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的激素调节
- 共337题
35.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是以酸化细胞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的。
Ⅰ 材料用具
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溶液,弱酸性缓冲溶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Ⅱ 方法步骤
(1)选取_____________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测量并记录长度,用蒸馏水浸洗胚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2)取锥形瓶3个,编号为A、B、C;把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3)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mL;B瓶中加入____________;C瓶中加入____________。分别加盖,并放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4)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
Ⅲ 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长状况一致
(2)浸洗过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均分成3等份
(3)弱酸性缓冲液2ml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ml 相同且适宜
(4)测量并记录三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C瓶切段伸长明显 伸长量与B组大致相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如图,甲、乙为大小和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胚芽鞘,其中乙在切下的尖端和下部之间放置一琼脂块,对二者进行相同角度且相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假定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细胞生理活动与未切下的尖端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图是科学家对水稻根进行单侧光照光后的生长状况,下表是处理后的实验结果。下面各选项是对该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
①茎具有向光性,而由上面结果可知,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
②背光侧生长素对根的生长一般起抑制作用
③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既可能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也可能与光照加快了生长素的分解有关
④水稻根弯曲的角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取某种植物幼茎等长切段若干(无芽无叶)均分为四组。a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切段的长度,实验重复两次进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21分)回答下列I、II两个小题
I.(11分)某地引入了一种外来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强,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某生物小组对该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
(1)该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是从植物体内提取某种糖蛋白。在此项技术中,需要先在植物浆液中加入 ( ),酶解50—70min除去细胞壁,再进行提取。该糖蛋白能抗多种病菌、病毒感染并有消炎作用,在人体内与此相似的生理功能是( )免疫。
(2)该植物刚引入该地后的几年期间,其种群数量几乎呈“J”型增长,主要原因是( ),该植物的大量繁殖可( )(增强或降低)当地生态系统固定太阳能的能力,但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会受其影响,从而使当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提高或降低或基本不变)。
(3)如图甲表示夏季某晴天该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该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与图甲相同的条件下培养时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
①在温度和土壤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当L<光照强度<M时,限制该植物
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图乙中DE段的光照强度最可能与
图甲中的 ( )相对应。
②图乙中F点对应于图甲中的( )点。
假如F点和B点时的温度相等,那么F点与B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 ) 。
③经过一昼夜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量将( ),依据是____
II(10分)下图表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和分解的过程。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通过促进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3-亚基氧代吲哚(生长素)含量,进而抑制植物生长。请据题意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
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普通白炽灯、紫外光灯、完全培养液、器皿和检测仪器。
(1)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若干组,并标记为A、B、C、D…,分别培养在( )中。
步骤2:给予A组适宜的可见光照,作为对照;给予其他各组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及( ),作为实验组。
步骤3: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宜时间后,观察各组幼苗的( ),并检测( )的含量。
(2)该实验的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列因果关系的搭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图(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图一看,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大弯曲角度A越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c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这里弯曲角度为90度,A错误;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越大,弯曲角度A逐渐减小,B正确;当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浓度小于c时,生长素还是促进生长,当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才抑制生长,C错误;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伸长快导致弯曲生长而不是细胞分裂速率快,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从图示看生长素作用越大,弯曲角度越小,即可判断出来。
易错点
生长素两重性是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注意图二中生长素浓度必须大于c时才是抑制作用。
教师点评
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特点及看清图像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
知识点
32.某兴趣小组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随机均分为多份。
②取l份作为空白对照组,记为A组;取若干份,记为B组,设置B1、B2、B3……小组,分别用系列梯度浓度的2,4~D处理;取若干份,记为C组,没置C1、C2、C3……小组,分别用系列梯度浓度的乙烯利处理。
③检测B组幼苗切段中的乙烯含量和C组幼苗切段伸长的程度。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
(2)该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 。
(3)A组______(需要、不需要)用2,4-D处理、乙烯利处理。
(4)实验材料选择幼苗切段,而不采用带芽的完整幼苗,主要原因是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pH为3的缓冲液中,发现1分钟内切段开始伸长;而将相同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pH为6),发现10~15分钟后切段开始迅速增长。两种处理胚芽鞘切段表现出相似的生长反应,但是生长反应的迟滞期长短不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