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关条约》日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 )

A为日本所独享

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C未被参加“干涉还辽”的俄、法、德所享有

D辛亥革命后被取消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明治维新后

D戊戌变法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方记者惊叹,这是自游牧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这是中华民族的出埃及记,某地成为中国的迦南。这不仅仅是一次民族生命的死里逃生,这也是中国南宋、明末以降民族精神凤凰涅槃式的现代复兴,而且是整个东方历史性惊觉奋起的史诗图景。材料中的“某地”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马关条约》中被列为商埠

C新中国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颁布

D开启中国百年屈辱的文件签署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大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仲甫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是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聊天的一些话。张义说:”我看到过慈禧太后出逃。”李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家周围的炮台都拆毁了。”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认识不正确的是()

A清政府外交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B清政府国际地位极端低下

C列强在华争夺趋于白热化

D日本无力应对三国的联合威慑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辛亥革命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