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已知向NaX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可以生成HY和Na2CO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质子的能力:Y->CO32->X->HCO3-

B酸性由强至弱:H2CO3>HX>HY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Na+)>c(X-)>c(HCO3-)>c(H+)>c(OH-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向NaX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只能生成HX和NaHCO3,则酸性H2CO3>HX>NaHCO3,向NaY溶液中通入CO2,只生成HY和Na2CO3,则酸性NaHCO3>HY,酸性越弱对应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所以则结合质子能力:Y->CO32->X->HCO3-,故A正确;

B.向NaX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只能生成HX和NaHCO3,则酸性H2CO3>HX>NaHCO3,向NaY溶液中通入CO2,只生成HY和Na2CO3,则酸性NaHCO3>HY,则有酸性由强到弱:H2CO3>HX>HY,故B正确;

C.酸性H2CO3>HX>NaHCO3>HY,碱性强弱可以利用越弱越水解判断,所以碱性:NaHCO3<NaX<Na2CO3<NaY,故C错误;

D.向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生成HX,由于HX发生电离,则c(Na+)>c(X-),由于酸性HX>HCO3-,则则c(HCO3-)>c(HX)>c(X-),则c(Na+)>c(HCO3-)>c(HX)>c(X-)>c(OH-),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25℃时,NH3•H2O电离常数Kb=1.8×10-5,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1.8×10-11,计算0.5mol/L氨水的pH约为______.(已知lg3≈0.5)在某氯化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某浓度的氨水后,测得混合液PH=11,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______

正确答案

11.5

1.8×10-5mol/L

解析

解:已知氨水电离生成等量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b====1.8×10-5 ,所以c(OH-)=3×10-3mol/L,则c(H+)=×10-11mol/L,所以pH=11.5;

25℃时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1.8×10-11,pH=11.0,c(OH-)=0.001mol/L,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1.8×10-5mol/L,

故答案为:11.5;1.8×10-5mol/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常温下,下列有关酸HA的叙述中,不能说明HA是弱酸的是(  )

①取0.1mol/L的HA溶液,其溶液的pH为2

②测0.01mol/L的NaA溶液,其溶液的pH大于7 

③用HA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很暗

④等体积pH=4的盐酸和HA稀释到pH=5,HA加水量多

⑤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HA分别和足量锌反应,盐酸产生的氢气的量少.

⑥将pH=3的HA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则HA为弱酸

⑦在0.1mol/L的NaA溶液中,其中c(Na+)>c(A-

⑧该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气体.

A③⑧

B③④⑥

C②④⑦⑧

D②③⑤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取0.1mol/L的HA溶液,其溶液的pH为2,则HA不完全电离,能说明HA是弱酸,故不选;

②测0.01mol/L的NaA溶液,其溶液的pH大于7,说明NaA是强碱弱酸盐,所以能说明是弱酸,故不选;

③用HA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很暗,只能说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小,不能说明该酸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说明该酸是弱酸,故选;

④等体积pH=4的盐酸和HA稀释到pH=5,HA加水量多,则HA在水溶液里不完全电离,所以说明HA是弱酸,故不选;

⑤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HA分别和足量锌反应,盐酸产生的氢气的量少,则盐酸的物质的量小于HA,所以说明HA是弱酸,故不选.

⑥将pH=3的HA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酸过量,则说明HA不完全电离,所以HA为弱酸,故不选;

⑦在0.1mol/L的NaA溶液中,其中c(Na+)>c(A-),c(H+)<c(OH-),溶液呈碱性,则NaA是强碱弱酸盐,所以说明该酸是弱酸,故不选;

⑧该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气体,只能说明该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说明该酸是弱酸,故选;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的Zn片,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始终相同

B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减小

C醋酸钠溶液中存在反应:CH3COONa+H2O=CH3COOH+NaOH

D在25℃时,将a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NH4+)=c(Cl-),则25℃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反应速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开始时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反应速率相等,但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在反应的过程中还要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后来醋酸中氢离子浓度一直大,速率也大,故A错误;

B、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根据K==不变,所以也不变,故B错误;

C、醋酸钠溶液的水解应该是可逆符号,故C错误;

D、在25℃下,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0.01mol/L,根据物料守恒得n(NH3.H2O)=(a-0.01)mol/L,根据电荷守恒得c(H+)=c(OH-)=10-7mol/L,溶液呈中性,NH3•H2O的电离常数Kb===,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兴趣小组对乙酸进行研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酸的熔点16.6℃、沸点为117.9℃.乙酸应保存在______ (填试剂瓶的名称)中.

(2)温度较低时无水乙酸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这时为了从试剂瓶中取出乙酸,先要完成的操作是______ (填选项)

A.将试剂瓶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B.将试剂瓶直接放在热水浴中

C.用塑料袋将试剂瓶包好再放在热水浴中 D.用抹布将试剂瓶包好再放在热水浴中

【实验一】测定常温下某乙酸溶液中乙酸的电离度

已知:电离度=

(3)为准确测定某乙酸溶液试样(以下简称“试样”)的浓度,用滴定管童取25.00mL试 样,移入经试样润洗过的250mL锥形瓶中,加2滴酚酞,用O.1000mol.L-1 NaOH标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做3次平行实验,记录数据.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

(4)改正(3)的错误后,测得NaOH标准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0.00mL.使用______测定试样的pH,经过3次平行实验测得的PH都为2.98.

(5 )已知:10-2.98=0.001040,则在该温度下此试样中乙酸的电离度为______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该试样中乙酸电离度的影响

(6 )为了实现该实验目的,利用实验一的结果,还需要增加实验,其方案为______

(7)采用DIS技术(如图1)可更快更直观地得出实验结果.

将20.00mLO.1000mol•L-1的乙酸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加热,用pH传感器 和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用朗威DIS 6.8软件分析数据并以温度为横轴、pH为纵轴作图,得到如图2的图象.该实验可推出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为了取用方便,醋酸溶液要保存在细口瓶中,故答案为:细口瓶;

(2)温度较低时,醋酸变为醋酸晶体,要取用时,应将试剂瓶放在热水浴使其融化,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应用塑料袋将试剂瓶包好再放在热水浴中,故选C;

(3)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标准液润洗,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锥形瓶用试样润洗;

(4)实验室用pH计测量pH计,故答案为:pH计;

(5)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得c(CH3COOH)==0.08mol/L,

电离度==1.300%,故答案为:1.300%; 

(6)只有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时,才能确定pH与温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测定同一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pH;

(7)根据图象知,温度越高,乙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pH越小,故答案为:随着温度升高,乙酸的电离度增大.

解析

解:(1)为了取用方便,醋酸溶液要保存在细口瓶中,故答案为:细口瓶;

(2)温度较低时,醋酸变为醋酸晶体,要取用时,应将试剂瓶放在热水浴使其融化,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应用塑料袋将试剂瓶包好再放在热水浴中,故选C;

(3)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标准液润洗,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锥形瓶用试样润洗;

(4)实验室用pH计测量pH计,故答案为:pH计;

(5)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得c(CH3COOH)==0.08mol/L,

电离度==1.300%,故答案为:1.300%; 

(6)只有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时,才能确定pH与温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测定同一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pH;

(7)根据图象知,温度越高,乙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pH越小,故答案为:随着温度升高,乙酸的电离度增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甲酸溶液的c(H+)=10-2mol/L

B甲酸以任何比与水互溶

C10mL1mol/L甲酸恰好与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

D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1mol/L甲酸溶液的c(H+)=10-2mol/L<1mol/L,说明甲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A正确;

B.甲酸和水以任何比例互溶,说明甲酸溶解性较大,不能说明甲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

C.10mL1mol/L甲酸恰好与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说明甲酸是一元酸,但不能说明甲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只有甲酸和盐酸等浓度时才能根据其溶液导电性强弱判断甲酸电解质强弱,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氢氟酸(HF)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F⇌H++F-.25℃下,向20mL0.2mol•L-1的氢氟酸中滴加0.2mol•L-1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电离度(α)和电离平衡常数(K)一样,可以用来衡量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能力.

电离度(α)=×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氟酸的稀溶液中,通过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氢氟酸的电离度[α(HF)]增大的是______,可使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增大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稀释

(2)在此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为:______

电离度α(HF)为_______%.

(3)下列有关图中各点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在A处溶液中:c(F-)+c(HF)=0.2mol•L-1

b.在B处溶液中:c(H+)+c(HF)=c(OH-

c.在B处溶液中:c(Na+)>c(F-)>c(H+)>c(OH-)   

d.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Ka(HF)

(4)已知该温度下Ksp(CaF2)=1.5×10-10.取B点时的溶液10mL与90mL1×10-4 mol•L-1

CaCl2溶液混合,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正确答案

解:(1)HF酸中存在HF⇌F-+H+,为使电离度增大,应使平衡正向移动,

a.升高温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常数或电离度增大,故a正确;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以及c.加入少量NaF固体,都可使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度减小,故b、c错误,

d、加水稀释会促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电离度增大,故d正确;所以ad能使电离度增大,但是K只是温度的函数,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K增大.

故答案为:ad;a;

(2)由图象可知0.2mol•L-1的氢氟酸的pH=2,则c(H+)=0.01mol/L,可知电离的c(HF)=0.01mol/L,

则α==5%,

K==≈5×10-4

故答案为:5×10-4; 5;

(3)a.在A处溶液中,由于加入NaOH溶液,则总体积大于20mL,则c(F-)+c(HF)<0.2mol•L-1,故a错误;

b.在B处溶液中,HF和NaOH完全反应生成NaF,由质子守恒可知:c(H+)+c(HF)=c(OH-),故b正确;

c.在B处溶液pH>7,则c(H+)<c(OH-),故c错误;

d.由于温度不变,则电离常数不变,则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Ka(HF),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4)混合溶液中氟离子浓度为:c(F-)=10-2mol/L,钙离子浓度为:c(Ca2+)=9×10-5mol/L,则Qc=9×10-9>Ksp,所以有沉淀产生,

答:混合后c(F-)=10-2mol/L,c(Ca2+)=9×10-5mol/L,Qc=9×10-9>Ksp有沉淀产生.

解析

解:(1)HF酸中存在HF⇌F-+H+,为使电离度增大,应使平衡正向移动,

a.升高温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常数或电离度增大,故a正确;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以及c.加入少量NaF固体,都可使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度减小,故b、c错误,

d、加水稀释会促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电离度增大,故d正确;所以ad能使电离度增大,但是K只是温度的函数,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K增大.

故答案为:ad;a;

(2)由图象可知0.2mol•L-1的氢氟酸的pH=2,则c(H+)=0.01mol/L,可知电离的c(HF)=0.01mol/L,

则α==5%,

K==≈5×10-4

故答案为:5×10-4; 5;

(3)a.在A处溶液中,由于加入NaOH溶液,则总体积大于20mL,则c(F-)+c(HF)<0.2mol•L-1,故a错误;

b.在B处溶液中,HF和NaOH完全反应生成NaF,由质子守恒可知:c(H+)+c(HF)=c(OH-),故b正确;

c.在B处溶液pH>7,则c(H+)<c(OH-),故c错误;

d.由于温度不变,则电离常数不变,则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Ka(HF),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4)混合溶液中氟离子浓度为:c(F-)=10-2mol/L,钙离子浓度为:c(Ca2+)=9×10-5mol/L,则Qc=9×10-9>Ksp,所以有沉淀产生,

答:混合后c(F-)=10-2mol/L,c(Ca2+)=9×10-5mol/L,Qc=9×10-9>Ksp有沉淀产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H2O2在工业、农业、医药上都有广泛的用途.

(1)H2O2是二元弱酸,写出第一步的电离方程式______,第二步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2=______

(2)许多物质都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一种观点认为: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先被H2O2氧化(或还原),后又被H2O2还原(或氧化).下列物质都可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先被氧化,后被还原的是______

①I-             ②Fe3+              ③Cu2+            ④Fe2+

(3)用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合成H2O2,具有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电池总反应为:H2+O2+OH-=H2O+HO2-.写出正极反应式:______

(4)H2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强氧化剂.电镀废水(主要含Cu2+、Ni2+,还含少量Fe3+、Fe2+、Cr3+等)制备硫酸镍的一种流程如下:

①第(ⅰ)步,加入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第(ⅱ)步,滤渣中的主要成分在医疗上的用途是______

③为测定NiSO4•n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627g样品,配制成250.00mL溶液.准确量取配制的溶液25.00mL,用0.04000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消耗EDTA标准溶液25.00mL.则硫酸镍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H2O2为二元弱酸,分2步电离,电离方程式分别为:H2O2⇌H++HO2-,HO2-⇌H++O22-,第二步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2=

故答案为:H2O2⇌H++HO2-

(2)①I-的化合价可先升高到0价,再降低到-1价,符合题意;

②Fe3+的化合价只能先降低,然后再升高,不符合题意;

③Cu2+的化合价只能先降低,然后再升高,不符合题意,

④Fe2+的化合价可先升高到+3价,再降低到+2价,符合题意,

故选:①④;

(3)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是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H2O+2e-=HO2-+OH-,故答案为:O2+H2O+2e-=HO2-+OH-

(4)①双氧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在医疗上的用途是检验尿糖,故答案为:尿糖的检测;

③NiSO4•nH2O~EDTA

   0.001mol    0.04000mol•L-1×0.025L.

则250.00mL溶液中含有NiSO4•nH2O 0.01mol,即=0.01mol,解n=6,所以硫酸镍晶体的化学式为NiSO4•6H2O,

故答案为:NiSO4•6H2O.

解析

解:(1)H2O2为二元弱酸,分2步电离,电离方程式分别为:H2O2⇌H++HO2-,HO2-⇌H++O22-,第二步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2=

故答案为:H2O2⇌H++HO2-

(2)①I-的化合价可先升高到0价,再降低到-1价,符合题意;

②Fe3+的化合价只能先降低,然后再升高,不符合题意;

③Cu2+的化合价只能先降低,然后再升高,不符合题意,

④Fe2+的化合价可先升高到+3价,再降低到+2价,符合题意,

故选:①④;

(3)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是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H2O+2e-=HO2-+OH-,故答案为:O2+H2O+2e-=HO2-+OH-

(4)①双氧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在医疗上的用途是检验尿糖,故答案为:尿糖的检测;

③NiSO4•nH2O~EDTA

   0.001mol    0.04000mol•L-1×0.025L.

则250.00mL溶液中含有NiSO4•nH2O 0.01mol,即=0.01mol,解n=6,所以硫酸镍晶体的化学式为NiSO4•6H2O,

故答案为:NiSO4•6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湛江期末)1mol•L-1的稀醋酸中存在平衡:CH3COOH⇌CH3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盐酸,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则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加入少量NaOH固体,与CH3COOH电离生成的H+结合,使电离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B正确;

C.盐酸是强电解质,加入后溶液中c(H+)增大,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但是达到新的平衡时,溶液中c(H+)增大,故C错误;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电离平衡可知,c(CH3COO-)增大,则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5春•广安期末)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pH=11的下列四种水溶液:

a.Na2CO3,b.NaClO,c.NaHCO3,d.CH3COON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编号);将NaHCO3溶液蒸干灼烧所得固体名称为______

(2)25℃,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水解平衡将_____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其溶液中c(H+)•c(OH-)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______;水解常数其Kb的值是______(列出数学表达式并化简).

正确答案

d>c>b>a

碳酸钠

正向

不变

变大

解析

解:(1)阴离子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相同PH的溶液浓度越小,酸性强弱:CH3COOH>H2CO3>HClO>HCO3-,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c>b>a,因为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所以NaHCO3水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物质是碳酸钠;故答案为:d>c>b>a;碳酸钠;

(2)水稀释过程中,越稀越水解,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其溶液中c(H+)•c(OH-)将不变;的分子降分母都乘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得,而加水体积变大,所以醋酸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减小,所以将变大

;Kb===,故答案为:正向;不变;变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 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为HF>HNO2>HCN

DK(HCN)<K(HNO2)<K(HF)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CN<HNO2<HF,

A.相同温度下,酸的酸性越强,其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氢氟酸的酸性最强,则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大,故A正确;

B.亚硝酸的酸性大于氢氰酸而小于氢氟酸,所以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6×10-4,故B错误;

C.强酸制取弱酸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CN<HNO2<HF,故C正确;

D.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CN<HNO2<HF,相同温度下,酸的酸性越强,其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所以其电离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K(HCN)<K(HNO2)<K(HF),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不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在体积和pH都相等的盐酸和醋酸中,已提供的H+的浓度和其物质的量相等,但由于醋酸是弱酸,只有部分电离,盐酸是强酸,已经完全电离,所以可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显然是醋酸大于盐酸,与足量的锌反应时,消耗锌的质量是醋酸大于盐酸,要使两种酸中生成的氢气的量相等,则在醋酸中加入的锌粒质量应较小,盐酸中加入的锌粒质量较大,故A正确;

B.当加入的锌粒质量不等而产生等量的氢气时,说明参加反应的锌粒相等,乙烧杯中醋酸一定有剩余,故B错误;

C.醋酸和盐酸都是一元酸,生成等量的氢气时转移电子数相等,所以消耗的锌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由于醋酸还能继续电离而盐酸不能,所以反应开始后,醋酸中的H+浓度大于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则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⑤④②

C③②①⑤④

D⑤②④①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NH42SO4、④NH4NO3水解呈酸性,pH<7;③NH4HSO4电离出H+呈酸性,pH<7;②NaNO3不水解,pH=7;⑤CH3COONa水解呈碱性,pH>7,①、④比较,前者c(NH4+)大,水解生成c(H+)大,pH小,①③比较,后者电离出c(H+)比前者水解出c(H+)大,pH小,所以③①④②⑤,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图1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简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2)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

A.是a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mL D.一定大于(50-a)mL 

(3)某温度(t0C)时,水的Kw=1.0×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250C,其理由是______.将此温度下pH=11的 NaOH溶液 a L 与pH=1H2SO4bL混合,若所得浊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

(4)已知250C,时0.1mol/L醋酸溶液达到平衡时的pH值为3,如果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pH值为5的盐酸,则电离平衡______(填“向左”“向右”“不移动”).若向原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3.2

D

大于

因为Kw大于10-14,温度升高水的电离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

10:1

向右

增大

解析

解:(1)由图知:量筒A与B之间有五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ml,即此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刻度A为4,则B刻度为3,凹液面最低处与3mL以上1个刻度处相平,所以液体体积为3.2mL,

故答案为:3.2; 

(2)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由于滴定管活塞下方或橡皮管无刻度,50mL滴定管中实际盛放液体的体积大于50ml,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大于(50-a)ml,

故答案为:D;

(3)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3>10-14,则该温度大于25℃;若将此温度(t℃)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此时NaOH溶液中c(OH-)=mol/L=0.01mol/L,稀硫酸溶液中c(H+)=0.1mol/L,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有0.01a=0.1b,a:b=10:1,

故答案为:大于;因为Kw大于10-14,温度升高水的电离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10:1;

(4)已知250C,时0.1mol/L醋酸溶液达到平衡时的pH值为3,如果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pH值为5的盐酸,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向原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醋酸的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

故答案为:向右;增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 CH3COOH溶液;②0.0l mol/L HC1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将①、④混合,若c(CH2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pH大于盐酸,pH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

A.酸或碱抑制水电离,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越大,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②③④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故A错误;

B.体积相等,②、③混合,溶液呈碱性,要使溶液呈中性,氨水少一点,酸多一些,所以:②>③,故B正确;

C.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如果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和醋酸钠,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则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①②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所以pH①>②;③④稀释相同的倍数,稀释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则pH③>④,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电化学基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