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共26089题
在建设项目进展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永恒的,因此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 )控制。
A.静态
B.动态
C.主动
D.被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基础代谢率低于正常范围的疾患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基础性代谢率低于正常范围的疾患:甲状腺功能减退、艾迪生病、肾病综合征、垂体性肥胖症以及病理性饥饿。
女,50岁,头部棍击伤,无昏迷史及意识障碍,无颅骨骨折,1个月后出现颅内高压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 – 300毫升。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 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源性癲痫等局源性脑症状。
慢性全心衰患者长期体循环淤血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慢性全心衰患者长期体循环淤血导致肝淤血,长期肝淤血可导致心源性肝硬化。
含生物碱成分的药材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吴茱萸化学成分:①生物碱类:有吴茱萸胺Ⅰ、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②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吴萸烯,为油的香气成分,并含罗勒烯、吴萸内酯等。③三萜类:柠檬苦素、吴茱萸苦素等
女,48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0年,喘憋1天。查体:BP120/79mmHg,端坐位,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06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缓解该患者喘憋的首选药物为
正确答案
解析
喘憋的就是呼吸困难。呼吸困难、风心病、舒张压低、双肺湿罗音都指向一个问题——心衰。心衰首选利尿剂。
已知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向盛有少量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MnO4-+______ H2C2O4+______ H+=______ Mn2++______ CO2↑+______ 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
据此,乙二酸分解的产物为______.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乙二酸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酸性比碳酸强,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酸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
(2)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向盛有少量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还原性;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3)加热乙二酸,反应物通入B,使CuSO4粉末变蓝,说明有水生成,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装置D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F中CuO粉末变红、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所以乙二酸的分解产物为CO、CO2、H2O;装置F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O+CO Cu+CO2;
(4)2.52g草酸晶体的物质的量==0.02mol,
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100mL×10-3L/mL×0.2mol/L=0.02mol;
所以反应生成NaHC2O4,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1)HCO3-+H2C2O4=HC2O4-+CO2↑+H2O;
(2)还原性,2、5、6、2、10、8;
(3)CO、CO2、H2O,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CuO+CO Cu+CO2;
(4)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1)合成氨反应反应:N2(g)+3H2(g) 2NH3(g)
若在恒温下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CH4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Al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最后得到深蓝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正确答案
(1)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所以若在恒温下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N2(g)+3H2(g) 2NH3(g),向右进行,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故答案为:向右;不改变;
(2)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反应①+②可得到2CH4(g)+4NO2(g)═2N2(g)+2CO2(g)+4H2O( g ),
△H=(-574kJ•mol-1)+(-1160kJ•mol-1)=-1734kJ•mol-1,
则CH4(g)+2NO2(g)═N2(g)+CO2(g)+2H2O( g )△H=-867kJ•mol-1,
故答案为:CH4(g)+2NO2(g)═N2(g)+CO2(g)+2H2O( g )△H=-867kJ•mol-1;
(3)AlCl3和浓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3H2O,
故答案为:Al(OH)3;Al3++3NH3•H2O=Al(OH)3↓+3NH4++3H2O;
(4)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l-)+c(OH-),c(NH4+)=c(Cl-),c(H+)=c(OH-),溶液显中性,
故答案为:中.
NaClO和KAl(SO4)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均可应用于造纸业.
(1)工业上可用氯化钠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得NaClO,工业上制取NaClO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电解后的溶液PH______ 7(填大于、小于、等于);其原因是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KAl(SO4)2溶液中质子守恒等式为______
(3)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饱和NaClO和KAl(SO4)2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
①打开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②将烧瓶中的混合液在阳光照射下,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充分反应后集气瓶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在光照射下混合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若将分液漏斗中的KAl(SO4)2溶液换成硫酸亚铁铵(一种复盐:(NH4)2SO4•FeSO4)溶液,其他不变.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滴入足量的硫酸亚铁铵溶液.观察到烧瓶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但是没有观察到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时烧瓶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取100mL 0.1mol/L Ba(OH)2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KHSO4溶液至Ba2+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的PH值为______ (忽略两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混合后溶液的温度为100℃,100℃时Kw=1x10-12)
正确答案
(1)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溶液;氯气全部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溶液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H2OClO-+H2↑;次氯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ClO-+H2O⇌HClO+OH-;故答案为:Cl-+H2O
ClO-+H2↑;大于;ClO-+H2O⇌HClO+OH-;
(2)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离子,质子守恒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守恒,c(H+)=c(OH-)+3c(Al(OH)3);故答案为:c(H+)=c(OH-)+3c(Al(OH)3);
(3)①烧瓶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铝离子水解显酸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Al3++3H2O=3HClO+Al(OH)3↓;故答案为:3Cl-+Al3++3H2O=3HClO+Al(OH)3↓;
②将烧瓶中的混合液在阳光照射下,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为氯气,充分反应后集气瓶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为氧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配平得到:4HClO2H2O+2Cl2↑+O2↑;
故答案为:4HClO2H2O+2Cl2↑+O2↑;
(4)若将分液漏斗中的KAl(SO4)2溶液换成硫酸亚铁铵(一种复盐:(NH4)2SO4•FeSO4)溶液,其他不变.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滴入足量的硫酸亚铁铵溶液.观察到烧瓶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但是没有观察到黄绿色气体产生,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次氯酸根离子教育氧化性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6Fe2++3H2O=2Fe(OH)3↓+4Fe3++3Cl-;
故答案为:3ClO-+6Fe2++3H2O=2Fe(OH)3↓+4Fe3++3Cl-;
(5)取100mL 0.1mol/L Ba(OH)2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KHSO4溶液至Ba2+恰好完全沉淀,Ba(OH)2溶液与KHSO4溶液至Ba2+恰好完全沉淀,需要同浓度溶液体积为100ml,反应物质的量之比为1:1,剩余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1mol,浓度c(OH-)==0.05mol/L;100℃时Kw=1x10-12,c(H+)=
=2×10-11mol/L;PH=-lg2×10-11mol/L=10.7,故答案为:10.7;
复分解反应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较强酸可制取较弱酸.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也是复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中,弱酸强碱盐中弱酸根离子对应的弱酸越弱,其盐越容易发生水解.
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__(填编号).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D.CO2+H2O+2C6H5ONa-→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CH3COONa+HCN
(2)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的规律.下列变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固体
③蒸发KCl和NaNO3的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
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为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5mol/L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编号).
①C6H5OH(苯酚) ②CH3COOH ③HClO4 ④HClO ⑤H2SO4
(4)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纯水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①NaOH、②CH3COOH、③NaClO,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填编号).
(5)25℃时,M酸溶液的pH=a,N碱溶液的pH=b.
①若X为强酸,Y为强碱,且a+b=14,若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此时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阴离子浓度,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若X的化学式为HR,Y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MOH)>c(M+)>c(R-)>c(H+)>c(OH-)
b c(HR)>c(M+)>c(R-)>c(OH-)>c(H+)
c c(R-)>c(M+)>c(H+)>c(OH-)
d c(M+)>c(R-)>c(OH-)>c(H+)
e c(M+)+c(H+)=c(R-)+c(OH-)
正确答案
(1)六种盐都为强碱弱酸盐,盐的pH越大,说明对应的酸水解程度越大,则对应的酸越弱,则
A.酸性H2CO3>HClO>HCO3-,应生成NaHCO3,所以反应不能发生,故A错误;
B.酸性H2CO3>HClO>HCO3-,应生成NaHCO3,反应能进行,故B正确;
C.酸性H2CO3>C6H5OH>HCO3-,应生成NaHCO3故C正确;
D.酸性H2CO3>C6H5OH>HCO3-,应生成NaHCO3,故D错误;
E、C6H5OH>HCO3-,故能生成NaHCO3,故E正确;
F、CH3COOH酸性大于HCN,反应能发生,故C正确.
故答案为AD;
(2)由题意可知,三个反应都有沉淀生成,根据所给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为:反应能够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故答案为:反应能够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3)酸性越强,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所以氢离子浓度从大到小顺序为:⑤③②④①,所以PH从大到小顺序为①④②③⑤,故答案为:①④②③;
(4)在水中加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易水解的盐促进电离,所以电离程度最大的为NaClO,故答案为:③;
(5)①将25℃的规律迁移过来,即可知该温度下:pH之和为14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谁弱显谁性,无弱显中性.本题中“A为强酸,B为强碱”,故混合溶液呈中性,pH=7,由于溶液呈中性,故c(H+)=c(OH-),若A为一元酸,B为一元碱,结合电荷守恒可知,酸的阴离子浓度等于碱的阳离子浓度.若酸是n(n≠1)元强酸而碱为一元强碱,则其电荷守恒关系式中,碱的阳离子浓度等于酸的阴离子浓度的n倍,所以碱的阳离子浓度大于酸的阴离子浓度,
故答案为:7; 酸是二元强酸,碱是一元强碱;
②由于混合溶液呈酸性,根据“pH之和为14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谁弱显谁性,无弱显中性”可判断HR一定是弱酸,则R-离子一定能发生水解;
MOH不可能大于由于溶液呈酸性,故c(H+)>c(OH-),排除b、d,根据c(H+)>c(OH-)和c(M+)+c(H+)=c(R-)+c(OH-)可得c(R-)>c(M+),则a错误,
由于OH-和H+均来自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其浓度应该很小,故c(R-)>c(M+)>c(H+)>c(OH-),即c正确.由电荷守恒可知e正确;故答案为:R-、c e.
将1.12L标准状况下由X、Y组成的混合气体用水全部吸收得到1L溶液,测得pH=1,则X、Y可能是( ),X与Y的体积比为( )
正确答案
A、H2,Cl2的混合气体,用水吸收,氢气不能被吸收,混合气体不能全部吸收,故A错误;
B、NO2与O2按4:1混合,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气体全部被吸收,1.12L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NO2与O2分别为0.04mol、0.01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HNO30.04mol,所以溶液中c(H+)=0.04mol/L,不是0.1mol/L,故B错误;
C、Cl2与SO2按1:1混合,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气体全部被吸收,1.12L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Cl2与SO2分别为0.025mol、0.025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HCl0.05mol,生成H2SO40.025mol,所以溶液中c(H+)==0.1mol/L,故C正确;
D、NO与O2按4:3混合,发生反应4NO2+3O2+2H2O=4HNO3,气体全部被吸收,1.12L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NO与O2分别为×0.05mol、
×0.05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HNO3
×0.05mol,所以溶液中c(H+)=
×0.05mol/L=0.029mol/L,不是0.1mol/L,故D错误.
故选:C.
已知由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F、X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B、X为单质,D常温下为无色液体,E是大气污染物且为红棕色气体,F是一元强酸,反应①是工业制备F的第一步反应.A、B含同一种元素.(某些产物可能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l)B的电子式为______.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关于比较B和X所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比较两种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②比较两种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④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氧化性
(3)已知常温下1mol气体E发生反应③放出46kJ热量,写出气体E与D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在常温下,向V1L pH=a的A溶液中加入V2L pH=b的盐酸,且a+b=14,若反应后溶液的pH<7,则v1和v2的关系为V1______V2(选填“>”、“<”或“无法确定”),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正确答案
D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为水,E是大气污染物且为红棕色气体,所以E是二氧化氮,X是单质,C和X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X是单质,所以X是氧气,C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F是一元强酸,所以F是硝酸,B是单质,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则B是氮气,A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A、B含同一种元素,根据元素守恒知,A是氨气.
(1)氮气的电子式为:
,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故答案为:
;4NH3+5O24NO+6H2O,
(2)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注意氧元素自身不能形成氧化物,
①不能根据两种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确定非金属性强弱,故错误;
②比较两种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能确定非金属性强弱,故正确;
③氧元素自身不能形成氧化物,故错误;
④氧元素自身不能形成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①③④;
(3)1mol气体二氧化氮发生反应③放出46kJ热量,则3mol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放出138kJ热量,所以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
故答案为: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
(4)在常温下,向V1L pH=a的氨水溶液中c(OH-)=10 a-14 mol/L,
V2L pH=b的盐酸溶液中c(H+)=10-b mol/L,且a+b=14,所以c(OH-)=c(H+)=10-b mol/L=10 a-14 mol/L<c(NH3.H2O),
若反应后溶液的pH<7,则盐酸应过量,所以v1和v2的关系为V1<V2,
溶液呈酸性,则c(OH-)<c(H+),如果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铵多,则离子大小顺序是c(Cl-)>c(NH4+)>c(H+)>c(OH-),如果溶液中的溶质盐酸多,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l-)>c(H+)>c(NH4+)>c(OH-),故答案为:c(Cl-)>c(NH4+)>c(H+)>c(OH-)或c(Cl-)>c(H+)>c(NH4+)>c(OH-).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有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已知:①A、C溶液J pH'均大于7,相同浓度的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C溶和D溶液相遇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1)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25℃时,0.lmol.L-1B溶液的pH=a,则8溶液中c(H+)-c(NH3•H2O)=______(用含有a的关系式表示).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5)在一定体积的0.005mol•L-1的C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0125mol.L-1的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11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则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______.
正确答案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有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①A、C溶液pH均大于7,说明一种是强碱,一种是弱酸强碱盐,弱酸强碱盐是醋酸钠;
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只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一种溶液含有钡离子,一种溶液含有硫酸根离子;
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一种溶液含有铵根离子,一种溶液含有氢氧根离子,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且相同浓度的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所以A是醋酸钠、B是氯化铵、C是氢氧化钡、D是硫酸钠.
(1)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醋酸钠、B是氯化铵、C是氢氧化钡、D是硫酸钠,故答案为:CH3COONa;NH4Cl;Ba(OH)2;Na2SO4;
(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答案为:Ba2++SO42-=BaSO4↓;
(3)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得c(H+)+c(NH4+)=c(OH-)+c(Cl-),根据溶液中物料守恒得 c(NH3.H2O)+c(NH4+)=c(Cl-),
将两个等式相减得c(H+)-c(NH3•H2O)=c(OH-)=10 a-14,故答案为:10 a-14;
(4)根据题意知,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相等,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氨水、氯化钡和氢氧化钡,氯化钡和氢氧化钡的浓度相等,氨水的浓度是氯化钡和氢氧化钡浓度的2倍,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最大,钡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等,氨水是弱碱部分电离导致氯离子浓度大于铵根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氢离子浓度最小,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OH-)>c(Ba2+)=c(Cl-)>c(NH4+)>c(H+),
故答案为:c(OH-)>c(Ba2+)=c(Cl-)>c(NH4+)>c(H+);
(5)混合溶液的pH=11,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mol/L=10-3 mol/L,设氢氧化钡的体积为X,盐酸的体积为Y,c(OH-)=
=
=10-3 mol/L,X:Y=1:4,故答案为:1:4.
有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共20mL,在此溶液中滴入0.025mol•L-1的Ba(OH)2溶液,生成BaSO4的量和溶液pH的变化如图,求:
(1)滴入Ba(OH)2前原混合液中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A点溶液的pH.(lg5=0.7)
正确答案
由图可知,0~20mLBa(OH)2溶液发生H2SO4+Ba(OH)2═BaSO4↓+H2O,20mL~60mLBa(OH)2溶液发生发生
H++OH-═H2O,
(1)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则
H2SO4+Ba(OH)2═BaSO4↓+H2O
1 1
x 0.02L×0.025mol•L-1=
,解得x=0.0005mol,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mol•L-1,
设HCl的物质的量为y,则
H++OH-═H2O
1 1
y 0.04L×2×0.025mol•L-1=
,解得y=0.002mol,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答:滴入Ba(OH)2前原混合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mol•L-1;
(2)由图可知,A点硫酸完全反应,氢离子的浓度为=0.05mol/L,
则pH=-lg0.05=1.3,答:A点溶液的pH为1.3.
为了测定K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组成,某学生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实验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求所用Ba(OH)2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混合物中K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4)在25℃时,取下第3组实验所得溶液体积的1/10,加水配成500mL溶液,求此溶液pH(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2.758
(2)0.056mol/L
(3)5∶2
(4)1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