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A正确;

B、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染色体组数也不变,B错误;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

D、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均有DNA复制,含量加倍

B在分裂前期,都由中心体周围发出的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均有DNA复制,且经过复制后DNA含量加倍,A正确;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周围发出的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  )

A中期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CDNA复制后平均分配

D间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而动物细胞是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C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错误;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其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于高等植物细胞

B人正常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内DNA分子最多时不止92个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线粒体的活动无关

D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不在同一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其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于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是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A正确;

B、人正常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内DNA分子最多时为92个,此外在细胞质中还有少量DNA分子,因此细胞内DNA分子最多时不止92个,B正确;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线粒体的活动有关,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

D、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不在同一时期,DNA含量加倍是在分裂前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

A核膜、核仁消失

B染色体出现

C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

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都会发生核膜、核仁消失,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都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消失,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①纺锤体形成的方式;②核膜、核仁消失;③染色体的复制;④着丝点的分裂;⑤细胞分开的方式.

A①④

B①⑤

C①②

D①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①正确;

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②错误;

③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③错误;

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④错误;

⑤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分开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出现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而植物细胞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⑤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可以体现在(  )

A动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在赤道板处向内凹陷

C高等植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D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赤道板直接形成新的细胞壁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A错误;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

D、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示某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据图回答:

(1)此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此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

(3)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______个DNA分子.

(4)①和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______形成的.

正确答案

解:(1)图示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且质分裂方式是靠细胞膜内陷引起的,因此该生物是动物.

(2)图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

(3)图示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说明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相同,即有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与体细胞相同,即4个DNA分子.

(4)①和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又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质分裂方式是靠细胞膜内陷引起的

(2)8,0,8

(3)4;4

(4)染色体复制后,又经着丝点分裂(或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

解析

解:(1)图示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且质分裂方式是靠细胞膜内陷引起的,因此该生物是动物.

(2)图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

(3)图示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说明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相同,即有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与体细胞相同,即4个DNA分子.

(4)①和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又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质分裂方式是靠细胞膜内陷引起的

(2)8,0,8

(3)4;4

(4)染色体复制后,又经着丝点分裂(或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在动物进行有丝分裂间期,利用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D在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A错误;

B、中心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且纺锤体是在前期出现的,在间期也观察不到,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

D、在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填编号).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

(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______期和______期.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乙,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

(5)将甲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6)若用意图细胞研究分泌蛋白质合成与分泌,常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与细胞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填写序号)

(7)如果甲图是根尖生长点细胞,细胞的形状应为______,同时还应没有图中的______等结构.

(8)若以图示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人体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填序号)______产生______所引起的.

正确答案

解:(1)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④线粒体、⑦核糖体和⑨叶绿体,但乙细胞不含⑨叶绿体,因此甲乙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④线粒体、⑦核糖体.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④线粒体和⑨叶绿体.

(3)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前期和末期,即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4)细胞吸收Ca2+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了Ca2+的载体.

(5)由于⑩中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因此将A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6)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常用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因此,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结构是⑦核糖体、⑤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①细胞膜.

(7)根尖生长点细胞呈正方形,且此处细胞不含⑧液泡和⑨叶绿体.

(8)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细胞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刺激神经末梢使肌肉感到酸痛,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6]细胞质基质.

故答案为:

(1)④⑦

(2)④⑨

(3)前期   末期

(4)抑制(或破坏)了Ca2+的载体

(5)⑧中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

(6)同位素示踪法     ⑦⑤②①

(7)正方形    ⑧⑨

(8)⑥乳酸

解析

解:(1)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④线粒体、⑦核糖体和⑨叶绿体,但乙细胞不含⑨叶绿体,因此甲乙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④线粒体、⑦核糖体.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④线粒体和⑨叶绿体.

(3)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前期和末期,即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4)细胞吸收Ca2+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了Ca2+的载体.

(5)由于⑩中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因此将A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6)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常用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因此,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结构是⑦核糖体、⑤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①细胞膜.

(7)根尖生长点细胞呈正方形,且此处细胞不含⑧液泡和⑨叶绿体.

(8)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细胞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刺激神经末梢使肌肉感到酸痛,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6]细胞质基质.

故答案为:

(1)④⑦

(2)④⑨

(3)前期   末期

(4)抑制(或破坏)了Ca2+的载体

(5)⑧中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

(6)同位素示踪法     ⑦⑤②①

(7)正方形    ⑧⑨

(8)⑥乳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发生在(  )

A前期  末期

B间期  前期

C中期  后期

D后期  前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

(2)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

B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C有丝分裂是所有生物体细胞增殖的基本方式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征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A错误;

B、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长,分裂期时间较短,B错误;

C、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基本方式,C错误;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征基本相同,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根据图2中的细胞分裂图象,判断此细胞为______(动物或植物)细胞.

(4)在细胞分裂的______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ab段显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加倍,说明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进行了复制;而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2)图1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由于图2中甲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在赤道板位置没有出现细胞板,所以此细胞为动物细胞.

(4)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乙   甲  

(3)动物   

(4)中

解析

解:(1)图1中ab段显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加倍,说明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进行了复制;而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2)图1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由于图2中甲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在赤道板位置没有出现细胞板,所以此细胞为动物细胞.

(4)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乙   甲  

(3)动物   

(4)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纺锤体都是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