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洋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取材部位应是______,该部位用肉眼观察呈_______色,显微镜观察该部位细胞有什么特点:______.实验中用______作为解离液,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______

(2)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______.某同学用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做此实验时,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检查操作步骤都正确,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取自于洋葱根尖(乳白色),原因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该实验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其中解离时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比例为1:1的混合液,染色时,需要用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进行染色.由于细胞周期中,细胞间期所占的时间长(90~95%),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2)验证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取自洋葱鳞茎叶表皮,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具有紫色中央大液泡,且有利于观察.质量浓度为0.5g/mL蔗糖浓度过高时,洋葱表皮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所以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

故答案为:

(1)洋葱根尖   乳白   排列紧密,成正方形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比例为1:1的混合液      细胞周期中间期最长

(2)鳞茎叶表皮     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解析

解:(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取自于洋葱根尖(乳白色),原因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该实验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其中解离时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比例为1:1的混合液,染色时,需要用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进行染色.由于细胞周期中,细胞间期所占的时间长(90~95%),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2)验证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取自洋葱鳞茎叶表皮,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具有紫色中央大液泡,且有利于观察.质量浓度为0.5g/mL蔗糖浓度过高时,洋葱表皮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所以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

故答案为:

(1)洋葱根尖   乳白   排列紧密,成正方形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比例为1:1的混合液      细胞周期中间期最长

(2)鳞茎叶表皮     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用洋葱根尖进行如下处理并完成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①用蒸馏水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

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

③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A实验①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可使物像清晰

B实验②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都是4N

C实验③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抑癌基因被激活”

D实验③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与实验①作对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要使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

B、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低温诱导后,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都是4N,只有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B错误;

C、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但染色体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因此实验③依据的原理应该是苯能导致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C错误;

D、实验③的培养液中加入了苯,且观察的是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因此该实验的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探究实验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为是否加入苯,因此还需与实验①作对照,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是残留在核外形成椭圆形异常结构,称为微核,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当外界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时,会使具有微核的细胞增多(微核率增大).某小组以豌豆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显微镜观察微核时,应选择经处理的根尖______区制成临时装片,该区域细胞的形态特点是______;制作装片过程中需要用______染料对微核进行染色.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当Cu2+浓度在______范围、Cd2+浓度在______范围时,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微核率逐渐增大;当Cu2+和Cd2+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请推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K+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______

③如何解释K+浓度为50mg/L时细胞也偶尔出现微核?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显微镜观察微核时,应选择经处理的根尖分生区制成临时装片,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制作装片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微核进行染色.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当Cu2+浓度在0~50 mg/L范围、Cd2+浓度在0~40 mg/L 范围时,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微核率逐渐增大;当Cu2+和Cd2+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过高浓度的Cu2+和Cd2+抑制豌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②K+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③但K+浓度为50mg/L时细胞也偶尔出现微核,原因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发异常所致.

故答案为:

(1)分生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碱性(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液、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等)

(2)①0~50 mg/L 0~40 mg/L 过高浓度的Cu2+和Cd2+抑制豌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②无明显影响

细胞分裂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发异常所致

解析

解(1)显微镜观察微核时,应选择经处理的根尖分生区制成临时装片,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制作装片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微核进行染色.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当Cu2+浓度在0~50 mg/L范围、Cd2+浓度在0~40 mg/L 范围时,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微核率逐渐增大;当Cu2+和Cd2+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过高浓度的Cu2+和Cd2+抑制豌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②K+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③但K+浓度为50mg/L时细胞也偶尔出现微核,原因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发异常所致.

故答案为:

(1)分生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碱性(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液、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等)

(2)①0~50 mg/L 0~40 mg/L 过高浓度的Cu2+和Cd2+抑制豌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②无明显影响

细胞分裂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发异常所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可用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观察的材料是(  )

①洋葱鳞茎表皮细胞   ②小麦的根尖   ③杂交瘤细胞   ④鼠的神经细胞.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已知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式,只有分裂期的细胞才会出现染色体,且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①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所以无法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①错误;

②小麦的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②正确;

③杂交瘤细胞具有瘤细胞无限增值的能力,容易找到分裂中期的细胞,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③正确;

④鼠的神经细胞是成熟的动物细胞,成熟的细胞不具有再分裂的能力,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所以无法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④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题回答生物学实验的有关问题:

Ⅰ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洋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取材部位是______

(2)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______,请在下列空白处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______

Ⅱ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

(3)将一条DNA分子用3H标记,让其连续复制n次后,含有3H的DNA链占所有DNA链的______

(4)将数目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性强度,结果A组显著大于B组,可见A组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______3H标记的化合物用于细胞中______的合成,它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部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取自于洋葱根尖(乳白色),原因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

(2)验证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取自洋葱鳞茎叶表皮,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具有紫色中央大液泡,且有利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体分裂,如图:

(3)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将一条DNA分子用3H标记,让其连续复制n次后,产生的子代DNA分子有2n,其中含有3H的DNA链有2条,而所有DNA链有2×2n,因此含有3H的DNA链占所有DNA链的

(4)根据题意可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分子中特有的核苷酸,它将用于DNA分子的复制.因此将数目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性强度,结果A组显著大于B组,可见A组加入的物质能够促进细胞分裂,3H标记的化合物用于细胞细胞分裂间期中DNA的合成,它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部位是细胞核(染色体).

故答案为:

Ⅰ(1)根尖

(2)鳞茎叶表皮

Ⅱ(3)

(4)促进细胞分裂    DNA   细胞核(染色体)

解析

解:(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取自于洋葱根尖(乳白色),原因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

(2)验证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取自洋葱鳞茎叶表皮,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具有紫色中央大液泡,且有利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体分裂,如图:

(3)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将一条DNA分子用3H标记,让其连续复制n次后,产生的子代DNA分子有2n,其中含有3H的DNA链有2条,而所有DNA链有2×2n,因此含有3H的DNA链占所有DNA链的

(4)根据题意可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分子中特有的核苷酸,它将用于DNA分子的复制.因此将数目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性强度,结果A组显著大于B组,可见A组加入的物质能够促进细胞分裂,3H标记的化合物用于细胞细胞分裂间期中DNA的合成,它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部位是细胞核(染色体).

故答案为:

Ⅰ(1)根尖

(2)鳞茎叶表皮

Ⅱ(3)

(4)促进细胞分裂    DNA   细胞核(染色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图回答: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______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______性染料.

(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剪取2~3MM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其目的是______

(3)①→②、①→④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______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______的状态,直到死亡.

(4)①→③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通过______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逐渐发育为成体.

正确答案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碱性染料.

(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①→②、①→④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4)①→③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通过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故答案为:

(1)染色质或染色体     碱

(2)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持久性     保持分化后 

(4)增殖       增殖       分化

解析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碱性染料.

(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①→②、①→④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4)①→③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通过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故答案为:

(1)染色质或染色体     碱

(2)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持久性     保持分化后 

(4)增殖       增殖       分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甲图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DNA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乙图是一组标有5×和16×字样的目镜和标有10×和40×字样的物镜,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象.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a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用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1)×(3);左上方

B(1)×(3);右上方

C(2)×(3);右上方

D(2)×(3);左上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分析已知图丙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左上为有丝分裂后期,左下为有丝分裂末期;图甲a表示有丝分裂间期,c、d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e表示后期,所以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a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就是把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应该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乙图为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其中(1)(2)为目镜,放大倍数分别为 10×和40×,(3)(4)为物镜16×和5×;要使放大倍数为640倍,应该选择40×的目镜和16×的物镜,即 (2)×(3).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两个细胞,一个细胞含32条染色体,另一个细胞含16条染色体,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在装片制作前(  )

A生根的洋葱经过适当低温处理

B生根的洋葱发生了减数分裂

C洋葱的根尖经过卡诺氏液处理

D洋葱的根尖细胞刚进行着丝点分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已知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的装片中,可以找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两个细胞,一个细胞含32条染色体,另一个细胞含16条染色体,而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观察到的两个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根据题中信息可以判断洋葱体细胞含染色体16条,而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可以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可以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32条染色体,A正确;

B、生根的洋葱发生了有丝分裂,B错误;

C、洋葱的根尖经过卡诺氏液处理,只是固定作用,不影响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错误;

D、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而刚进行着丝点分裂是在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染色后,一般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DNA粗提取过程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漂洗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检测脂肪实验中,染色后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A正确;

B、DNA粗提取过程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可以进一步纯化DNA,B正确;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丙酮或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C正确;

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盐酸混和液对根尖进行解离,解离后,用清水对根尖进行漂洗,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是传统观赏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有研究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先制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主要步骤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1mol•L-1HCl解离的目的是______

(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剂,与卡宝品红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有______(填序号)

①双缩脲试剂    ②醋酸洋红液    ③龙胆紫溶液    ④秋水仙素溶液

(4)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______期且染色体______的细胞进行拍照

(5)由如图2核型分析结果,得出推论: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______

(6)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以优先选用______(填序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显微观察

①花萼    ②花瓣    ③雌蕊    ④花药    ⑤花芽.

正确答案

解:(1)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可选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2)实验过程中用HCl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体的染色剂,此外②醋酸洋红液、③龙胆紫溶液也可以用来染染色体.

(4)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中期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拍照观察.

(5)由如图2核型分析结果: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故不能结实.

(6)雌蕊、花药中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但是雄性个体一次能产生大量的雄配子,且雄配子产生的分裂过程是连续的(场所都在精巢、花药中),所以能够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雌性一次产生的配子要比雄性少很多,且雌配子的产生的分裂过程不是连续的,其中卵子要在受精作用时才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场所在卵巢,而第二次分裂场所在输卵管).所以观察减数分裂时,应选用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花药.

故答案为:

(1)新生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

(2)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3)②③

(4)中  分散良好

(5)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6)④

解析

解:(1)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可选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2)实验过程中用HCl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体的染色剂,此外②醋酸洋红液、③龙胆紫溶液也可以用来染染色体.

(4)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中期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拍照观察.

(5)由如图2核型分析结果: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故不能结实.

(6)雌蕊、花药中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但是雄性个体一次能产生大量的雄配子,且雄配子产生的分裂过程是连续的(场所都在精巢、花药中),所以能够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雌性一次产生的配子要比雄性少很多,且雌配子的产生的分裂过程不是连续的,其中卵子要在受精作用时才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场所在卵巢,而第二次分裂场所在输卵管).所以观察减数分裂时,应选用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花药.

故答案为:

(1)新生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

(2)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3)②③

(4)中  分散良好

(5)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6)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直接用菠菜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时,可用口腔上皮细胞或紫色洋葱鳞茎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D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也可以选用蛙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A错误;

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时,可用口腔上皮细胞或紫色洋葱鳞茎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蛙的红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不适合制备细胞膜,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图象(甲)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图(乙),其中A.B.C.D.E为细胞代号,请据图回答:

(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______细胞.该区域的细胞特点是______,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甲图的图象,根据图中所示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的顺序______.(填细胞代号)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的数量最多的是处于有丝分裂______期的细胞,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时期是______期.

(3)在乙图中ab时间段内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4)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量的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周期的顺序是D→A→B→C→E.观察有丝分裂一般取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该处细胞分裂旺盛,呈正方形.

(2)用于有丝分裂间期时间最长,所以观察到的细胞中间期的细胞最多.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形态最清晰,是过程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3)图乙中ab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的主要变化是DNA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复制,染色体上的DNA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上的DNA减半,如图:

故答案为:

(1)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D→A→B→C→E

(2)间期   中期

(3)DNA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

解析

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周期的顺序是D→A→B→C→E.观察有丝分裂一般取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该处细胞分裂旺盛,呈正方形.

(2)用于有丝分裂间期时间最长,所以观察到的细胞中间期的细胞最多.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形态最清晰,是过程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3)图乙中ab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的主要变化是DNA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复制,染色体上的DNA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上的DNA减半,如图:

故答案为:

(1)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D→A→B→C→E

(2)间期   中期

(3)DNA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表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观察其中一个装片,发现根尖各细胞中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这个装片最可能由______同学制作.染色体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实验过程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

(2)图1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分析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为______小时,请在图2绘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随时间的关系坐标图.

(3)用新鲜的菠菜为材料提取叶绿体的色素,但得到的色素滤液的颜色较浅.可能的原因有(写两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若没有漂洗去根尖中残留的解离液成分,将会使根尖各细胞中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在该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2)由图分析可知,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间为从A到E的时间,为20小时.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是,间期复制加倍,前、中、后期不变,末期一分为二,恢复原先水平.

(3)在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实验中,若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或加入的丙酮或乙醇量过多,将会使色素滤液的颜色较浅.

故答案为:

(1)甲   没有漂洗去根尖中残留的解离液成分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2)20   

(3)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加入的丙酮或乙醇量过量

解析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若没有漂洗去根尖中残留的解离液成分,将会使根尖各细胞中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在该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2)由图分析可知,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间为从A到E的时间,为20小时.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是,间期复制加倍,前、中、后期不变,末期一分为二,恢复原先水平.

(3)在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实验中,若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或加入的丙酮或乙醇量过多,将会使色素滤液的颜色较浅.

故答案为:

(1)甲   没有漂洗去根尖中残留的解离液成分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2)20   

(3)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加入的丙酮或乙醇量过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水稻是二倍体(2N=24),现有三个没有标明的单倍体水稻、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用分辨率较高的显微镜就能将这三张装片区分开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再在高倍镜下观察

B应分别观察中期的细胞,作为比较和区分的依据

C若观察到细胞都为长方形,可能还没有找到分生区

D如果观察到的一个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则它可能是二倍体或四倍体装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显微镜使用的原则是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正确;

C、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C正确;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只在后期加倍,其他时期保持稳定,所以观察到的一个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则为二倍体装片,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a和b区细胞    ②: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 

③:①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明显比②过程长      ④: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应选择成熟区的细胞,即d区的细胞,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就能发生质壁分离,①错误;

②、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应选择分生区的细胞,即b区细胞,特点是成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②正确;

③、①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即间期为分裂作准备,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即分裂期,细胞生长的时间要比分裂的时间长,③正确;

④、③和④表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变,但RNA和蛋白质不同,④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