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
(3)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三个战役的名称。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上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1840 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1840 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
(3 )黄海、辽东、威海战役。主要不同:两国现代化海军的出场与角逐。(4 )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产生了一个新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兴起;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或答“知识界”)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兴起洋务运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经济、军事近代化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中国教育体制、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或写促进了“西学的传入”)。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被提到议事日程一——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必起。
(5 )特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起步;地主阶级最初承担起近代化的重任;缺乏资本积累。
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注意:1.必须联系世界史内容论述。2.应突出一个方面或主题,并涉及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不要泛泛而谈。3.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幅地图,写出战争最后签订的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的三个条约名称及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次侵华战争分别给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三次战争,列举两件表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哪一次反侵略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并简述其胜利的国际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运动(写出两件即可)
(4)抗日战争;国际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 下图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们抗争示意图。
(1)据上图,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怎么样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由经济侵略到政治军事控制。
(2)义和团的道路:扶清灭洋(或“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政府统治”);辛亥革命的道理:民主共和(或“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五四运动的新贡献: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倡导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外敌的海上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劫难的直接根源。
材料三 李鸿章在谈到国防安全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但用旗绿弓箭刀矛抬鸟枪旧法,断不足以制洋人,并不'足以灭土寇……凡绿营额兵,疲弱勇营,酌加裁减,其饷即加新练之队。”
材料四 英国政府的优势在于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这个武器。海上力量使它富有,并反过来保护了使它致富的贸易。……作为海洋上的统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所有交通干线。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李鸿章提出了什么主张?为此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建立海军与西方列强建立海军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水师装备落后,海防废弛,结果导致材料二中的现象——近代列强侵华绝大部分从海上开始。
(2)主张重视海防、建立水师。举措:创办北洋舰队等海军,修建旅顺、威海卫海军基地。结果: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海防。
(3)中国是对外敌海上入侵的被动反应,单纯用来防御;西方是适应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10年7月25-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2)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是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3)材料三中“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的主体内容是什么?奥巴马的谈话对台湾问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观点:费正清认为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张磬保认为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英双方在“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评价: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西之间的确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但是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这两个观点都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
(2)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美韩军演带有遏制中国的色彩,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
(3)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对阻止台独势力图谋,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有积极意义。
“以图证史”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请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图片提示概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而言,19世纪70年代前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4幅图像作为“可视的历史”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③②①④。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北京条约》,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体现列强侵略我国时所处的阶段不同,其目的也不一致。19世纪70年代前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其主要表现为商品输出;而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3)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判断,图像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展示了最大的历史细节;这些图像与其他近代历史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中国近代的历史。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其范围可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历史在这里驻足、凝思。
(1)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环渤海地区也被迫开放通商,请列举出三个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并说明它们分别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开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渤海湾的波涛,见证了近代中国海防兴衰的历史。19世纪80年代中期,北洋海军建立。李鸿章称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建立北洋海军的目的是什么?这支军队最终结局怎样?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烟台,《天津条约》;营口,《天津条约》;天津,《北京条约》。
(2)目的:加强海防,维护统治。结局: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答案(略)。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
(2)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
(3)“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