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的五个细胞是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

(2)A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DNA分子,属于______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

(4)染色体与前一时期比,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_

(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

(6)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染色体有______条.

(7)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_____(填字母).

(8)D图处于分裂时期是______,其名称是______,子细胞名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AC属于有丝分裂,BDE属于减数分裂.

(2)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3)根据分析可知,只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以上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中A、D.

(5)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到着丝点分裂时消失,因此以上细胞中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A、D.

(6)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图中A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是动物体细胞,且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7)以上细胞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B、C、E.

(8)D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故答案为:

(1)A、C       B、D、E

(2)8  8  有丝分裂后

(3)A、B、C、E  

(4)A、D   

(5)A、D  

(6)动物体细胞   4

(7)B、C、E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解析

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AC属于有丝分裂,BDE属于减数分裂.

(2)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3)根据分析可知,只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以上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中A、D.

(5)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到着丝点分裂时消失,因此以上细胞中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A、D.

(6)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图中A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是动物体细胞,且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7)以上细胞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B、C、E.

(8)D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故答案为:

(1)A、C       B、D、E

(2)8  8  有丝分裂后

(3)A、B、C、E  

(4)A、D   

(5)A、D  

(6)动物体细胞   4

(7)B、C、E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细胞分裂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Ba图和b图所示细胞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均具有2对同源染色体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a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和0条染色单体,b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和8条染色单体,因此两者所含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均不同,A错误;

B、a图所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d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图中所有细胞所在生物的体细胞都含有4条染色体,因此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DNA复制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纤维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在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而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蛋白质合成的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因此此时核糖体上会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A正确;

B、在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这两个过程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在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纤维素,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1表示的周期性变化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染色体凝缩程度最高的时期是______(填时期名称).

(2)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解旋过程,则此过程发生在______期,此时期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3)图2所示时期对应图1中______(填字母)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倍增的时期是______(填字母).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随后减少,请推测SPF蛋白质很可能与______有关.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可知,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因此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b→c→d→e→a→b.染色体螺旋程度最高的时期是e中期.

(2)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松展过程,即末期时染色质解螺旋重新变成细长的丝状染色质,在末期时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3)图2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a后期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倍增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对应图1中a后期阶段.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随后减少,请推测SPF蛋白质很可能与DNA复制有关.

故答案为:

(1)b→c→d→e→a→b     中期

(2)末      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3)a                    a

(4)DNA复制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可知,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因此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b→c→d→e→a→b.染色体螺旋程度最高的时期是e中期.

(2)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松展过程,即末期时染色质解螺旋重新变成细长的丝状染色质,在末期时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3)图2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a后期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倍增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对应图1中a后期阶段.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随后减少,请推测SPF蛋白质很可能与DNA复制有关.

故答案为:

(1)b→c→d→e→a→b     中期

(2)末      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3)a                    a

(4)DNA复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后期.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光学显微镜下,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  )

A末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四种不同种类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细胞核中进行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其mRNA中的终止密码不能翻译产生相应的氨基酸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物种2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b时期最长便于观察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D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b时期,高尔基体活动最旺盛的是a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而不是在细胞核中,A错误;

B、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纺锤体形成于前期,即表中b时期,B正确;

C、最好选用物种3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大,C错误;

D、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a时期(间期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活动最旺盛的是b时期(末期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C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D合成ATP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其中酶在非细胞条件下能发挥作用,但激素在非细胞条件下不能发挥作用,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正确;

C、运动时,肝细胞中的肝糖原能转变为葡萄糖,但肌细胞中的肌糖原不能转变为葡萄糖,C错误;

D、合成ATP的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其中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ATP时没有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表格中所述实验方法与结果中不能推出的结论或观点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说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比值大,A正确;

B、单侧光照引起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去除尖端后,不生长也不弯曲,这说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且单侧光照射可引起该物质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B错误;

C、用180标记水供给小球藻光合作用,在空气中测到1802,说明光合作用的氧气来自水,C正确;

D、碱性碘液可以将酸性细胞核染成黄色,用革兰氏碘液染色颤藻和水绵,只在水绵中发现染上色的球形结构,说明蓝藻为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__,甲细胞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的数目分别是______

(2)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三个细胞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______(填器官名称)中找到.

(3)丙细胞中含______个染色体组.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变异.

(4)在丙细胞中①上含有基因A,②上含有基因b,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可能有______

(5)若甲细胞中4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A,8号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有一基因a,则产生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甲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甲细胞中DNA为8个,染色体为8条,染色单体的数目是O.

(2)丙细胞细胞质分裂不均匀,说明该动物细胞来源于雌性动物的卵巢,卵原细胞的增殖通过有丝分裂,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名称是第一极体.

(3)丙细胞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2条,则含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断裂失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4)在丙细胞中①上含有基因A,②上含有基因b,说明该动物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则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00%,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者AABb,则产生Ab配子的概率50%,基因型可能为AaBb,则产生Ab配子的概率25%. 

(5)若甲细胞中4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是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基因一般相同,如4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A,8号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有一基因a,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间期)或者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故答案为:(1)甲 8、8、0 

(2)第一极体 卵巢 

(3)2 染色体结构(或染色体)

(4)100%、50%、25% 

(5)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

解析

解析:(1)甲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甲细胞中DNA为8个,染色体为8条,染色单体的数目是O.

(2)丙细胞细胞质分裂不均匀,说明该动物细胞来源于雌性动物的卵巢,卵原细胞的增殖通过有丝分裂,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名称是第一极体.

(3)丙细胞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2条,则含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断裂失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4)在丙细胞中①上含有基因A,②上含有基因b,说明该动物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则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00%,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者AABb,则产生Ab配子的概率50%,基因型可能为AaBb,则产生Ab配子的概率25%. 

(5)若甲细胞中4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是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基因一般相同,如4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A,8号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有一基因a,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间期)或者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故答案为:(1)甲 8、8、0 

(2)第一极体 卵巢 

(3)2 染色体结构(或染色体)

(4)100%、50%、25% 

(5)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纺锤体的形成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着丝点的分裂 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⑤

D⑤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均会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①正确;  

②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有纺锤体的形成,②正确;  

③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③错误;  

④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④正确;  

⑤只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⑤错误;  

⑥只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交叉互换,⑥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乙中 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图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同),2和3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6和7是一对同源染色体,5和8是一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图Ⅱ中①和②为姐妹染色单体,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可能会含有等位基因,若①上某位点有基因A,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a,B错误;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C正确;

D、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

B、间期还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间期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步骤,C正确;

D、只有极少数病毒具有逆转录的现象,正常的动物体细胞内没有感染病毒,因此其有丝分裂间期不会有逆转录的发生,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荠菜受精卵至少经过多少次有丝分裂可形成16个细胞组成的球状胚体(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受精卵经一次有丝分裂只能形成2个子细胞:基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分裂发育形成球状胚体,最后形成胚,所以当球状胚体为16个细胞时,顶细胞已分裂了4次,因此,受精卵至少分裂了5次.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2是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3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期.此时细胞中有DNA分子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条.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条.

(3)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

(4)图3中属于分生区细胞的是______ (填图中字母).若换上高倍物镜,使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

(5)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剪取2~3mm根尖,立即放人解离液中解离,其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图细胞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故为动物细胞;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上,故为有丝分裂的中期;由于染色体数目有6条,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两条染色单体,共有12个DNA分子,12条染色单体.

(2)B图为植物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向两极移动,为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图2曲线中的1~2段;此时染色体数目有12条,为体细胞的2倍,因此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6条.

(3)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水解掉其中的蛋白质,剩下的成分为DNA.

(4)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为图中的B;由于B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角,显微镜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因此装片应向右上角移动,物像就会移到视野中央.

(5)龙胆紫和醋酸洋红都是碱性染料,能让细胞内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染上颜色.

(6)解离的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来.

故答案为:

(1)动物   中  12  12

(2)1~2  6

(3)DNA

(4)B   右上

(5)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解析

解:(1)A图细胞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故为动物细胞;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上,故为有丝分裂的中期;由于染色体数目有6条,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两条染色单体,共有12个DNA分子,12条染色单体.

(2)B图为植物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向两极移动,为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图2曲线中的1~2段;此时染色体数目有12条,为体细胞的2倍,因此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6条.

(3)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水解掉其中的蛋白质,剩下的成分为DNA.

(4)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为图中的B;由于B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角,显微镜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因此装片应向右上角移动,物像就会移到视野中央.

(5)龙胆紫和醋酸洋红都是碱性染料,能让细胞内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染上颜色.

(6)解离的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来.

故答案为:

(1)动物   中  12  12

(2)1~2  6

(3)DNA

(4)B   右上

(5)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