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A错误;
B、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着丝点,B正确;
C、在染色体复制之前或着丝点分裂之后,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
D、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处于______时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细胞.此时,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
(2)图中C细胞的名称为______
(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用字母表示).
(4)将上图中A、C、D、E细胞按分裂的顺序连接起来(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
(5)D图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
(6)在上述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
正确答案
解:(1)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且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2)根据D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精细胞.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D.
(4)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B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此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为A→D→C→E.
(5)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
(6)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故答案是:
(1)有丝分裂后期 4 0 体 染色体数目加倍且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2)次级精母细胞
(3)ABD
(4)A→D→C→E
(5)8
(6)B
解析
解:(1)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且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2)根据D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精细胞.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D.
(4)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B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此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为A→D→C→E.
(5)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
(6)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故答案是:
(1)有丝分裂后期 4 0 体 染色体数目加倍且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2)次级精母细胞
(3)ABD
(4)A→D→C→E
(5)8
(6)B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分子数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间期进行DNA的复制,DNA分子数逐渐加倍,而前期细胞中的DNA数目已经加倍,因此两者的DNA数目不相等,A错误;
B、中期和后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相同,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中期的2倍,与题意相符,B正确;
C、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都相等,C错误;
D、间期进行DNA的复制,DNA分子数逐渐加倍,而中期细胞中的DNA数目已经加倍,因此两者的DNA数目不相等,D错误.
故选:B.
据图答题:
(1)如图为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
(2)甲图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3)乙图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时期的主要特征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
(3)乙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
(4)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故答案为:
(1)动物
(2)前
(3)8 0 8
(4)(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解析
解:(1)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
(3)乙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
(4)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故答案为:
(1)动物
(2)前
(3)8 0 8
(4)(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如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甲细胞中出现a基因,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
B、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且该细胞中也含有a基因,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
C、根据丙细胞中的基因和染色体颜色可知,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C正确;
D、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说明该细胞为体细胞,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D.
如图分别表示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分裂模式图和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细胞有丝分裂______期图象,图中“1”所示的结构为______.
(2)图A细胞中共有______条染色体;图B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
(3)如果图A中细胞表示动物肠上皮细胞,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它处于分裂末期时与洋葱根尖细胞在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4)图A和图B中与图C中E→F段相对应的是______.
(5)图C中曲线F→G段DNA分子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中
星射线(或纺锤体)
4
0
8
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
图A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使每条染色体含有子DNA
解析
解:(1)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1”为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
(2)图A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图B细胞含有8个DNA分子,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B细胞不含染色单体.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4)图A细胞处于中期,图B细胞处于后期,图C中E→F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与图C中E→F段对应的是 图A.
(5)图C中曲线F→G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这使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量减半.
故答案为:
(1)中 星射线(或纺锤体)
(2)4 0 8
(3)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
(4)图A
(5)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使每条染色体含有子DNA
如图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图b表示蛙的红细胞所进行的无丝分裂的某个阶段,B正确;
C、图c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
D、图c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含有8条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B.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离分别发生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染色单体是间期DNA复制后形成的;
(2)染色单体是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的.
故选:B.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等)和RNA(组成元素为C、H、O、N、P),A错误;
B、图示细胞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2个中心体,即4个中心粒,B正确;
C、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图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其子细胞是体细胞,D错误.
故选:B.
如图甲乙丙是同一高等动物体个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不考虑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中1号和5号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含有相同的基因,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则a基因在染色体4和8上,A错误;
B、根据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雌性的动物.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B错误;
C、丙图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2个中心体,C正确;
D、丁图中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都不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附近聚集着许多小囊泡,那么产生这些小囊泡的结构及囊泡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而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细胞壁的主要万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在赤道板的附近聚集着的许多小囊泡,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分别是纤维素.
故选:D.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如下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基因A、a、B、b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蓝、绿色. ①、②、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是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中均含有被标记基因的一条DNA链,因此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A正确;
B、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由于每条染色体上均有一种颜色的标记,因此每一极有红、蓝或黄、绿或红、绿或黄、蓝荧光点各两个,B错误;
C、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并且两个荧光点可能移向细胞的一极,也可能移向细胞的两极,C错误;
D、在减数第二分裂后期时,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具有荧光标记的基因均进入同一个精细胞中,则产生的精细胞有三类,否则是四类,D错误.
故选:A.
图甲是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体积变化情况,图乙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不同阶段DNA和R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图甲信息可知,间期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DNA和RNA的相对含量变化,B正确;
C、DNA聚合酶参与DNA的复制过程,只在S期发挥作用;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过程,主要在G1期和G2期发挥作用,C错误;
D、分析图乙信息可知,间期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时期为a和c阶段,D错误.
故选:B.
如图为三幅细胞分裂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是图______.
(2)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其体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3)图A所示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______.
正确答案
C
B
4
4 8 8
解析
解:(1)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是图C.
(2)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B,其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3)图A所示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4 8 8
故答案为:
(1)C
(2)B 4
(3)4 8 8
(2015秋•肥东县校级期中)若将3H-TdR(一种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细胞就会立即摄取.在相同的条件下,向连续培养的两组细胞培养液中同时加入3H-TdR,定期取样,检查被标记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如表,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组细胞最终均被标记,说明甲组细胞100%均在细胞周期中,A错误;
B、根据t0、t1、t2三个时间段内被标记物的比例推测,两组细胞复制所用时间大致相同,B正确;
C.根据t0、t1、t2三个时间段内被标记物的比例推测,两组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大致相同,C错误;
D.乙组细胞检测到放射性的有80%,说明乙组约有80%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