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细胞内有40条染色体,连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

A20条染色体

B40条染色体

C10条染色体

D80条染色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一个细胞中含有40条染色体,连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仍是40条.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__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段(填字母).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段变化相同.

(3)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______

(4)图3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个染色体组,①和⑤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即图1中的A1B1段.

(2)图5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E2F2段;D2E2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与图1中C1D1段形成的原因相同.

(3)图5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第二极体和卵细胞.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4.

(4)图3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①和⑤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型,这两条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发生基因突变.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D1E1段细胞中DNA含量与体细胞相同,这也与图5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    A1B1

(2)E2F2    C1D1

(3)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4

(4)4    4  基因突变

(5)5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即图1中的A1B1段.

(2)图5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E2F2段;D2E2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与图1中C1D1段形成的原因相同.

(3)图5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第二极体和卵细胞.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4.

(4)图3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①和⑤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型,这两条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发生基因突变.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D1E1段细胞中DNA含量与体细胞相同,这也与图5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    A1B1

(2)E2F2    C1D1

(3)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4

(4)4    4  基因突变

(5)5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某动物体细胞(2N=4)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细胞的核DNA已加倍

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d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的影响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b细胞处于分裂前期,此时核DNA已经完成复制,其含量已经加倍,A正确;

B、d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B错误;

C、d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加倍为4组,C错误;

D、细胞分裂需要能量,而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温度能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D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图中甲乙段变化原因相同

B两图中丙丁段变化原因相同

C两图中丁戊段都包含着丝粒分裂的过程

D两图中乙丙段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均保持1: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两图中甲乙段变化原因相同,都是DNA的复制,A正确;

B、两图中丙丁段变化原因不相同,前者是着丝点分裂,后者是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B错误;

C、两图中丁戊段前者包含着丝粒分裂的过程,后者不包含着丝粒分裂的过程,C错误;

D、两图中乙丙段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前者保持1:2,后者在着丝粒分裂后为1:1,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对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同时期的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只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分裂后期可以用图③表示

C图③表示的细胞一定处于分裂末期

D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时的细胞在图①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图①可表示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A错误;

B、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可以用图②表示,B错误;

C、图③表示的细胞可能处于分裂末期,也可能处于G1期,C错误;

D、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对于图①,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A是某生物细胞内的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开始到______结束(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纺锤体出现是在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有染色单体______条,DNA______个,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条.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______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fk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后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图中ab或fg段;纺锤体出现于分裂前期,即图中bc或gh;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中期,即图中cd或hi段.

(4)图B细胞处于分裂中期,相当于图A中cd或hi段,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而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遗传 (或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f    k

(2)后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3)ab或fg    bc或gh  cd或hi

(4)cd或hi   8   8   4

(5)遗传 (或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fk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后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图中ab或fg段;纺锤体出现于分裂前期,即图中bc或gh;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中期,即图中cd或hi段.

(4)图B细胞处于分裂中期,相当于图A中cd或hi段,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而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遗传 (或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f    k

(2)后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3)ab或fg    bc或gh  cd或hi

(4)cd或hi   8   8   4

(5)遗传 (或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随之加倍

B染色体复制数目加倍时DNA数目随之加倍

C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数目随之加倍

D染色体数目随着丝点分裂加倍时DNA数目不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DNA分子复制数目加倍在分裂间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A、B错误;

C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此时期细胞内DNA含量不变,C错误、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C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D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复制、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中D和M时期,A错误;

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B正确;

C、D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该时期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C正确;

D、F时期是分裂间期,细胞核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  )

ADNA、染色体复制一次

B出现了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

C出现了纺锤丝和纺锤体

DDNA、染色体复制一次,又平均分配一次,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有丝分裂过程可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无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质均等分配,形成的子细胞和原来的母细胞遗传物质完全相同.所以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DNA、染色体的复制并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亲子代遗传物质相同.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表中为人体一些生理过程中相关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丙过程均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B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甲与丙在同一个体中能同时发生

D丁过程是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甲和丙过程分别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能够发生突变,但是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乙生理过程表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正确;

C、在生殖器官可以同时存在甲与丙过程,C正确;

D、丁过程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纵坐标可以有两种含义

B如表示减数分裂全过程,则c→d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

D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发生在b→c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如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纵坐标可以有两种含义:一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二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DNA含量的变化,A正确;

B、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此时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

C、如果是有丝分裂,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如果是减数分裂,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四倍,C错误;

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可发生在b→c段,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分别为雌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动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m)和卵巢中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示意图.请回答:

(1)细胞甲是______细胞.

(2)细胞乙的名称是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______(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乙细胞最终能形成______个成熟生殖细胞.

(3)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的结果.[4]时期DNA含量减半是由于______的结果,而[5]时期DNA含量减半是由于______的结果.

(4)就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该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3-4

1

DNA(染色体)的复制

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8

1:2

减数第一次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解析

解:(1)图中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为卵原细胞.

(2)该生物为雌性动物,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对应于曲线图中3-4段;乙细胞最终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其中3个极体最终消失,因此最终只能形成1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3)曲线2-3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4时期DNA含量减半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造成的;5时期DNA含量减半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致.

(4)乙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故答案为:

(1)卵原细胞

(2)初级卵母细胞   3-4   1

(3)DNA(染色体)的复制    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8    1:2    减数第一次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染体数目为(  )

A20条

B30条

C40条

D50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体细胞染色体为2N):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因此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亲代细胞含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所以含有20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连续进行几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仍然是20条.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时期细胞中DNA数目不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C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复导致了染色体加倍

D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时期和L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D时期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数目不加倍,A正确;

B、L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性原细胞的基因型为YyRr,因此次级性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B正确;

C、F时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该时期通过DNA复制后,DNA分子数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

D、D时期表示有丝分裂后期,L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加倍,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A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胸苷用于合成DNA,尿苷用于合成RNA;洋葱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分生区的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能合成DNA,而其它细胞不能分裂,不能进行DNA复制;所有的细胞均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RNA;所以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