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某植物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五位同学在剪取了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表示实施该步操作,-表示缺少该步操作.

(1)甲、乙、丙三位同学可观察到的结果依次为______

A.染色体未着上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分生区分裂期细胞,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3)戊同学在视野中找到的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原因是______.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____________,同时 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五名同学经教师指点后,均清楚地观察到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并画出如下模式图.并对各时期细胞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①假设下图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图示的A时期细胞内含______条染色体和______条染色单体.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期图中,其原因是______

④D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______,形成______.此时细胞器______活动明显增强.若按每个细胞周期为12h计算,分裂前期的时间为______h.

正确答案

解:(1)甲同学没有解离,细胞不能分散开,这样会导致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即B;

乙同学没有漂洗,不便于染色,这会导致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即D;

丙同学没有染色,这会导致染色体未着上色,无法看清,即A.

(2)使用显微镜时,应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即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由于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因此戊同学在视野中找到的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①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分裂后期,B处于分裂前期,C处于分裂中期,D处于分裂末期,因此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

②图示的A时期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和0条染色单体.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分裂后期图中,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④D为分裂末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再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板.在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此时高尔基体活动明显增强.若按每个细胞周期为12h计算,分裂前期的时间为12×≈0.38h.

故答案为:

(1)B、D、A

(2)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①B→C→A→D

②8    0

③[A]分裂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④细胞板;细胞壁;高尔基体    0.38

解析

解:(1)甲同学没有解离,细胞不能分散开,这样会导致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即B;

乙同学没有漂洗,不便于染色,这会导致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即D;

丙同学没有染色,这会导致染色体未着上色,无法看清,即A.

(2)使用显微镜时,应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即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由于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因此戊同学在视野中找到的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①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分裂后期,B处于分裂前期,C处于分裂中期,D处于分裂末期,因此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

②图示的A时期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和0条染色单体.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分裂后期图中,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④D为分裂末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再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板.在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此时高尔基体活动明显增强.若按每个细胞周期为12h计算,分裂前期的时间为12×≈0.38h.

故答案为:

(1)B、D、A

(2)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①B→C→A→D

②8    0

③[A]分裂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④细胞板;细胞壁;高尔基体    0.3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2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处于图3的______时期,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图1

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

(2)图2细胞中的染色体内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图2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基因突变    b.交叉互换    c.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d.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3)图2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图3的______时期.染色体①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图3的______时期.

(4)图3所示各区段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恒为1:2的区段是______

(5)若图2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A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3的bc时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因此没有染色单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而图B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D和d基因,这是基因突变形成的.

(3)图2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②属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3的ef时期.染色体①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后期的着丝点分裂时,即对应图3的fg时期.

(4)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之比为1:2,而染色单体从间期复制形成,到着丝点分裂结束后消失,所以图C所示各区段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恒为1:2的区段是ef.

(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会形成基因型为dA、DA、da、da的子细胞;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会形成基因型为dA、dA、Da、da的子细胞.

故答案为:

(1)bc    0    4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4   a

(3)ef    fg

(4)ef

(5)DA、da、da或dA、Da、da

解析

解:(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3的bc时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因此没有染色单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而图B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D和d基因,这是基因突变形成的.

(3)图2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②属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3的ef时期.染色体①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后期的着丝点分裂时,即对应图3的fg时期.

(4)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之比为1:2,而染色单体从间期复制形成,到着丝点分裂结束后消失,所以图C所示各区段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恒为1:2的区段是ef.

(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会形成基因型为dA、DA、da、da的子细胞;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和含有D、d基因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会形成基因型为dA、dA、Da、da的子细胞.

故答案为:

(1)bc    0    4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4   a

(3)ef    fg

(4)ef

(5)DA、da、da或dA、Da、d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在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_____(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______(填字母)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______(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______,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_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6)在图丙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______,对应甲图中应为______细胞.

正确答案

解:(1)由于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有a、c所示的细胞与其类似;细胞a和细胞d中着丝点已分裂,每条染色体中含一个DNA分子,而细胞b、细胞c和细胞e中的染色体都含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所以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细胞为b、c、e细胞.

(2)图甲中d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再加上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d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A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乙图的B、C细胞中.

(4)在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说明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A的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所以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b

(6)丙图代表的含义是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C′D′代表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还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因此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C′D′段.

(7)图丙中,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该段对应着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即甲图中的细胞a、d.

故答案为:

(1)a、c;b、c、e

(2)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A; B、C    

(4)②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5)Xb       

(6)C′D′

(7)有丝分裂后期和减二后期     a、d

解析

解:(1)由于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有a、c所示的细胞与其类似;细胞a和细胞d中着丝点已分裂,每条染色体中含一个DNA分子,而细胞b、细胞c和细胞e中的染色体都含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所以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细胞为b、c、e细胞.

(2)图甲中d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再加上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d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A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乙图的B、C细胞中.

(4)在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说明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A的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所以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b

(6)丙图代表的含义是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C′D′代表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还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因此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C′D′段.

(7)图丙中,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该段对应着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即甲图中的细胞a、d.

故答案为:

(1)a、c;b、c、e

(2)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A; B、C    

(4)②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5)Xb       

(6)C′D′

(7)有丝分裂后期和减二后期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细胞分裂间期,通常情况下1条染色体经复制后会出现下列哪些特征(  )

A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2条染色体

B含有2条染色单体

C着丝点数目加倍

DDNA含量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但数目不加倍,其数目加倍成为2条染色体发生在后期,A错误;

B、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形成2条染色单体,共用1个着丝点,B正确;

C、在细胞分裂间期,1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2条染色单体,着丝点数目没有加倍,C错误;

D、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所以DNA含量加倍,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其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

A

B

C

D甲和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分析题图可知:

甲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乙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且走向同一极的四条染色体还具备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后期;

丙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且走向同一极的两条染色体不具备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因此,这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其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乙.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细胞在某个阶段起始时培养在用3H标记的胸苷培养液中(这个时候DNA还未复制),在这个起始阶段本身的DNA是否具有3H标记,请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用3H标记的胸苷是合成DNA的原料,该起始阶段DNA还未复制,因此本身的DNA不具有3H标记.

故答案为:

不具有,因为起始阶段细胞中DNA还未复制

解析

解:用3H标记的胸苷是合成DNA的原料,该起始阶段DNA还未复制,因此本身的DNA不具有3H标记.

故答案为:

不具有,因为起始阶段细胞中DNA还未复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瑞安市月考)如图甲、乙表示某动物进行细胞增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细胞甲中有______个染色体,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乙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______自由组合.

(3)如果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请在细胞乙中正确标出所有相关基因(标在答题卷的图上).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甲中有4个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如果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细胞乙中所有相关基因见答案.

故答案为:

(1)4      2

(2)非同源染色体

(3)

解析

解:(1)细胞甲中有4个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如果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细胞乙中所有相关基因见答案.

故答案为:

(1)4      2

(2)非同源染色体

(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显微镜下观察到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为26条,则该细胞不可能处在(  )

A有丝分裂后期

B有丝分裂中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应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但26条染色体不能被4除尽,所以该细胞不可能处在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应是偶数目,所以该细胞可能处在有丝分裂中期,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应是偶数目,所以该细胞可能处在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中染色体可能为26条,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A间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A错误;

B、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错误;

C、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哪个名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被使用,但是并不存在(  )

A细胞板

B赤道板

C纺锤丝

D着丝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扩展形成细胞壁,A错误;

B、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但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B正确;

C、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C错误;

D、着丝点是染色体上的结构,能附着在纺缍丝上,并在其牵引下,使染色体运动,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某细胞分裂至某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是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3)此时该细胞内有______条染色体.

(4)该细胞上一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为______条.

(5)①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______和着丝点分裂形成的.

正确答案

解:(1)此图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属于高等植物细胞.

(2)图中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3)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4)该细胞上一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为8条.

(5)图中①⑤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形成的.

故答案为:

(1)高等植物  有细胞壁无中心体

(2)后

(3)8

(4)8

(5)染色体复制

解析

解:(1)此图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属于高等植物细胞.

(2)图中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3)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4)该细胞上一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为8条.

(5)图中①⑤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形成的.

故答案为:

(1)高等植物  有细胞壁无中心体

(2)后

(3)8

(4)8

(5)染色体复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对应丁图中的BC段

B乙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丙图对应丁图中的DE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丁图的DE段,A错误;

B、乙图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丁图的BC段,B错误;

C、由乙图可知该生物为雌性动物,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可表示卵原细胞的增殖,C正确;

D、丙图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丁图的BC段,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

C图②、图④所示过程都是产生体细胞的分裂

D由图④分析,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图①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A正确;

B、图①细胞不含染色单体,而图③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B错误;

C、图②和图④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生殖细胞,C错误;

D、图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该生物可能是雄性个体或雌性个体,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象,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B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BC或abC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

B、丙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应相同,B错误;

C、甲→乙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而甲→丙表示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C错误;

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请在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是(  )

Aab

Bfg

Cde

Dgh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ab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不是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A错误;

B、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不是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B错误;

C、de包含有丝分裂末期和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C正确;

D、gh表示有丝分裂末期,不是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D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