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熔融状态下,l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A(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错误

解析

解: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只断裂离子键,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O4-,l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A,故答案为: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水溶液,酸性较强的一组是(  )

AH3PO4和HNO3

BCa(OH)2和Mg(OH)2

CNaOH和KOH

DAl(OH)3和Mg(OH)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H3PO4和HNO3均为酸,NaOH和KOH均为强碱,Ca(OH)2为中强碱,Al(OH)3和Mg(OH)2为不溶性碱,

显然酸溶液中的H+较多,酸溶液的酸性大于碱溶液的酸性,

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3PO4和HNO3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测定液态BrF3导电性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其他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有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KBrF4,(BrF22SnF6等,由此推测液态BrF3电离时的阳、阴离子是(  )

ABrF2+,BrF4-

BBrF2+,F-

CBr3+,F-

DBrF2+,BrF3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KBrF4、(BrF22SnF6等物质都是具有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知.它们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其电离方程式分别是:KBrF4=K++BrF4-、(BrF22SnF6=2BrF2++SnF6-

说明BrF4-、BrF2+是稳定存在的离子,所以BrF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稳定的离子BrF4-、BrF2+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福建期末)下列过程不需要通电就能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学腐蚀(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电离是将电解质溶于水而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所以不需通电;

而电解、电镀以及电冶金,都是利用电解池反应,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所以电解、电镀都需要外加电源即通电;

电化学腐蚀原理为原电池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需要通电,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实验测得1mol某气体体积为22.4L,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为酸,而电离出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等,故A错误;

B.温度和压强影响气体的体积,适当改变温度和压强后,即便不是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为22.4L,故B错误;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可制取氢氧化铁胶体,而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的是氢氧化铁沉淀,故C错误;

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5℃时,pH=2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

A1×10-7mol•L-1

B1×10-12mol•L-1

C1×10-2mol•L-1

D1×10-14mol•L-1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25℃时,pH=2的HCl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pH=0.01mol/L,酸性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即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mol/L=10-12mol/L,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现有:①0.1mol•L-1醋酸溶液,②0.1mol•L-1盐酸,③pH=1的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使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对于稀释前后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说明:pH=-lgc(H+)](  )

A稀释前,溶液pH:①>②=③

B稀释后,溶液pH:①>②=③

C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①=②

D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①=②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盐酸是强酸,能完全电离,0.1mol/L盐酸,pH=1,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0.1mol/L醋酸,pH>1,即pH:①>②=③,故A正确;

B.酸稀释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会减小,0.1mol/L盐酸溶液稀释后,pH=2;pH=1的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0.1mol/L醋酸溶液,稀释后pH=1的醋酸溶液的更小,即pH顺序是②>①>③,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pH=1的醋酸溶液其浓度大于0.1mol/L,所以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①=②,故C正确;

D.稀释醋酸酸溶液,会促进其电离,所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②>①,故D错误;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l-的是(  )

A氯酸钾固体

B液氯

C氯化氢气体

D氯化钾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氯酸钾固体中含有氯酸根离子,且不能自由移动,故A不选;

B.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只含氯气分子,所以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B不选;

C.氯化氢气体中存在氯化氢分子,所以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C不选;

D.氯化钾溶液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钾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钾离子,所以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D选;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证明,纯硫酸的导电性显著强于纯水.又知液态纯酸都像水那样进行自身电离(H2O+H2O⇌H3O++OH-)而建立平衡,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据此回答:

(1)纯硫酸在液态时自身电离方程式是______

(2)25℃时,液态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H2SO4______1×10-14(填“>”“<”或“=”)

(3)已知Ksp[Cu(OH)2]=2×10-20,要使0.2mol/L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pH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水的自身电离方程式,可以得出:纯硫酸在液态时自身电离方程式是2H2SO4,⇌H3SO4++HSO4-,故答案为:2H2SO4,⇌H3SO4++HSO4-

(2)纯硫酸的导电性显著强于纯水,所以25℃时,液态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H2SO4)>1×10-14,故答案为:>;

(3)Cu2+沉淀较为完全是的浓度为=2×10-4mol/L,

则c(OH-)=mol/L═10-8mol/L,

则c(H+)=mol/L=10-6mol/L,

所以pH=-lg(10-6)=6,故答案为: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

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发生SiO2+4HF═SiF4↑+2H2O,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常用此反应在玻璃上刻字;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硅发生2NaOH+SiO2═Na2SiO3+H2O,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玻璃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Na2SiO3,会粘住瓶塞,故B错误;

C.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由NO2中+4价升高为HNO3中+5价,由NO2中+4价降低为NO中+2价,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C正确;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金属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氯气和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能将铁氧化成+3价的铁,氯气和金属铁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eCl3,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6mol K+、0.1mol Mg2+、0.4mol Cl-,则该溶液中含SO42-为(  )

A0.1mol

B0.2mol

C0.5mol

D0.15mo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即1×n(K+)+2×n( Mg2+)=1×n(Cl-)+2×n(SO42-),

所以1×0.6mo+2×0.1mol=1×0.4mol+2n(SO42-),

解得n(SO42-)=0.2mol,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次碘酸(HIO)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与盐酸发生反应将生成(  )

AICl

BIOCl

CHClO

DHI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HIO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即:HIO发生如下电离:H++IO-⇌HIO⇌I++OH-,当次碘酸和盐酸反应时,次碘酸呈碱式电离生成碘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次碘酸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碘和水,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是电解质

C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故A错误;

B.强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虽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B正确;

C.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ACH3Cl

BNaCl

CKClO3

DCCl4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CH3Cl为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不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A错误; 

B.NaCl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正确;

C.KClO3在溶液中电离出钾离子、氯酸根离子,不会电离出氯离子,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不会生成AgCl沉淀,故C错误;

D.CCl4为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不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电解质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  )

A阴离子数和阳离子数

B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

C阴、阳离子的质量

D每个阳离子与每个阴离子所带的电荷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是带一个电荷,也可以带两个电荷或三个电荷,根据整个电解质溶液呈中性,则阳离子和阴离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整个电解质溶液呈中性,存在电荷守恒,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故B正确;

C、阴、阳离子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如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质量不等,故C错误;

D、溶液呈中性,存在电荷守恒,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但是每个阳离子与每个阴离子所带的电荷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电化学基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