速率,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如图所示,Q是蒸汽源,E是一个可绕中心轴(垂直于图平面)转动的空心圆筒,S1、S2、S3是平行的窄缝,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若E不动,分子落在圆筒P处,当圆筒以角速度ω转动时,分子落在圆筒P′处,量得PP′弧长等于x,E的直径为D,已知分子从Q飞到P′所需时间比圆筒转动周期小,则这部分分子的速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圆筒运动的线速度为:v=ωr=ω,
则圆筒转动的时间为:t=,
分子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分子从Q飞到P′所需时间比圆筒转动周期小,则这部分分子的速率为:=
答:这部分分子的速率是.
解析
解:圆筒运动的线速度为:v=ωr=ω,
则圆筒转动的时间为:t=,
分子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分子从Q飞到P′所需时间比圆筒转动周期小,则这部分分子的速率为:=
答:这部分分子的速率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