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时,该物体带电荷种类一定相同

B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时,该物体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D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可能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棉布分别带负电与带正电,说明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时,该物体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总电荷量保持不变,所以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不同的,数量相同的电荷.故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9.6×10-16C的正电荷.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B乙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C乙物体带9.6×10-16C的负电荷

D乙物体带9.6×10-16C的正电荷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摩擦起电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摩擦起电中甲失去电子,转移到了乙物体上,乙得到电子,甲物体带了9.6×10-16C的正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乙物体带9.6×10-16C的负电荷,电子带的电荷量为e=1.6×10-19C,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使细条散开

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塑料捆扎绳与手摩擦带电;塑料捆扎绳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电越多,排斥力越多,下端散开的就越大;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感应起电.

正确答案

接触起电

摩擦起电

解析

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共有三种分别为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故答案为:接触起电,摩擦起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B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带正电

C两个带电体接触一定等分电荷量

D一个带电体接触另一个不带电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A正确;

B、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两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带电体接触一般不等分电荷量,故C错误;

D、一个带电体接触另一个不带电体,两个物体一定带上同种电荷,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库仑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电荷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