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如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
B、①图①中染色体上没有染色单体,因此DNA:染色体=1:1,②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因此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细胞②和④产生的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正确.
故选:B.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尖成熟区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
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B错误;
C、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
故选:C.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问题
某细胞研究所对小鼠肠上皮细胞(体细胞含同源染色体数为20对)进行体外培养,测定了细胞周期中各阶段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1)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丝是由细胞两极的______发出.在M期中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小鼠肠上皮细胞分裂间期在整个细胞周期的所占比例约为______%.
(2)G1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______(多选).
A.染色体螺旋缠绕 B.合成的一定数量的R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若向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若该小鼠肠上皮细胞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3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能检出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条.
(5)可用以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______(多选).
A.苏木精 B.苏丹ⅢC.龙胆紫 D.醋酸洋红.
正确答案
解:(1)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随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小鼠肠上皮细胞分裂间期=G1+S+G2=3.4+7.9+2.2=13.5,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13.5+1.8=15.3,因此分裂间期在整个细胞周期的所占比例约=13.5÷15.3×100%=88.24%.
(2)G1期是间期中DNA复制的前期,它为DNA复制准备了条件,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RNA的合成,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DNA复制需要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染色体螺旋缠绕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G2期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根据题意可知,加入过量胸苷能抑制处于S期的细胞继续分裂,而其它细胞不受影响,因此处于G2期的细胞到达S期的需要经过G2期、M期、G1期,时间长度=2.2+1.8+3.4=7.4小时,其他细胞所需时间都比7.4小时短,所以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小时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根据题意可知,小鼠肠上皮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若该小鼠肠上皮细胞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这个细胞中的40条染色体、80条染色单体均有放射性标记.又由于15.3小时相当于一个细胞周期的长度,因此将其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3小时后,该细胞仍处于前期,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80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链被标记.
(5)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可以用苏木精、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而苏丹Ⅲ是用于脂肪鉴定的.
故答案为:
(1)中心体 后期 88.24%
(2)BC
(3)7.4
(4)80
(5)ACD
解析
解:(1)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随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小鼠肠上皮细胞分裂间期=G1+S+G2=3.4+7.9+2.2=13.5,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13.5+1.8=15.3,因此分裂间期在整个细胞周期的所占比例约=13.5÷15.3×100%=88.24%.
(2)G1期是间期中DNA复制的前期,它为DNA复制准备了条件,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RNA的合成,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DNA复制需要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染色体螺旋缠绕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G2期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根据题意可知,加入过量胸苷能抑制处于S期的细胞继续分裂,而其它细胞不受影响,因此处于G2期的细胞到达S期的需要经过G2期、M期、G1期,时间长度=2.2+1.8+3.4=7.4小时,其他细胞所需时间都比7.4小时短,所以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小时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根据题意可知,小鼠肠上皮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若该小鼠肠上皮细胞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这个细胞中的40条染色体、80条染色单体均有放射性标记.又由于15.3小时相当于一个细胞周期的长度,因此将其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3小时后,该细胞仍处于前期,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80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链被标记.
(5)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可以用苏木精、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而苏丹Ⅲ是用于脂肪鉴定的.
故答案为:
(1)中心体 后期 88.24%
(2)BC
(3)7.4
(4)80
(5)ACD
下列有关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示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A错误;
B、④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B错误;
C、下一个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含量不变,C正确;
D、下一时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染色单体消失,D错误.
故选:C.
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能用图中字母回答的,请用字母作答):
(1)为证明A时期细胞中发生的复杂变化,近年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
(2)从图中可知,分裂间期应包括______三个阶段.
(3)B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______的变化.
(4)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______时期(不考虑C途径).
(5)D过程叫______,在生命过程中的______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6)如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细胞,则可发生______过程,其作用的时期是______.
正确答案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G1、S和G2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G
细胞的分化
胚胎
C
E
解析
解:(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A分裂间期是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该阶段细胞中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证明A时期细胞中发生的复杂变化,采用的技术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间期时间较长.从图中可知,分裂间期应包括G1、S和G2三个阶段.
(3)B时期为分裂期,该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4)G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基本,此时细胞中具有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
(5)D过程叫细胞的分化,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在生命过程中的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6)如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细胞,则会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所以可发生C过程,其作用的时期是E,即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时.
故答案为: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G1、S和G2
(3)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4)G
(5)细胞的分化 胚胎
(6)C E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若是减数分裂则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其子细胞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没有,B错误;
C、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A正确;
B、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染色体数目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才加倍,B错误;
C、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错误;
D、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一种结构,细胞板逐渐向两极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正确;
(2)动物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正确;
(3)③所示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所以细胞中没有形成四分体,错误;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和④,正确.
所以说法正确的有(1)(2)(4).
故选:D.
如图一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分裂图象,图二是分裂各阶段细胞的核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DNA复制的时候,即S期,对应于图二的b阶段,A正确;
B、由于RNA中含有没有碱基T,因此核糖核苷酸中没有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DNA的原料有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
C、二中d-e段mRNA含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无法进行转录,C正确;
D、图一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正确.
故选:B.
某同学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4块装片1~4号,则最可能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可能发生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A错误;
B、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发生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B错误;
C、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发生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D正确.
故选:D.
(2015秋•肥东县校级期中)如图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其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的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周期的第______分钟开始,两个染色单体分裂形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2)曲线B代表______.
(3)若在细胞分裂开始后的8分钟时,测得核DNA的数目为32,则在分裂到15分钟时,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32、16、64、不确定).
正确答案
解:(1)第10分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
(2)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则10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表明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曲线B表示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图中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3)若在细胞分裂开始后的8分钟时,已进入细胞分裂期了,DNA数目增倍了,因测得核DNA的数目为32,可推知体细胞DNA为16个、染色体为16条.在分裂到15分钟时,已进入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增倍,为32条;DNA为32个.
故答案为:
(1)10
(2)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3)32 32
解析
解:(1)第10分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
(2)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则10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表明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曲线B表示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图中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3)若在细胞分裂开始后的8分钟时,已进入细胞分裂期了,DNA数目增倍了,因测得核DNA的数目为32,可推知体细胞DNA为16个、染色体为16条.在分裂到15分钟时,已进入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增倍,为32条;DNA为32个.
故答案为:
(1)10
(2)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3)32 32
如图表示某一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个体,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分裂图象及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若将3H标记全部核DNA的体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则甲图所示时期中全部DNA都含放射性,A错误;
B、甲图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因此,甲图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但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只含4条染色体,B错误;
C、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极体,其基因组成与次级卵母细胞不同,因此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即极体是的因组成与卵细胞的也不同,C正确;
D、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丙图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动物个体是雌性动物.因此可看到正在分离的性染色体是X和X,其分裂产生1个成熟生殖细胞,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如图的染色体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不含染色单体,所以该染色体不可能出现在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B、该染色体已完成复制,包含两条染色单体,B正确;
C、该染色体表示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不是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该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B.
如图1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周期性变化,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若图1表示的周期性变化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染色体螺旋程度最高的时期是______(填时期名称).
(2)图1中从a到b染色体解开螺旋,则此过程发生在______期,此时期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3)图2所示时期对应图1中______(填字母)阶段.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MPF蛋白在c→d过程中含量升高,请推测这些蛋白质很可能与______有关.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可知,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因此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b→c→d→e→a→b.染色体螺旋程度最高的时期是e中期.
(2)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松展过程,即末期时染色质解螺旋重新变成细长的丝状染色质,在末期时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3)图2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a后期阶段.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翻降解,例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MPF蛋白在c→d过程中含量升高,请推测这些蛋白质很可能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或DNA复制、染色体凝缩等有关.
故答案为:
(1)b→c→d→e→a→b 中期
(2)末 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3)a
(4)细胞周期的调控(或DNA复制、染色质螺旋)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可知,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因此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b→c→d→e→a→b.染色体螺旋程度最高的时期是e中期.
(2)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松展过程,即末期时染色质解螺旋重新变成细长的丝状染色质,在末期时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3)图2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a后期阶段.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翻降解,例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MPF蛋白在c→d过程中含量升高,请推测这些蛋白质很可能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或DNA复制、染色体凝缩等有关.
故答案为:
(1)b→c→d→e→a→b 中期
(2)末 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3)a
(4)细胞周期的调控(或DNA复制、染色质螺旋)
在狗的精巢中,由A、T两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在细胞周期的Y期;DNA复制出2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动物睾丸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由A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T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由A、T两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3种.
(2)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而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3)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此时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