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时,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染色单体条数、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某生物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仍为24条;但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依次48、48.
故选:C.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曲线,所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A-H,A正确;
B、乙图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图乙中与2号染色体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是6号染色体,C错误;
D、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丙图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C~E段,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含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
B、L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此时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B正确;
C、F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有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没有染色体加倍的过程,C错误;
D、I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D正确.
故选:C.
如图所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因此可表示在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的复制,A正确;
B、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
C、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因此不能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错误;
D、此曲线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过程,此时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分裂,D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D正确;
故选:ABD.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某体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某体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仍是46条.
故选:B.
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图既可表示有丝分裂,也可表示减数分裂,CD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错误;
B、图甲中的AB段表示DNA复制,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也可能是产生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故B错误;
C、在图乙A时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比例为1:2:2,故C正确;
D、在图乙中,CD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离,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图1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这种动物某个体内精原细胞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同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1中处于 E点的细胞中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2中______(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GgPp,在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G与P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______(填序号)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图2______(填序号)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那么另外的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2)由图2可知,该动物细胞中含有2对4条染色体,E点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而同源染色体对数也加倍,所以E点的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由于图1中的CD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所以图2中的①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④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③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那么另外的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是GPp、g、g.
故答案为:
(1)DNA的复制 着丝点的分裂
(2)4 ①
(3)④③次级精母细胞 GPp、g、g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2)由图2可知,该动物细胞中含有2对4条染色体,E点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而同源染色体对数也加倍,所以E点的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由于图1中的CD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所以图2中的①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④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③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那么另外的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是GPp、g、g.
故答案为:
(1)DNA的复制 着丝点的分裂
(2)4 ①
(3)④③次级精母细胞 GPp、g、g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A错误;
B、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NA已复制但着丝点没有分裂,细胞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B正确;
C、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C错误;
D、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D错误.
故选:B.
某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8条,则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某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8条,则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4条.
故选:A.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变化曲线,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C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的数目不变,A正确;
B、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EF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高尔基体活动比较旺盛,C错误;
D、AC表示分裂间期,CF表示分裂期,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大,因此处于AC时期的细胞远多于CF时期,D错误.
故选:A.
如图1表示某个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的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回答:
(1)处于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期;
(2)图2中______处于图1中的BC段,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3)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甲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为______,丙细胞处于______
分裂的______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2)图1BC段表示每条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乙、丙细胞;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3)图2中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是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或两个极体,甲细胞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为8.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间期
(2)乙、丙细胞 着丝点分裂
(3)0 8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或两个极体
解析
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2)图1BC段表示每条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乙、丙细胞;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3)图2中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是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或两个极体,甲细胞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为8.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间期
(2)乙、丙细胞 着丝点分裂
(3)0 8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或两个极体
图1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数及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图2是显微镜一个视野下根尖生长点细胞分裂图象,请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线ABCD表示______数量变化
(2)图1中的AB表示______,相当于右图的______(时期)(编号);
(3)AB段曲线为斜线的原因是______.
(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制备正确的装片,高倍物镜进行观察到视野中的图象如图2,现要观察该物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观察图中代号为______的细胞,并将该装片向______方向移动至视野中央进一步观察.
正确答案
解:(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因此图中实线ABCD表示DNA含量变化.
(2)AB段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相当于右图的6.
(3)AB段曲线为斜线是因为DNA分子复制,也即含量随之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
(4)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右图中的2细胞所处的时期;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2细胞位于右上方,因此换上高倍物镜之前,要将其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故答案为:
(1)DNA
(2)DNA分子的复制 6
(3)DNA分子复制,也即含量随之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
(4)2 右上方
解析
解:(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因此图中实线ABCD表示DNA含量变化.
(2)AB段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相当于右图的6.
(3)AB段曲线为斜线是因为DNA分子复制,也即含量随之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
(4)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右图中的2细胞所处的时期;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2细胞位于右上方,因此换上高倍物镜之前,要将其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故答案为:
(1)DNA
(2)DNA分子的复制 6
(3)DNA分子复制,也即含量随之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
(4)2 右上方
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个变成1个,但细胞中DNA含量不变,故A正确;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则e点与a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个DNA,故B正确;
C.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C错误;
D.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对照如图,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该曲线因纵坐标含义不同可表示两种变化,若纵坐标表示核DNA含量,则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情况,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情况,A正确;
B、若纵坐标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若纵坐标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可表示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
D、e点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结束,此时细胞的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D正确.
故选:B.
如图1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图1中实线表示______,虚线表示______,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2)图2中的C相当于曲线图中的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图形推测,上图中的4N应该等于______.
(3)图1中AB段相当于分裂图中______(字母)时期;B→E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______(字母).
(4)图2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变化规律为: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因此图1中,实线表示DNA数量的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由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处于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分裂末期,C细胞处于分裂后期,D细胞处于分裂中期,E细胞处于分裂间期,F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E→A→D→C→B→F.
(3)图2中的C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对于甲图中的DE段;乙图中A细胞(含6条染色体)处于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则有丝分裂后期含有12条染色体,因此甲图中4N=12.
(3)图1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相当于分裂图中E时期;B→E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A→D→C.
(4)图2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DNA的数量 染色体的数量 EADCBF
(2)DE 12
(3)E ADC
(4)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解:(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变化规律为: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因此图1中,实线表示DNA数量的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由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处于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分裂末期,C细胞处于分裂后期,D细胞处于分裂中期,E细胞处于分裂间期,F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E→A→D→C→B→F.
(3)图2中的C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对于甲图中的DE段;乙图中A细胞(含6条染色体)处于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则有丝分裂后期含有12条染色体,因此甲图中4N=12.
(3)图1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相当于分裂图中E时期;B→E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A→D→C.
(4)图2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DNA的数量 染色体的数量 EADCBF
(2)DE 12
(3)E ADC
(4)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