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共2608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浓度无关,故A错误;
B、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故B项正确;
C、酸中c(H+)既跟酸的电离常数有关,还跟酸的浓度有关,故C错误;
D、碳酸是分步电离的,第一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1=,第二步电离常数为:K2=
,故D错误.
故选:B.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溶液,当溶液的pH值等于7,则此时(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溶液,若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反应,产物为醋酸钠和水,由于生成物醋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与题干呈中性矛盾,故A错误;
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溶液,当溶液的pH值等于7,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可知,当c(CH3COO-)=c(Na+)时,c(OH-)=c(H+),即溶液显中性,因醋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所以此时醋酸应该是过量的,醋酸和氢氧化钠不是恰好中和,故B错误;
C.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溶液,若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产物为醋酸钠和水,由于生成物醋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呈碱性,且碱性增强,故C错误;
D.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溶液,若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产物为醋酸钠和水,由于生成物醋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题干要求溶液的pH值等于7,须醋酸过量,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莆田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不需要外加电源,故A错误;
B.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碳酸钙难溶于水,但只要溶解就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二氧化碳水溶液导电,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aCl在水中电离成Na+和Cl-,电离过程不需通电条件,故A错误;
B、酸是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溶于水后能够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属于盐,故B错误;
C、BaSO4难溶于水,但是熔融态时,硫酸钡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CO2溶于水生成的碳酸能导电,但是二氧化碳本身不导电,故CO2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滴定管最大值下面还有溶液,且这部分溶液的体积未知,导致无法计算其溶液体积的比值,故错误.
B、相同温度下,pH=1与pH=2的硫酸溶液中的c(H+)浓度分别是0.1mol/L、0.01mol/L,所以其浓度之比是10:1,故错误.
C、过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2O2,一个过氧化钠化学式中含有2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所以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故正确.
D、碳和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该反应中浓硫酸全部作氧化剂,所以参加反应的
H2SO4与全部被还原,故错误.
故选C.
现有电解质溶液:①NaOH ②NaHCO3 ③CH3COONa当三种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氢氧化钠是强碱,不水解,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氢氧化钠的pH最大,所以pH相同的三种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最低,已知酸性:CH3COOH>H2CO3>HCO3-,所以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大于醋酸钠,则醋酸钠的浓度大于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故答案为:③②①.
要使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Na+、H+、NO3-和SO42-五种离子,则在蒸馏水中至少溶解几种物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溶液中含K+、Na+、H+、NO3-和SO42-五种离子,又要求至少溶解几种物质,因此溶液中一种物质至少含三种离子,由题意知这种物质应该是含氢离子的酸式盐,所以应该是KHSO4、NaNO3或者KNO3、NaHSO4;
故选A.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酸钾是由氯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的,所以氯酸钾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氯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则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A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但氯化钠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B错误;
C.液态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所以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C错误;
D.熔融的KCl是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构成的,在熔融状态下可以自由移动,所以熔融的KCl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常温下,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与金属铁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因碱性溶液或中性溶液和铁都不反应,故A正确;
B.含H+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任何水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存在氢离子,故B错误;
C.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强碱溶液,故C错误;
D.变色范围为8.2-10,pH小于8.2时溶液为无色,所以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不一定为酸性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钠在水的作用下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氯化钠的电离不需要电流,故A错误;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但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为酸式盐,不属于酸,故B错误;
C.电解质与化合物的溶解性没有必然关系,如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硫酸钡属于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够电离出离子,所以碳酸为电解质,而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在某溶液中有K+、H+、SO42-、NO3-,则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最多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可能含有K2SO4、KNO3、H2SO4、HNO3、KHSO4五种溶质,故选D.
(2014秋•诸暨市校级期中)0.1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只存在一种分子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氟化钠是弱酸强碱盐,能水解生成氢氟酸,所以溶液中含有水分子、氟化氢分子,故A错误;
B.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能水解生成一水合氨,所以溶液中存在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故B错误;
C.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水分子、次氯酸分子,故C错误;
D.硝酸是强酸,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只含水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某制药厂废气中含少量SO2气体,一般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以防污染环境.分别用0.1mol/L的NaOH溶液或同浓度的氨水处理相同量的废气,两种方法所需吸收液的体积关系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NaOH是一元强碱、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吸收相同量的尾气二氧化硫,碱的物质的量大小需要的碱体积大小,因为c(NH3.H2O)=c(NaOH),所以V(NH3.H2O)=V(NaOH),故选B.
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两份,其配方分别如下.两溶液成份
第一份:0.3mol KCl、0.2mol K2SO4、0.2mol ZnSO4
第二份:0.1mol KCl、0.3mol K2SO4、0.1mol ZnCl2(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这些溶质都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全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两份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相同,离子是:K+ Cl- (SO4)2- Zn2+,分别计算两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
第一份:n(K+ )=0.3mol+2×0.2 mol=0.7mol,
n(Cl- )=0.3mol,
n( (SO4)2- )=0.2mol+0.2mol=0.4mol,
n( Zn2+)=0.2mol,
第二份:n(K+ )=0.1mol+2×0.3mol=0.7mol,
n(Cl- )=0.1mol+2×0.1mol=0.3mol,
n(SO42- )=0.3mol,
n( Zn2+)=0.1mol,
所以具有相同物质的量的离子是K+ Cl-,
故选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aCl在水中电离成Na+和Cl-,电离过程不需通电条件,故A错误;
B、酸是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溶于水后能够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属于盐,故B错误;
C、盐酸能导电,是因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离子,液态氯化氢不电离,只有分子,则不导电,故C正确;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不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离子少但离子带电量大的可能导电性强,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