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两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高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____取代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

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辐射污染

(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_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5)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措施。

(6)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煤田;水源;交通;市场

(2)石油;煤炭;煤炭

(3)ABC

(4)CD

(5)植树造林;建立治污设施;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

(6)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任答4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2)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适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 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材料三:2010年12月,山西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试验区的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在加紧制定中。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大省,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故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既有区域典型意义,也有全局示范意义。

(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

(2)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山西能源构成的特点,并说明开发能源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山西综合试验区发展的基本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

(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

(3)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等,可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4)煤炭资源丰富,数量大、分布广、质量好、埋藏浅;能源结构较为单一。占用农田,浪费土地资源;造成大气、土地、水污染;造成地面塌陷;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5)实行土地复垦,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转型,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技术、管理、体制的创新,带动经济的发展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英国能源结构变化图(甲)及英国主要能源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英国能源结构变化图中①②两种能源与该国能源分布图例中的M、N之间的对应关系是①_____,②_____。

(2)从1987~2007年的20年间,英国能源消费结构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对自然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国是一个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试分析该国大力开发风能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英国太阳能的利用率还很低,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发展太阳能的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M;N

(2)趋势:煤炭、石油两种常规能源的比重降低,天然气、原子能及水电的比重上升。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3)地处中纬地区,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四周环海,风力强劲;风能开发技术先进。

(4)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全年阴天较多,太阳辐射强度较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1月6日到7日,气候变化立法者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再次成为会议的焦点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09年国内能源消费折算相当于21.4亿吨标准油,天然气仅占其中的3.9%,而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2007年以来,中国风电产业规模延续暴发式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190兆瓦,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率达到108%,累计装机容量跃过13000兆瓦大关。下表为我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统计表(2008年)。

材料二:2010年8月31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外宣布,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至此,中国又添一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

(1)统计显示,我国新能源(如风能、核能)发电近期重点开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川气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积极开展利用藻类提取植物油代替石油的"绿色能源"的研究。试述我国具备哪些有利于藻类培植的水域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口密集,工业生产能耗大,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相对贫乏;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

(2)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低污染的天然气代替高污染的煤炭、石油,降低污染,改善环境。(合理即可)

(3)我国有四大海域,大陆架海域面积广阔;有很多的河流、湖泊,内陆水域面积较大;此外,我国还有众多的池塘和沼泽地,都适合藻类的种植。(合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此后接踵而至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材料二:下图为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1)日本地震引发巨大海啸,这说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_性。

(2)日本和A国均处于太平洋的西岸,在同等情况下(假定两国东海岸相应位置均发生同等级别的地震和海啸),海啸对A国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日本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核电比重约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30%,试分析日本核电比重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本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大小小两千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链发

(2)澳大利亚东海岸分布有平行于海岸的大堡礁,它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海啸发生时海水上涌的速度和规模。

(3)冬季西北多,东南少;夏季东南多,两北少。

(4)日本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短缺;经济发达,国内能源需求量大;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5)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温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末,内蒙古的并网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达到778.26万千瓦,同比增幅高达99.22%。据预测,2011年内蒙古有望成为中国首个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

材料二:下图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分布示意图及某地景观图。

材料三:《经济参考报》的一则报道中写到,飞机就要降落呼伦贝尔机场,记者看到绿油油的草原上不规则地露出黄色沙面,犹如一块块疮疤,令人心痛。

(1)材料三中所述现象体现的环境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某地的居民正在为“输煤”还是“输电”而苦恼,请你帮其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煤炭外运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填运输方式),该方式的主要优势有_____________。

(5)分析内蒙古大力开发风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土地荒漠化

(2)主要原因:大规模开矿对植被造成破坏,如露天开采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废弃物随意堆放产生污染等。治理措施:健全立法,规范开矿方式;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投入资金和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等。(两点即可)

(3)选择一:输煤。理由:对当地的污染相对较小,有利于保护当地环境。选择二:输电。理由:交通运输压力小,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输电的成本相对较低而电价较高,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铁路运输;运量(较)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

(5)接近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冬季)风能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土地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建设风电站;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利于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减少对生物能的使用,保护植被,有利于荒漠化的防治。(任答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某能源基地示意图。

材料2: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该区主要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该区域工业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能源基地有哪些发展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2)优: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地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劣: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3)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2.03亿吨,较2009年增长6.9%,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58亿吨,较2009年增长12.2%。2011年石油净进口将达2.55 亿吨,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55.3%,据估算,到2015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预计将达到65%。

材料二:下图为目前中国石油进口来源构成图。

材料三:下图为中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及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一期项目分布示意图。

(1)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亚洲的__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洲;2010年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开工建设,我国构建的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初步成型,目前,石油运输量最大的是其中的________通道;我国进口石油所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海运和____________。

(2)图示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消费需求,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亚;非;东南;管道运输

(2)交通便利;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接近市场

(3)国内石油资源储量有限,产量增长缓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或工农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石油的需求量快速增长,石油声消矛盾日益扩大等。

(4)加大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努力提高石油产量;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石油,减小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实现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抓紧构建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实现石油运输通道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大力建设国家、地方等多层次石油储备基地,提高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增强应对国际石油市场波动的能力等。(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

(1)回答图中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四,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3)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

(4)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5)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90年代以来石油供需变化和未来供需预测。

材料二:我国进口原油中的80%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最近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

材料三:中缅输油管线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同答:对我国石油运输而言,中缅输油管道与马六甲海峡航线相比具有哪些优势?输油管线的建设对云南经济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国际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你认为我国政府如何积极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石油资源储量不足,开始枯竭,增产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2)中缅输油管道线距离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费,可摆脱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航线的局面,管道线路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可以全灭候运输;管道线路石油运输安全性较海上运输高。①促进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②加强了我国边境贸易发展,促进中国贸易通道形成,增强云南及西南地区经济活力;③扩大两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对外联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3)积极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增收燃油税;加强石油战略储备;石油输入途径多元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决本省的煤炭外运问题,修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为缓解京津唐的能源紧张状况,这里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工程的建设(四大工程之一)。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近;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

(2)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西电东送

(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德国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工业区);②____(河流);③____(城市);④____(海)。

(2)①工业区的____资源丰富,发展的钢铁工业属于“移____就____型”,所需的铁矿砂来源,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____铁矿区进口,二是通过水上交通从____、____等邻近国家获得的。

(3)图中箭头表示____工业沿莱茵河的转移方向,试分析导致该产业空间布局转移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鲁尔工业区;莱茵河;慕尼黑;波罗的海

(2)煤炭;铁;煤;洛林;瑞典;俄罗斯

(3)钢铁;由于煤炭运费在钢铁工业运输成本中的比重下降,为了减少经河流转运铁矿石的费用(答降低运输成本也可),由于大型运输船舶的出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鲁尔区钢铁工业向荷兰鹿特丹港口附近转移,既便于运输原料,又接近消费市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工业部门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其中的________是该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3)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域经济衰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4)为促进该地域经济多样化,鲁尔区积极发展____和________,改造____、____工业。

(5)①②③三种资源中,鲁尔区较贫乏的资源是____,为了就近获得该资源,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在区位上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2)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

(3)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4)新兴工业;第三产业;钢铁;煤炭

(5)②;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与荷兰联营,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经济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