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泡菜制作是以乳酸发酵为主,同时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兼有蛋白质分解的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冷加工方法,对蔬菜的营养成分、色香味的保存十分有利。千百年来,泡菜不但以其酸鲜纯正、脆嫩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悠长的特点吸引众多食客,还因其开胃口、促消化、解荤腥、增食欲的功效为世人所接受。泡菜的制作工艺如下:选料→预处理→配制调料→泡制。泡菜的制作看上去很简单,但要泡出色香味形俱佳、营养卫生的泡菜,应该掌握原料性质,注意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装坛等技术。如调料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泡菜坛的选择亦关乎泡菜制作的成败。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从其结构分析,属于哪类生物?

(2)请用反应式表示出乳酸发酵的过程。

(3)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试说明其原理。

(4)试讨论泡制泡菜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

正确答案

(1)属于原核生物。

(3)为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4)需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附加题)在我国酿酒历史悠久,除此之外,利用传统和现代工艺,还可生产果醋、泡菜,提取植物芳香油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果汁的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______酶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果汁饮料的包装瓶上写着105℃高温瞬时灭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_____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_。

(3)利用水果发酵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发酵装置内加入果汁后要留约1/3的空间,目的有___________。果汁发酵后,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发酵液中的酒精,要使鉴定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

(4)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性物质,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的盐酸盐偶联成___________色化合物。

(5)薄荷油是一种不溶于水、挥发性较强且高温下比较稳定的芳香油,所以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_,除此之外,芳香油提取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纤维素酶和果胶     既保证杀死引起果汁变坏的病原微生物,又不会破坏果汁品质

(2)醋酸菌      30~35℃

(3)①.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②.防止发酵过程中汁液溢出       对照组用等量的蒸馏水代替发酵液

(4)乳酸       玫瑰红

(5)蒸馏法      萃取法、压榨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果酒的制作依靠的是______的_____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为了检验发酵液中有无酒精生成,要用______进行检验,若存在酒精,将出现______色。而泡菜的制作依靠的是______的______发酵。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刚开始由于某些微生物的作用,可将蔬菜中含有的硝酸盐还原为______。为检测泡菜中______的含量,我们一般用的方法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色染料,再与标准显色液进行对照,可大致估算出______的含量。

正确答案

酵母菌      酒精      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      对氨基苯磺酸     玫瑰红      亚硝酸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做题)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豆腐就是毛霉等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照其状态称为______培养基。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

(3)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和_________。

(5)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固体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3)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

(4)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5)瓶口被污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每隔3~4天测一次亚硝酸盐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

(1)在下图中绘出1号坛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图。

(2)结合曲线和表中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

(3)3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何差别?原因何在?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应如何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

正确答案

(1)

(2)3个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同,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却基本相同。在腌制后的第4天,3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都达到最高峰(1、2、3号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达到0.60mg/kg、0.20mg/kg、0.80mg/kg),而第10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茵),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3)3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含量2号坛最少,3号坛最多。3号坛亚硝酸盐含量多的原因是泡菜在腌制的过程中被污染。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注意腌制时间,控制好温度和食盐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兰溪小萝卜是深受市场欢迎的腌制食品,下图是生产流程,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腌制过程加入的盐水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出现溢坛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

(2)发酵过程主要利用了______菌和_________菌对萝卜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物质,使萝卜更可口美味。同时在生产过程通过_______、________和密封等措施控制其他杂菌的繁殖,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若密封不当,将会促使_______菌繁殖而导致产品的酸度过大。

(3)与所有腌制食品一样,在生产过程中,微生物会将原料中的______等有机物分解转化为亚硝酸,在特定的条件下,进一步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因此在上述生产流程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阶段需要通过_____方法定量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正确答案

(1)萝卜会在盐水中发生渗透失水现象

(2)假丝酵母     乳酸菌      加盐      加白酒(答案合理即可)      醋酸杆菌

(3)含氮有机物     发酵     成品    光电比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选做题)人们常用传统的发酵技术进行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果酒、果醋及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所用原料的有机物总(质)量及有机物种类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三者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___________。

(2)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用量过少,可能会出现_________。

A.重量减轻,影响经济效益  B.豆腐中的水分大量析出

C.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腐乳腐败  D.影响早期发酵

正确答案

(1)减少     增加     无氧、有氧和无氧

(2)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请据图完成问题: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_。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____________。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的加入。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2)4:1     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盐有灭菌、使蔬菜中过多水分渗出以及调味等作用

(3)调味料

(4)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取食工具不卫生,或盐的比例过小,都会引起杂菌滋生、泡菜变质

(5)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检测是为了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6)比色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人的微生物,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间歇性地放出,从而使坛内逐渐形成缺氧状态,乳酸发酵开始。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___________。

(2)发酵中期: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缺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这一期间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试分析此时期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_____________。

(3)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会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已不协调。

(4)从乳酸的含量、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风味品质最好的发酵阶段应为____________。

(5)在下图中画出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

(1)有氧呼吸       坛内好氧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大量的CO2;坛内氧气耗尽后,酵母菌酒精发酵也会产生一些CO2(2)由于pH的不适,大肠杆菌、腐败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由于氧气耗尽,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抑制现象尤为严重

(3)pH过低,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

(4)发酵中期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请分析回答。

(1)家庭酿酒时先将米煮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冷却到30℃后才能加酒药的原因是_________。如果时常开坛盖取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________。

(2)腐乳制备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成长的________________,豆腐变为味道鲜美的腐乳,其原理是___________,写出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______________。

(3)在制作泡菜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欲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使用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_______________溶液检测,泡菜溶液会出现玫瑰红色。

正确答案

(1)为了杀灭其他杂菌。 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 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变为醋酸。

(2)培养基;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3)乳酸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