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裂间期时,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故A错误.
B、分裂前期和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为1:2:2;故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C错误.
D、分裂末期时,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A错误;
B、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
C、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活动方式相同,复制一次,平均分配一次,C错误;
D、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
故选:D.
如图是某细胞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段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②在AB段,DNA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中心体移向两级;
⑤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点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点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所以CD段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①正确;
②在AB段,DNA进行复制,导致DNA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②错误;
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细胞内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点之后的末期,细胞中央不会出现赤道板,会出现细胞板,③错误;
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的前期,中心体移向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④正确;
⑤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所以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⑤正确.
故选:D.
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DNA数目确切地说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体体细胞核中含有46条染色体,46个DNA分子.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即92个,此外细胞质中还含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DNA数目确切地说应大于92个.
故选:D.
如图是从某生物体内获得的一种有丝分裂细胞状态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示细胞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所以该生物细胞内所含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A错误;
B、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所以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B错误;
C、此时细胞内着丝点个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C错误;
D、细胞有丝分裂需要ATP水解供能,而ATP的含量很少,不断的背分解与重新合成,D正确.
故选:D.
有一杂合子(Dd)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可看到每个染色体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如果一个染色单体含有D遗传因子,一般情况下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遗传因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正常情况下,它们所含的遗传物质应该完全相同.因此,如果一个染色单体含有D遗传因子,一般情况下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遗传因子也是D.
故选:C.
图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随时期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该图示有丝分裂,则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中期,即a所处的时期,A正确;
B、若该图示有丝分裂,则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的两极发生后期,即b所处的时期,B错误;
C、若该图示减数分裂,则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a所处的时期,C正确;
D、若该图示减数分裂,则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的两极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b所处的时期,D正确.
故选:B.
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量关系的直方图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
B、B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B正确;
C、A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可能属于有丝分裂末期,C正确;
D、D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2:1,不存在这种情况,D错误.
故选:ABC.
如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①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但着丝点已经分裂,因此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故A正确;
B、图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B错误;
C、图③中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8条)、核DNA(8个)的数目之比为1:2:2,故C正确;
D、若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④细胞中也含有等位基因,也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但纺锤体是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组成的,A正确;
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B正确;
C、细胞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中,使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正确;
D、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但有染色体的复制,D错误.
故选:D.
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种细胞,每种细胞2块装片(分别表示不同的分裂时期),编号1~6号,且已知1、3确定为同一种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分别表示另两种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结果如下:
(1)表示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装片是______号,末期的是______号.
(2)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装片是______号,末期的是______号.
(3)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装片是______号,末期的是______号.
正确答案
1
3
4
6
5
2
解析
解:(1)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和细胞壁,其有丝分裂前期出现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即装片1或5;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即装片3或6.已知1、3确定为同一种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由此可以说明1、3均来自低等植物,且前期的是1号,末期的是3号.
(2)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但含有细胞壁,其有丝分裂前期出现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即装片4号;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即装片6号.
(3)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但不含细胞壁,其有丝分裂前期出现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即装片6号(3号是低等植物的);末期细胞中部凹陷,即装片2号.
故答案为:
(1)1 3
(2)4 6
(3)5 2
下列可以作为区分进行有丝分裂的某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会出现染色体,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间期都会进行DNA的复制,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板,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出现细胞板,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会出现纺锤体,D错误.
故选:C.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动物细胞则无此现象,是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两个子细胞,A正确;
B、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B错误;
C、动物细胞分裂时中心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并于分裂期进行均匀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D错误.
故选:BD.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
(2)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故选:D.
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⑦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酶和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因此酶和激素不都在⑦上合成,A错误;
B、④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因此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将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
C、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①②⑤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C正确;
D、该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主要是由于②⑧参与的活动而导致的,即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过程不同,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