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会宁县校级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滴加酚酞显无色溶液

Bc(OH-)<c(H+)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滴加甲基橙显黄色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酚酞试液变色范围为8-10,所以滴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故A错误;

B.只要溶液中存在c(OH-)<c(H+),则该溶液一定呈酸性,故B正确;

C.温度未知时不能根据溶液pH判断溶液酸碱性,100℃时纯水pH=6,该温度下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碱性或中性,故C错误;

D.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当滴加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中性或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B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25℃时,纯水和稀酸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不相符

DpH均等于6的NH4Cl溶液和CH2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任何溶液中只要c(OH-)=c(H+),该溶液就呈中性,在任何条件下纯水中都存在c(OH-)=c(H+),所以纯水都呈中性,故A正确;

B.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可能呈中性或碱性,如100℃时中性溶液pH=6,该温度下pH<7的溶液可能呈碱性,故B错误;

C.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与溶质性质无关,故C错误;

D.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NH4Cl促进水电离、CH2COOH抑制水电离,二者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含有OH-的溶液

Bc(OH-)>c(H+)的溶液

Cc(OH-)>1×10-7mol•L-1的溶液

D滴入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任何电解质水溶液中都含有OH-、H+,所以含有OH-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可能呈酸性或中性,故A错误;

B.c(OH-)>c(H+)的溶液呈碱性、(OH-)=c(H+)的溶液呈中性、(OH-)<c(H+)的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

C.c(OH-)>1×10-7mol•L-1的溶液可能呈中性或酸性,与温度、离子积常数有关,故C错误;

D.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滴入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中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酸度(酸度单位:g/100ml),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_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______

(2)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______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______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l/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E.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总酸度的表达式(可以不必化简):______.(酸度:每100ml溶液中含有溶质酸的质量,单位:g/100ml)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酸碱反应生成了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故选酚酞;

白醋是酸,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答案为:酚酞,酸式滴定管;

(2)A与C刻度间相差1ml,说明每两个小格之间是0.10mL,A处的刻度为25,A和B之间是四个小格,所以相差0.40mL,则B是25.40mL,由于滴定管50.00mL刻度下方还有液体,所以实际溶液的液体大于24.60mL,

故答案为:25.40,大于24.60mL;

(3)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上面测得的醋酸浓度偏大,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导致氢氧化钠体积偏小,所以所测醋酸浓度偏小,故错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导致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以所测醋酸浓度偏大,故正确;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氢氧化钠浓度偏小,所以所用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测醋酸浓度偏大,故正确;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润洗锥形瓶导致醋酸的物质的量偏大,所以使用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测醋酸浓度判断,故正确;

E.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导致使用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小,所测醋酸浓度偏小,故错误;

故选BCD;

(4)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的量相等,两次使用氢氧化钠的平均体积==25.30mL,则醋酸的质量=

0.02530L×Cmol/L×60g/mol=1.518Cg  ,白醋体积均为VmL,所以其酸度==,、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根据酸碱反应生成了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故选酚酞;

白醋是酸,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答案为:酚酞,酸式滴定管;

(2)A与C刻度间相差1ml,说明每两个小格之间是0.10mL,A处的刻度为25,A和B之间是四个小格,所以相差0.40mL,则B是25.40mL,由于滴定管50.00mL刻度下方还有液体,所以实际溶液的液体大于24.60mL,

故答案为:25.40,大于24.60mL;

(3)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上面测得的醋酸浓度偏大,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导致氢氧化钠体积偏小,所以所测醋酸浓度偏小,故错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导致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以所测醋酸浓度偏大,故正确;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氢氧化钠浓度偏小,所以所用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测醋酸浓度偏大,故正确;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润洗锥形瓶导致醋酸的物质的量偏大,所以使用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测醋酸浓度判断,故正确;

E.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导致使用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小,所测醋酸浓度偏小,故错误;

故选BCD;

(4)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的量相等,两次使用氢氧化钠的平均体积==25.30mL,则醋酸的质量=

0.02530L×Cmol/L×60g/mol=1.518Cg  ,白醋体积均为VmL,所以其酸度==,、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说明0.1mol.L-1的NaHA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①稀释时,溶液中c(OH-)增大;②溶液的pH<7;③溶液中c(Na+)=c(A2-);④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稀释时,溶液中c(OH-)增大,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c(H+)减小,说明原来溶液中c(H+)>c(OH-),则溶液呈酸性,故正确;

②温度未知,所以不能根据溶液pH大小确定溶液酸碱性,故错误;

③溶液中c(Na+)=c(A2-),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A2-)+c(HA-)+c(OH-),则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故正确;

④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说明该物质为酸式盐,但不能说明溶液中c(H+)、c(OH-)相对大小,所以不能说明该溶液呈酸性,故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  )

A滴加酚酞后溶液显无色

BpH<7的溶液

C溶液中c(H+)>c(OH-

D溶液中含H+离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10,所以滴加酚酞后溶液显无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故A错误;

B.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导致水的pH减小,100℃蒸馏水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可能呈中性,故B错误;

C.溶液中c(H+)>c(OH-),则溶液一定呈酸性,c(H+)=c(OH-)的溶液呈中性,c(H+)<c(OH-)的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

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H+,所以含有氢离子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南昌校级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c(H+)=c(OH-)=10-6mol/L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若是强酸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弱碱反应,溶液呈酸性,若是弱酸强碱反应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常温下溶液可能显酸性,故C错误;

D.c(H+)=c(OH-)=10-6mol/L溶液,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一定呈中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c(OH-)=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c(H+)=10-7mol/L的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当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根据Kw=c(H+)•c(OH-),则c(OH-)=c(H+),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正确;

C、酸性碱性极弱的物质也可以使石蕊试液呈紫色,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故C错误;

D、(H+)=10-7mol•L-1的溶液,溶液的pH=7,如A所分析,溶液不一定成中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上海月考)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C混合溶液中,c(H+)=√Kw

D混合溶液的pH=7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一元酸和一元碱的相对强度不知,因此无法判定得到的盐溶液的酸碱性,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B+)=c(OH-)+c(A-),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故B错误;

C.Kw=c(H+)×c(OH-),当c(H+)=,则c(H+)=c(OH-),即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

D.溶液的温度不知道,不能根据pH=7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巴彦淖尔校级期中)在25℃时,某稀溶液中有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可能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值一定是1

D该溶液的pH值不可能为13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在25℃时,某稀溶液中有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1×10-7mol•L-1,说明溶液中的溶质抑制水电离,则溶质为酸或碱,

A.通过以上分析知,该溶液可能呈酸性,故A正确;

B.通过以上分析知,该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故B错误;

C.如果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的pH=1,如果该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的pH=13,故C错误;

D.根据C知,该溶液的pH=1或13,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pH=6的溶液

B含有H+的溶液

C遇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Dc(H+)>c(OH-)的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100℃时纯水中pH=6,而纯水是中性液体,故A错误;

B.任何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含有氢离子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故B错误;

C.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10,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pH小于8,常温下,7≤pH<8时溶液不呈酸性,故C错误;

D.当c(OH+)<c(H+),则溶液一定显示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c(H+)>c(OH-)的任意水溶液

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的某溶液

D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c(H+)>c(OH-)的任意水溶液都呈酸性,故A正确;

B.酚酞试液的变色范围是8-10,所以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可能呈中性或碱性或酸性,故B错误;

C.100℃的水中pH=6,水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

D.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所以该反应不一定呈酸性,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春•乐山校级期中)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加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

BpH=7 的溶液

Cc(H+)=10-14mol/L的溶液

Dc(OH-)= 的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甲基橙显色范围:3.1-4.4,加甲基橙呈黄色,溶液的pH只要大于4.4即可,不一定是中性溶液,故A错误;

B.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当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c(H+)=10-14的溶液,pH=14,溶液是强碱性溶液,故C错误;

D.根据Kw=c(H+)•c(OH-),c(OH-)= 的溶液则c(OH-)=c(H+),溶液一定呈中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抚州校级月考)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氨水和硫酸铵的混合液中c(NH4+)=2c(SO42-

Cc(H+)=10-7 mol•L-1的溶液

D=10-14的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pH=7的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或碱性,如果该溶液中c(H+)=c(OH-),则溶液呈中性,如果溶液中c(H+)>c(OH-)则呈酸性,如果c(H+)<c(OH-),则呈碱性,故A错误;

B.氨水和硫酸铵的混合液中c(NH4+)=2c(SO42-),根据电荷守恒得c(H+)=c(OH-),则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

C.c(H+)=10-7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碱性或中性,要根据c(H+)、c(OH-)相对大小判断溶液是否呈中性,故C错误;

D.=10-14的溶液,说明c(H+)远远小于c(OH-),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

A含H+的溶液

Bc(OH-)<c(H+)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酸、碱、盐溶液中同时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错误;

B.溶液的酸碱性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如果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该溶液一定呈酸性,故B正确;

C.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而不在于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浓度绝对值大小,且温度未知,如100℃pH=6为中性,故C错误;

D.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电化学基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