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弱局面的改善
- 共277题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以军事为主,其原因不包括 ()
正确答案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正确答案
历史上的改革往往因专注前朝制度之弊,而忽视了创新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地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北宋初的军事改革②北宋的财政改革
③王安石的募役法④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⑤唐募兵制
正确答案
北宋初年实行“更戌法”,产生的后果是()
正确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 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材料二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一、二,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与材料四对宋初改革措施的评价有何不同?
(4)试就这两种不同评价,扼要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1)藩镇割据问题。特点:从皇帝控制兵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2)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外忧是边事,可预防,内患“深可惧”。根本出发点在于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
(3)材料二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四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靖康之役”溃败。
(4)宋初的措施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由此却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而且地方兵弱财困也不利于抵抗辽、西夏的进攻,这些都成为后来北宋社会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