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29.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们通常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            )。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            )。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

(3)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            )。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5)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            )。(增加、减少)

正确答案

(1)竞争  样方法  次生演替   

(2)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提高蔬菜光合作用强度

(4)物质循环再生

(5)减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屑于 (            )。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       )。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          ),还能破坏DNA的结构。

(3)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       )换成(    ),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        )。

(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            )。

(5)使用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              )(多选)。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问题。

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

(1)请写出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中的2项(                      ) 。

(2)研究人员根据已知的胰岛素基因序列,采用(             )方法获得了胰岛素基因。

(3)图中A培育至具有凤梨风味的绿草莓幼苗的过程,(         )(是、否)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动植物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         )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5)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运用生态工程可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            ),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中的3项:(                 ) 。

正确答案

39.(1)异养型 ; 分解者

(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 灭菌; 消毒 ; 蛋白质变性

(3)鉴别  ;蛋白胨;  尿素 ; 酚红指示剂

(4)平板划线法 ; 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落

(5)BC

 40.(1)转基因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化学合成

(3)是  

(4)配子或早期胚胎  

(5)物质循环  ;  环境污染 ;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2.[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

(1)欲获得抗虫草莓可从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生长素诱导基因中选择(        ) 作为目的基因,要鉴定草莓的抗虫性,从个体水平上可采用(          )实验。

(2)Ⅱ过程常规方法采用杂交育种,还可先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2n和4n的草莓,再用               技术获得同时具凤梨风味和抗虫特性的草莓,该技术常用的酶有(              ) 。

(3)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时,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草莓新品系应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正确答案

(1)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    抗虫接种                      (各2分,共4分)

(2)植物体细胞杂交      ;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各2分,共4分)

(3)C                (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 和(                ) 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环境)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呼吸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中,盐水加热煮沸是为了(          );冷却之后再使用是为了保证(          )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3)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          )。

(4)图中数据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____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腌制到第________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较好地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6)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好地表明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对该实验所获得的3组数据应进行怎样的处理才更合理?(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

Ⅰ、图一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

图二表示将人的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一①、②所示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③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处于______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核细胞,图④所示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除了图③、④所示的技术外,整个图示过程还应用了哪些胚胎工程技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图一过程③通常用去核卵母细胞作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过程④通常用②做受体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用到的基因操作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________。

(5)图二中常用的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促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鼠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________种。

(6)据表1推测,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可进一步证明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Ⅱ、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其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39.

(1)比色法  玫瑰红色染料  

(2)杀灭杂菌  乳酸菌

(3)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4)8   14

(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或其他合理答案) 

(6)先求平均值,再绘制一条曲线(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日期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

40.

Ⅰ、

(1)细胞核  内细胞团(或胚胎干细胞)

(2)核移植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II中期)基因重组    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3)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4)细胞未分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定向诱导分化成各类细胞、组织、器官)    运载体

(5)灭活的病毒24     

(6)2

Ⅱ、整体性原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6 分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1)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发达,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使根系细胞      加强,     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2)有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          ,从而促进黑麦草生长;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麦草的PAHs含量          ,但生物质炭的输入          ,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泥的推广应用。污泥的应用符合生态工程的          原理。

正确答案

(1)呼吸作用  ATP       (2)黑麦草叶绿素含量较多      升高

能降低土壤和黑麦草中PAHs的增加量         物质循环再生

解析

(1)生物质碳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使得细胞的呼吸作用加强,合成ATP,为根系主动吸收养分提高能量。

(2)由图可知,施用含有生物质的污泥中叶绿素的含量较多,从而促进黑麦草的生长,污泥施用后土壤后黑麦草的PAHs含量增加,生物碳的输入则能降低土壤和黑麦草中PAHs的增加量。

(3)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成分,施用污泥的目的是使其中的养分被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原理。

知识点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20 分

Ⅰ.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Ⅰ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         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          ,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          ;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         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Ⅱ.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           。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        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          ,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Ⅰ.(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  (2)整体性(系统论) 

Ⅱ.(1)外正内负;神经冲动(2)感受器;频率(3)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解析

Ⅱ.(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刺激感受器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不同类型的刺激能引起机体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产生兴奋,而后产生不同的感觉。由图中比较,同种刺激类型的不同刺激强度引起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的差异,在相同时长神经冲动数量不同(电信号的频率不同),从而引起感觉强度不同。

(3)此患者整个传入神经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觉,应该是神经中枢(热觉形成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受损。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5 分

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

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    等特点。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    、

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    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    原理。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         ,

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猪一沼一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    (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    。

正确答案

(1)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或受损的生态系统);可持续

(2)整体性;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

(3)人类干扰

(4)群落;多级利用

解析


知识点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7—II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                 ;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              ;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                  。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正确答案

(1)样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乔木 

(2)碳元素(CO2)

解析

(1)对植物和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动物,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结合题中材料,图中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决定种群密度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中.o→a,物种①的密度上升,数量增多,说明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过渡,灌木取代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②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说明②能耐受灌木丛导致的弱光环境,并在该环境下保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c点后,若气候条件适宜,高大的乔木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取代灌木的优势,成为该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

(2)该地区经过治理,增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同时增加的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的碳元素(CO2),增加了农林产品的产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下图示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

(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生产者(或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一

(2)分解者(或微生物)的分解

(3)多级(或充分)利用     较强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物多样性原理

知识点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0.[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

(1)欲获得抗虫草莓可从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生长素诱导基因中选择(        )作为目的基因,要鉴定草莓的抗虫性,从个体水平上可采用(        )实验。

(2)Ⅱ过程常规方法采用杂交育种,还可先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2n和4n的草莓,再用 (        )技术获得同时具凤梨风味和抗虫特性的草莓,该技术常用的酶有(        ) 。

(3)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时,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草莓新品系应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正确答案

(1)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   抗虫接种                      

(2)植物体细胞杂交    ;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仅以淀粉作为(          ) 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一般加入(          )  作为凝固剂。

(2)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 法。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          )  法灭菌。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          ) (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15分)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既解决了一些社会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忧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右图中的(          ) (a、b)处,限制酶不能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          ) ;用PCR扩增技术获取目的基因依据的是 (          ) 原理。

(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借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人工诱导进行    ;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的目的是(          ) 。

(3)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滋养层将发育成为(          );试管婴儿技术为人类优生开辟了新途径,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的原因是 (          ) 。

(4)“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原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仅以淀粉作为         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一般加入          作为凝固剂。

(2)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法。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法灭菌。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15分)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既解决了一些社会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忧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右图中的      (a、b)处,限制酶不能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              ;用PCR扩增技术获取目的基因依据的是                原理。

(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借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人工诱导进行    ;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的目的是         。

(3)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滋养层将发育成为              ;试管婴儿技术为人类优生开辟了新途径,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的原因是            。

(4)“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9.(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图1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如果层析液没及e会导致                  。

(2)请指出图2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条)。

(3)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________天左右。

(5)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________(填“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40.(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

材料一、由李建远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

材料二、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体。目前科学家正尝试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符合植物修复技术要求的转基因植物。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卵子去核的过程中,李建元教授采用三维立体偏震光纺锤体成像系统,对核DNA精确定位后,再用微激光主要对卵子的第一屏障打孔,才能精确剔除卵子细胞核。这一屏障是指(   )

A放射冠       B.透明带      C.卵黄膜       D.核膜

(2)在培养皮肤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时,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原因是

。培养过程中除了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外,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

(3)通过克隆胚胎进而用其衍生而来的器官,来取代患者本人病变的器官,就会避免免疫排异反应的发生,根本原因是                              。

(4)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

生态工程的                            原理。

(5)获得目的基因后可采用            技术进行扩增。大部分物种的基因能拼接在一

起,是因为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

(1)有氧和无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解析

(1)微生物经过厌氧沉淀池和兼氧池,细胞经过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

(2)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植物都是位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是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5个,分别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生态工程的实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及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表中看出,改造后的生态系统水生植物较多,应是增加了湿地面积,从而使植物多样性加大,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提供生产、生活物质,正确选项为D。

知识点

生态工程的实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