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期、频率、转速的关系
- 共256题
症见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辩证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八纲辨证内容的掌握。虚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以症状表现为不足、虚弱为辨证要点。亡阴与亡阳,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亡阴之汗,汗出热而黏,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冷饮、脉细数疾、按之无力等阴液欲竭的症状;亡阳则大汗淋漓,汗清稀而凉,兼见肌肤凉、手足冷、口不渴喜热饮、踡卧神疲、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的症状。
如图所示,一种向自行车车灯供电的小发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r0=1.0cm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接触。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为发电机提供动力。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1=35cm,小齿轮的半径R2=4.0cm,大齿轮的半径R3=10.0cm。求大齿轮的转速n1和摩擦小轮的转速n2之比。(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正确答案
n1∶n2=2∶175
大小齿轮间、摩擦小轮和车轮之间和皮带传动原理相同,两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v=2πnr可知转速n和半径r成反比;小齿轮和车轮同轴转动,两轮上各点的转速相同。由这三次传动可以找出大齿轮和摩擦小轮间的转速之比n1∶n2=2∶175
可得n1∶n2=2∶175
如图所示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b点到圆心的距离为r,求图中a、b、c、d各点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加速度之比。
正确答案
(1)va∶ vb∶vc∶vd =2∶1∶2∶4;(2)ωa∶ωb∶ωc∶ωd =2∶1∶1∶1;(3)aa∶ab∶ac∶ad=4∶1∶2∶4
因va= vc,而vb∶vc∶vd =1∶2∶4,所以va∶ vb∶vc∶vd =2∶1∶2∶4;ωa∶ωb=2∶1,而ωb=ωc=ωd,所以ωa∶ωb∶ωc∶ωd =2∶1∶1∶1;再利用a=vω,可得aa∶ab∶ac∶ad=4∶1∶2∶4
如图所示,压路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3倍,A、B分别为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一点,C为后轮上一点,它离后轮轴的距离是后轮半径的一半,即,
, 则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的之为 。
正确答案
3:1:1 , 6:2:1
B、C两点共轴,角速度相同,A、B两点共线,线速度相等,由v=wr,,可求出角速度与加速度之比
物体沿半径为20㎝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线速度为0.2m/s,则它运动的周期为 s,向心加速度为 m/s2。
正确答案
;0.2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