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史实中,表明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宰割中国同盟的有

①三国干涉还辽②“门户开放”政策推行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李鸿章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环境所迫,无可奈何”。这一说法

①有自我辩解的成分②隐含了一些苦衷

③一味强调客观因素对签约的影响④认为自己签约有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活动时间的长短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外国观察家评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时说:“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低落的阶段,低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的地步。”近代中国低落到此种“地步”应该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的民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跟大清闹”,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斗争

A体现出朴素的反帝精神

B完全认清了封建政府的反动本质

C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D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②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一位外务大臣难掩得意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我们的全部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现在一想到有2亿3000万两白银滚滚而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日本人的富裕源于哪次战争的赔款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辛亥革命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