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共26089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氢钠属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错误;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氟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氟原子形成了一个共用电子对,氟化氢中氢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氟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用小黑点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则氟化氢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D.乙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两个碳原子之间通过共用2对电子形成一个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正确;
故选CD.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钠属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故A正确;
B、硫酸属于强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B正确;
C、氯化镁是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镁离子和两个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C错误;
D、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D正确;
故选C.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O______,K2SO4______,NH4NO3______.
正确答案
H2O⇌H++OH-
K2SO4=2K++SO42-
NH4NO3=NH4++NO3-
解析
解: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符号,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O⇌H++OH-,
K2SO4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42-,
NH4N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H4++NO3-,
故答案为:H2O⇌H++OH-;K2SO4=2K++SO42-;NH4NO3=NH4++NO3-.
按要求作答:
写出CH3COON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写出Na2S的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CH3COONa═CH3COO-+Na+
S2-+H2O⇌HS-+OH-、HS-+H2O⇌H2S+OH-
解析
解:强电解质的电离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用“⇌”,CH3COONa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a═CH3COO-+Na+,
Na2S是二元弱酸氢硫酸的盐,水解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
故答案为:CH3COONa═CH3COO-+Na+;S2-+H2O⇌HS-+OH-、HS-+H2O⇌H2S+OH-.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硝酸为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3-,故A正确;
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氯离子数目之比为1:1,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故B错误;
C.镁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12,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聚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的结构示简式为:-[-CH2-CH2-]-n,故D正确;
故选BC.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碳酸氢根不能分,应该为NaHCO3=Na++HCO3-,故A错误;
B、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即NaHSO4=Na++H++SO42-,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CH3COOH⇌CH3COO-+H+,故C错误;
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2013秋•淮安期末)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硫酸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A错误;
B.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错误;
C.硝酸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NO3=Na++NO3-,故C正确;
D.次氯酸为弱酸,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故D错误;
故选C.
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H2SO4______ ②KNO3______ ③Ba(OH)2______ ④KClO3______.
正确答案
H2SO4=2H++SO42-
KNO3═K++NO3-
Ba(OH)2=Ba2++2OH-
KClO3═K++ClO3-
解析
解:①硫酸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故答案为:H2SO4=2H++SO42-;
②硝酸钾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NO3═K++NO3-,
故答案为:KNO3═K++NO3-;
③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是由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构成,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
故答案为:Ba(OH)2=Ba2++2OH-;
④氯酸钾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3-,
故答案为:KClO3═K++ClO3-.
下列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H3COOH是弱电解质,CH3COOH⇌CH3COO-+H+,电离是可逆的,故A错误;
B.氢氧化钡是强碱,能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即Ba(OH)2=Ba2++2OH-,故B正确;
C.硫酸铝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故C正确;
D.NaHCO3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属于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要拆开,即NaHCO3=Na++HCO3-,故D错误;
故选BC.
下列电离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电离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电离方程式应为:Na3PO4═3Na++3PO43-,故A错误;
B.碳酸钙和硝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B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故C错误;
D.乙酸是弱酸,部分电离,需用可逆符号连接,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水中:水电离出H+、OH-,H+和H2O结合成H3O+,水部分电离,部分电离用“⇌”连接,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故A正确;
B.方程式左右电荷不守恒,硝酸铜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用“=”连接,电离方程式为Cu(NO3)2═Cu2++2NO3-,故B错误;
C.H2CO3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HCO3-⇌H++CO32-,故C错误;
D.NaOH为一元强碱,完全电离,部分电离用“=”连接,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aHC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错误;
B.NaHSO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正确;
C.Al2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2O32Al3++3O2-,故C正确;
D.CaC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aCO3=Ca2++CO32-,故D正确;
故选A.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是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HCO3-⇌H++CO32-,故A错误;
B.硫酸钡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SO4═Ba2++SO42-,故B错误;
C.氢气燃烧放热,△H<0,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 (l)△H=-285.8 kJ•mol-1,故C正确;
D.C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热化学方程式:C (s)+O2(g)═CO(g)△H=-110.5 kJ•mol-1,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硫酸铝强电解质,电离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故A错误;
B.NaHSO4是强酸强碱酸式盐,属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出Na+、H+、SO42-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属于强电解质,为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完全电离,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D.Na3PO4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3PO4=3Na++PO43-,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福清市校级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2SO4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A错误;
B、Ba(OH)2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错误;
C、NaN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NO3=Na++NO3-,故C正确;
D、MgSO4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SO4═Mg2++SO42-,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