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____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正确答案

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生物的生长、发育基础靠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的生长,通过细胞增殖使数目增加,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故答案为:细胞代谢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基因

解析

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生物的生长、发育基础靠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的生长,通过细胞增殖使数目增加,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故答案为:细胞代谢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基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肿瘤性疾病.该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中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之变成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通过造血干细胞形成的.请问:造血干细胞将通过下列哪些过程完成对血细胞的补充(  )

①有丝分裂         ②无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④细胞分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之前,先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故①正确;

②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而不是无丝分裂,故②错误;

③减数分裂只发生在高等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而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故③错误;

④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故④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下面各图结构中共有的有机物是____,A、B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

(2)A图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    ]_______发生分离所致,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________。如果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下表是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记录一个视野中的某植物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数量如下表(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

该表皮细胞液的渗透压(浓度)相当于蔗糖溶液哪一浓度?_________(填编号);蔗糖溶液作用的最佳时间约为____左右。

(3)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怎样获得含32p标记的C图中的生物?

(4)A图所示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再分化,其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结构有_________。(写结构名称)

正确答案

(1)蛋白质和DNA      核糖体

(2)7原生质层      蔗糖溶液(外界溶液)      浓度B      30秒

(3)首先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茵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茵体

(4)核膜、核仁、染色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2)若甲组细胞的CRD明显高于乙组,则X抑制Y细胞的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若甲、乙两组的CRD基本相同,则X对Y细胞的增殖(DNA合成)没有影响;若甲组细胞的CRD明显低于乙组,则X对Y细胞的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

(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RD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中的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图作答:

(1)图A中含有____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_________。若图A所示细胞来自杂合子且在2的某一位点上有一基因a,对应图C 中DNA含量为2C时,该培养液中共有_________个基因a。

(2)若图A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

(3)图C中的DNA含量为大于2C且小于4C的细胞,则处在B图的_______期(填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正确答案

(1)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6000

(2)核糖体和线粒体

(3)S

(4)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③.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请回答: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2)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无影响。如果乙组CRD明显低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

(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RD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三位美国科学家由于在端粒和端粒酶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DNA重复序列(-TTAGGG-)和相关蛋白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及完整性的功能。但随着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的不断进行,端粒会逐渐缩短,待缩短至一定程度则细胞不能继续分裂而逐渐走向衰老和凋亡。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能够利用自身RNA为模板使端粒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得以延长,使端粒保持一定长度,为细胞的持续分裂提供必要的遗传基础。请回答:

(1)随着细胞中端粒长度的缩短,细胞的增殖能力将逐渐_____。研究发现,端粒酶在不分裂的体细胞中一般不表现出活性。据此推测,下列人体细胞中具有端粒酶活性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①胚胎干细胞  ②心肌细胞  ③造血干细胞  ④成熟红细胞

(2)端粒酶催化的反应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________,此过程中需要的原料为3种______。

(3)癌变的细胞中不仅具有较高活性的端粒酶,细胞膜表面也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______,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可直接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使之裂解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除常规的癌症治疗方法外,通过寻找能够______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物质也能使癌症的治疗成为一种可能。

正确答案

(1)下降      ①③      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2)从RNA到DNA(或“RNA→DNA”)       脱氧核苷酸

(3)抗原      效应T细胞      抑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生物体内有关体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分析后请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

(1)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表示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⑤表示________,它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期。

(4)图中①②③④⑤生理过程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增殖(或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分化    基因选择性表达(或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3)细胞生长    间

(4)③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物质是_________。A、B、C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A图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________(填名称)发生分离所致。

(3)A图所示的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先消失后重现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写结构名称)

(4)D图所示生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独立代谢。

正确答案

(1)蛋白质和核酸(或DNA)   核糖体

(2)原生质层

(3)核膜、核仁

(4)不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A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图B表示的是_______过程。

(2)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_________。

(3)若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__________(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具有______________性。

(5)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哪一个细胞的全能性是最大的?_______________。

(6)由相同的b或相同的c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由a、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2)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

(3)不能   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态

(4)全能

(5)a

(6)组织   器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密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激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下图(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

请回答: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小时左右,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在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上述实验假如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小肠黏膜层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2)a处的细胞连续分裂把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推向b处,直至c处。

(3)小肠黏膜细胞上的放射性将会因为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而消失。

(4)在小肠黏膜层的各处都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因为小肠黏膜层上的细胞不断进行mRNA的合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1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大的差别是________。

(2)如果图1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应具有的结构是[    ]_______、[    ]_______。在有丝分裂间期,主要的物质变化是______;在有丝分裂末期,[2]与______的形成有关。

(3)下列对图2中有关生命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②单细胞生物也存在细胞分化过程

③细胞衰老时个体也随之衰老

④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一种细胞编程性死亡

(4)图2中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这种信息交流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其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9叶绿体     11液泡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壁

(3)②③④

(4)细胞膜     糖蛋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请据图回答:

(1)区分①细胞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依据是_______,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2)c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请用箭头和文字简要表明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____________。

(3)成熟的红细胞结构非常特殊,我们使用的教材中以红细胞为材料的实验是______,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白细胞发生了癌变,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________发生了突变,癌细胞无限增殖过程中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依次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无细胞壁      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增大而增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血红蛋白分子中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改变)

(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核糖体、中心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填数字)。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_________作为模板。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_________,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

(1)增殖(分裂)     分化    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记忆细胞     ⑤和⑥

(4)(动物)细胞融合    mRNA(信使RNA)      特异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

(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发生改变。

(2)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_____酶。

(3)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4)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正常体细胞不断走向衰老的原因是_______。

(5)科学家发现精子中的端粒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无关。这是因为精子细胞中______能正常表达,使____保持一定的长度。

正确答案

(1)易位 数量、顺序

(2)逆转录

(3)不完全相同 正相关

(4)端粒酶活性的丧失

(5)端粒酶 端粒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