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因此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A正确;
B、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正确;
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稳定性差异,细胞衰老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改变,C正确;
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D.
下列是某个二倍体哺乳动物的几种细胞,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若上述细胞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则该器官是睾丸,A错误;
B、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细胞有④⑤,B正确;
C、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②③④,C错误;
D、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③所示时期,D正确.
故选:BD.
如图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即图中b→c→a→b.
故选: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A正确;
B、在细胞分裂中期,由于染色体的运动等导致细胞内ATP消耗增加,但由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所以ATP含量基本保持相对平衡,B错误;
C、在细胞分裂前期,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正确;
D、在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D正确.
故选:B.
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④⑤,A错误;
B、①④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B正确;
C、①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C错误;
D、细胞④和⑥中均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因此均不存在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B.
如图为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时间(单位:h)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E阶段为分裂间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发生在分裂期,A错误;
B、BC阶段为分裂间期,此期间发生了DNA的复制,故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正确;
C、CD阶段为分裂期,CD阶段之前就完成了与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一个细胞周期应为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应表示为BC+CD或DE+EF,D错误.
故选:B.
若果蝇(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8)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6:16:0时,则该细胞处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为8,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8:16:16,与题意不符,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6:16:0,与题意相符,C正确;
D、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8:8:0,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C.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
(2)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条.
(3)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4)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象的部位是______,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DNA含量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解可知看出,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发生分离,因此其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其他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2)A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仍为体细胞.图A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由此可知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即8条.
(3)由于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
(4)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象的部位是卵巢,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第一极体,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DNA含量比例为4:2:1.
故答案为:
(1)A、B、C、E
(2)体细胞 8
(3)A、D
(4)卵巢 第一极体 4:2:1
解析
解:(1)分析图解可知看出,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发生分离,因此其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其他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2)A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仍为体细胞.图A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由此可知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即8条.
(3)由于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
(4)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象的部位是卵巢,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第一极体,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DNA含量比例为4:2:1.
故答案为:
(1)A、B、C、E
(2)体细胞 8
(3)A、D
(4)卵巢 第一极体 4:2:1
不同的生物材料均可能用来研究细胞的增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取菊花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时间如表(单位:h)
①表中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为______ h.
②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_____ 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G1期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
(2)细胞中的cdc28蛋白质能促进细胞由G1期进人S期的检验点(只有完成了检验点的工作,才允许细胞周期进一步进行).请根据以上资料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cdc28蛋白质的功能.
材料用具:正常酵母菌及培养液、相同密度的具有cdc28基因缺陷的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有螺旋盖的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①取正常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甲组,______;
②______,用显微镜统计并比较两组酵母菌细胞数量.
实验结果: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由以上分析可知,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细胞周期总时间-分裂间期=51.4-(30.9+7.9+9.4)=3.2h.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G1期时间占细胞周期总时间的比例最大,即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G1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因此G1期要为DNA的复制作准备(或合成DNA复制时所需要的蛋白质).
③根由以上分析可知:菊花茎的不同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分裂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不论细胞周期多长,但分裂期时间相同,都是3.2h.
(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cdc28蛋白质的功能.实验设计要求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酵母菌是否具有cdc28基因缺陷,因变量为酵母菌数量,其他实验变量都要相同且适宜,因此可设计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正常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甲组,另取等量的具有cdc28基因缺陷的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乙组;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用显微镜统计并比较两组酵母菌细胞数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甲组酵母菌数量大于乙组酵母菌数量,则细胞中的cdc28蛋白质能促进细胞由G1期进人S期的检验点.
故答案为:
(1)①3.2
②G1 为DNA复制作准备(或合成DNA复制时所需要的蛋白质)
③菊花茎的不同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分裂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不论细胞周期多长,但分裂期时间相同,都是3.2 h(任答一条,合理即可)
(2)实验步骤:
①另取等量的具有cdc28基因缺陷的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乙组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
实验结果:甲组酵母菌数量大于乙组酵母菌数量
实验结论:cdc28蛋白质能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的检验点
解析
解:(1)①由以上分析可知,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细胞周期总时间-分裂间期=51.4-(30.9+7.9+9.4)=3.2h.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G1期时间占细胞周期总时间的比例最大,即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G1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因此G1期要为DNA的复制作准备(或合成DNA复制时所需要的蛋白质).
③根由以上分析可知:菊花茎的不同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分裂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不论细胞周期多长,但分裂期时间相同,都是3.2h.
(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cdc28蛋白质的功能.实验设计要求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酵母菌是否具有cdc28基因缺陷,因变量为酵母菌数量,其他实验变量都要相同且适宜,因此可设计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正常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甲组,另取等量的具有cdc28基因缺陷的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乙组;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用显微镜统计并比较两组酵母菌细胞数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甲组酵母菌数量大于乙组酵母菌数量,则细胞中的cdc28蛋白质能促进细胞由G1期进人S期的检验点.
故答案为:
(1)①3.2
②G1 为DNA复制作准备(或合成DNA复制时所需要的蛋白质)
③菊花茎的不同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分裂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不论细胞周期多长,但分裂期时间相同,都是3.2 h(任答一条,合理即可)
(2)实验步骤:
①另取等量的具有cdc28基因缺陷的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乙组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
实验结果:甲组酵母菌数量大于乙组酵母菌数量
实验结论:cdc28蛋白质能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的检验点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
②若该植株由花粉发育而来,则其亲本是一个四倍体;
③该植株不可能产生Ab型配子;
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根据图中所示基因不能确定该植物的基因型,①错误;
②图示细胞所在的生物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该植株是由花粉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的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为一个四倍体,②正确;
③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则其可产生Ab型配子,③错误;
④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含有相同的基因,因此图中A或a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④正确.
故选:B.
如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图中4为内质网,是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结构5为溶酶体,内含多种酶,参与细胞的凋亡;结构1为核糖体,结构3为中心体,两者都无膜结构,都不含磷脂,A错误;
B、甲图中2为细胞膜,其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结构3为中心体,与该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正确;
C、骨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即乙图中图象B和C;由以上分析可知,乙图中除D外均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
D、乙图中D细胞完成分裂后的子细胞所含DNA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而骨髓细胞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中所含的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E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
故选:A.
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发育方向有三种可能,一种继续进行分裂,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第三种分化为暂不分裂的细胞,A正确;
B、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平时不变,因此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ce,B错误;
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变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D正确.
故选:B.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正常情况下,着丝点分裂后,带两条母链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不会进入同一细胞,而是随机移向两极,进而进入两个不同的子细胞,B正确;
C、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数目不变,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D错误.
故选:B.
甲、乙是发生在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卵巢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染色体组此时有4个,A正确;
B、图中看出,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由于两个细胞中的DNA存在于高度螺旋的染色体中,因此甲、乙两细胞中DNA的转录水平较低,C正确;
D、由于细胞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并且取自小鼠卵巢,因此该细胞表示第一极体,第一极体分裂只能形成两个第二极体,D错误.
故选:D.
如图中,甲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2N=6)及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乙图是细胞分裂图象.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曲线ABCD表示______数量变化.
(2)甲图中的AB段相当于乙图的______时期(写编号),其主要变化是______.
(3)甲图曲线abcd中的bc段加倍的原因是______,该段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时期(写编号).
(4)若要辨认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观察的最佳时期是乙图中的______时期(写编号),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是______.
(5)乙图中,按细胞分裂进行的先后排序为______.
(6)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你能否看到图象④慢慢地进入下一个分裂期?______.为什么?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变化可知,甲图中的曲线ABCD表示DNA数量变化.
(2)甲图中的AB段DNA通过复制后加倍,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相当于乙图的⑤时期,其主要变化是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3)甲图曲线abcd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其加倍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该段相当于乙图中的③时期.
(4)若要辨认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观察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对应乙图中的④时期.该时期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是1:2:2.
(5)①为前期,②为末期,③为后期,④为中期,⑤为间期,⑥为末期之后,所以顺序是⑤→①→④→③→②→⑥.
(6)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步骤利用了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在该溶液中细胞已经死亡,因此细胞不会出现动态的分裂过程,即不能看到图象④慢慢地进入下一个分裂期.
故答案为:
(1)DNA
(2)⑤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3)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③
(4)④1:2:2
(5)⑤→①→④→③→②→⑥
(6)不能实验中解离步骤利用了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在该溶液中细胞已经死亡
解析
解:(1)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变化可知,甲图中的曲线ABCD表示DNA数量变化.
(2)甲图中的AB段DNA通过复制后加倍,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相当于乙图的⑤时期,其主要变化是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3)甲图曲线abcd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其加倍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该段相当于乙图中的③时期.
(4)若要辨认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观察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对应乙图中的④时期.该时期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是1:2:2.
(5)①为前期,②为末期,③为后期,④为中期,⑤为间期,⑥为末期之后,所以顺序是⑤→①→④→③→②→⑥.
(6)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步骤利用了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在该溶液中细胞已经死亡,因此细胞不会出现动态的分裂过程,即不能看到图象④慢慢地进入下一个分裂期.
故答案为:
(1)DNA
(2)⑤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3)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③
(4)④1:2:2
(5)⑤→①→④→③→②→⑥
(6)不能实验中解离步骤利用了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在该溶液中细胞已经死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