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共9287题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如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有丝分裂前期的两倍,B正确;
C、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位置上,赤道板是假想的板,C错误;
D、在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固定和杀死了,所以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D错误.
故选:AB.
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相关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并用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用龙胆紫溶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用清水进行漂洗,不需用10%盐酸洗去浮色,B错误;
C、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形成葡萄糖和果糖,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均呈现红黄色,C正确;
D、双缩脲试剂是鉴定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等.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仍然存在,故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B.
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为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A正确;
B、脂肪鉴定时,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正确;
C、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入B液,而不能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C错误;
D、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可以观察细胞失水实验,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C.
如图为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复制时,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
B、①区域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③分生区的细胞分裂旺盛,属于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
C、③处细胞分裂旺盛,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③处细胞分裂旺盛,使得细胞数目增加,②处细胞伸长,使得根尖细胞体积增加,D错误.
故选:C.
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可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色素)作为实验材料,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对细胞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A正确;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B错误;
C、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在研钵中添加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而层析液用于叶绿体色素的分离,C错误;
D、观察细胞线粒体的实验中,需用健那绿给活细胞染色,D错误.
故选:A.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组成的解离液,用于解离洋葱根尖,分散细胞的作用,A错误;
B、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B错误;
C、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C正确;
D、观察的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不可能观察到细胞版向四周扩散的过程,D错误.
故选:C.
在下列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蛙的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方式增殖,不会出现染色体,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B错误;
C、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C错误;
D、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且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出现,D正确.
故选:D.
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出现相互重叠是解离和压片不到位,漂洗只是影响染色效果,A错误;
B、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还原糖不只是有葡萄糖,B错误;
C、DNA在0.14mol/L的NaCl中溶解度最低,应采用此浓度析出DNA,没有析出DNA,可能是NaCl溶液浓度过低或过高,C错误;
D、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可能会出现二倍体植株,因为花药壁细胞也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D正确.
故选:D.
下列可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醋酸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
B、植物叶片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丧失了分裂能力,B错误;
C、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D、马蛔虫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其可以进行有丝分裂,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但观察不到叶绿体内的结构,因为叶绿体内部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故A错误;
B、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而性激素属于脂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故B错误;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一定浓度的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但不能水解DNA,故C错误;
D、使用显微镜时遵循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原则.“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用高倍镜,故D正确.
故选D.
在“观察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
“-”表示未进行该步操作,“+”表示进行该步操作
(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请从下列序号选择)
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戊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解离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同学未解离,所以细胞不能分开而重叠,看不到染色体;乙同学没有漂洗,则盐酸会与碱性染料反应而不便于使染色体着色;丙同学没有染色,所以观察不到染色体.
(2)戊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象,最可能的原因观察部位不正确,看到的是伸长区细胞,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
(3)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故答案为:
(1)B D A
(2)观察部位不正确(该学生看到的是伸长区细胞)
(3)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解析
解:(1)甲同学未解离,所以细胞不能分开而重叠,看不到染色体;乙同学没有漂洗,则盐酸会与碱性染料反应而不便于使染色体着色;丙同学没有染色,所以观察不到染色体.
(2)戊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象,最可能的原因观察部位不正确,看到的是伸长区细胞,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
(3)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故答案为:
(1)B D A
(2)观察部位不正确(该学生看到的是伸长区细胞)
(3)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染色质,C正确.
故选:C.
在做有丝分裂实验时,下列哪些措施可以使细胞分散开( )
①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
②用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染色
③漂洗
④压片
⑤用15%HCI溶液和95%酒精等量混合液处理洋葱根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使得细胞分散开来,①正确;
②用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使得染色体着色,②错误;
③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使得染色体着色,③错误;
④压片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④正确;
⑤用15%HCI溶液和95%酒精等量混合液处理洋葱根尖,使得组织细胞相互分离,⑤正确.
故选:B.
研究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1)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丙三位同学在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表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
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
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______.
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上颜色,但细胞重叠
(2)下面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
①该实验常选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叶,原因是______.
②如果上述实验操作中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远高于30%,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③有一位同学用称量法探究呼吸作用强弱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经24
小时的处理,把实验前的圆形叶片干重统计如下表:
将表中实验结果在框中绘制成柱状图.
(3)关于植物向光性和生长素作用的实验设计.
①有同学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他的设计方法是:取弯曲处作______(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用______测量细胞的______.
②另有学生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假设能成立.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完善.因为该实验设计缺少了______,没有说服力.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同学为进行漂洗,这不利于染色体着色,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乙同学未进行解离,因此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2)①图示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该实验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②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远高于30%时,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的复原.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绘制图形题如下:
(3)①该同学的目是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设计方法是:取弯曲处作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胞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细胞长度,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②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由此可见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对照组,因此没有说服力.应增加对照组,具体操作为: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故答案为:
(1)A B
(2)①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②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
③如图:
(3)①纵切 显微测微尺 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细胞长度.
②对照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解析
解:(1)甲同学为进行漂洗,这不利于染色体着色,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乙同学未进行解离,因此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2)①图示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该实验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②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远高于30%时,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的复原.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绘制图形题如下:
(3)①该同学的目是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设计方法是:取弯曲处作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胞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细胞长度,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②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由此可见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对照组,因此没有说服力.应增加对照组,具体操作为: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故答案为:
(1)A B
(2)①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②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
③如图:
(3)①纵切 显微测微尺 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细胞长度.
②对照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在生物实验中经常涉及酒精,下列相关实验中关于酒精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A正确;
B、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清水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B错误;
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溶解色素,C正确;
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的生成,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